文章

“国企改革暨玉柴创新实践高层研讨会”在京隆重召开

发稿时间:2011-09-08 00:00:00

  2011年9月3日上午,由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主办的“国企改革暨玉柴创新实践高层研讨会”在北京友谊宾馆隆重召开。

  主办单位指出,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总结“十一五”的建设成就和改革经验,更好的服务于“十二五”的发展,是深化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彻科学观的具体体现。探讨国有企业改革存在的问题,探寻未来国企改革的方向,剖析国企改革案例创新实践的体制性突破、成就,以营造更加有利于国企改革探索的空间与氛围。

  1951年建厂的广西玉柴集团,经过60年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机械行业的领导企业之一。尤其在十一五期间,玉柴锐意改革,大胆探索,对企业进行组织架构、体制、机制创新,创造了在全社会影响广泛的“玉柴现象”。玉柴的新目标是,十二五末,要打造成为千亿企业。作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探索的典范企业,深入总结玉柴的改革探索,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对我国机械行业的产业发展,对玉柴未来的发展意义重大。

  参加研讨会的演讲嘉宾包括,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名誉会长、著名经济学家高尚全,玉柴集团董事局主席晏平、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张小虞,国家发改委体改司副司长王强,广西玉林市副市长禤甲军,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教授常修泽,国务院国资委企业改革局企管处处长李军,中国内燃机工业学会副会长邢敏。此外,包括新华社、中新社、中央电视台、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新浪网、工人日报、中国工业报等二十余家新闻媒体,以及关心国企改革社会各界人士共100余人参加本次研讨会。

  研讨会由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张昌鸣主持。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社长马克代表主办单位致开幕词。

  马克指出,当前出现的一些领域的国进民退现象引起各界深度的担忧。除了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安全命脉的一些国有企业,其他国有企业都应该加快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进而上升到股权多元化层面的深度改革。如此,我国的国有企业才能真正成为市场竞争主体,才能真正提升核心技术水平,才能真正拥有核心技术,才能真正参与国际竞争,才能在国际舞台占有一席之地。否则,改革停滞或者进行不彻底的改革,都是相当危险的。因此,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与深化时不我待。

  玉柴的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一定突破和显著成果,但是还有很大探索的空间。通过深入剖析玉柴改革案例,对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体制性束缚提出建设性、前瞻性意见,以推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

  研讨会首先由广西玉柴机器集团董事局主席晏平做了《玉柴集团“十一五”改革创新实践回顾与反思》的主题报告。

  十一五”时期(2006~2010年)是玉柴集团调整发展战略,完善产业布局,开创加速上扬新局面的关键时期。五年间,玉柴经受了国际金融危机、国家治理调控和行业恶性价格竞争“三重压力”,玉柴通过产业布局调整、产业资源整合和产业结构优化等相关工作,企业结构趋好,经营效益稳步提升,生存能力持续增强。晏平概括了玉柴十一五期间快速发展的几个关键作用:

  一是作为国有企业,政企沟通渠道畅通;二是培育专业人才,推进技术创新;三是做强主产品链,打造多个产业集群;四是完善体制机制,夯实管理基础;五是构建倡导“绿色发展,和谐共赢”的企业文化理念。

  围绕国企改革及玉柴集团的改革创新,参会嘉宾发表了精彩观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名誉会长高尚全认为,玉柴的国企改革对全国都有意义。若是国有企业都能够像玉柴这样探索改革创新就有希望了。

  他指出,玉柴的国企改革及创新实践有三个背景:一、玉柴能有今天的良好局面靠的是改革开放;第二,玉柴没有垄断利益,靠竞争生存发展;第三,玉柴不在大城市,因此,玉柴的发展非常不容易。而玉柴“十二五”打造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千亿元企业,任务很重,关键还要看改革。无论政府还是企业都要有最大的勇气和决心来全面推进改革。

  高尚全认为,我国现在国有经济战线还是太长,国有经济要从竞争性行业退出来。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张小虞认为,改革开放的每一个阶段和每一个进程玉柴都跟上了节奏,始终站在改革开放发展前沿,使玉柴在玉林这么一个小地方能够由小变大,由大变强,在推动中国内燃机工业和工程机械工业,以及其他相关产业方面起到了排头兵作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体改司副司长王强指出,改革开放30多年来,国有企业改革取得巨大进展和成就,但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缺乏体制保障,一些重点领域改革不到位,需要进一步加快改革。比如,部分垄断行业改革进度缓慢。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滞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需要健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他指出,“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十二五”期间加快国企改革思路,内容是积极推荐现代企业建设,完善各类国有资产和管理体制。具体体现为:1,推进国有经济战略调整,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机制。进一步优化国有企业布局和结构,为民间资本营造更广阔市场空间;2,加快大型国有企业改革。主要是公司制度改革,推动有条件的国有大型企业整体上市,不具备条件的要加快改革;3,“十二五”期间重点推进垄断行业的改革。

  国务院国资委企业改革局企管处处长李军认为,玉柴集团“十一五”期间通过大胆探索创造的辉煌成效给国有企业的发展的由五点启示:一,先进的文化和发展理念是引领玉柴集团快速发展的关键,同时引领行业持续发展;二,夯实内部管理基础,为企业加快发展奠定基石;第三,锐意改革,为企业持续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第四,坚持科技创新,为企业培育了核心竞争力;五,注重品牌培育,把玉柴集团打造为行业一流企业,并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研讨会上,玉林市副市长禤甲军代表玉林市政府表示,玉林市政府将一如既往支持玉柴的企业发展,支持玉柴集团的改制。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教授常修泽教授长期研究企业垄断、产权改革,他的判断是,国企改革重要的改革内容和环节都没有到位,具体体现在四方面;一,国有资本在竞争性领域的分布依然过广过大,而且近年来在有些行业有加剧趋势。比如,不少央企携庞大雄厚资金到地方去圈地,制造一个个地王神话;二,国有企业治理结构依然不完善;三,国有垄断性行业的改革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尤其像铁路、盐业等垄断性部门基本上还没有触动。政府介入市场和操纵经济生活的程度在一些方面还比较严重;四,既得利益集团中某些障碍的势力对国企改革的侧重和干扰还比较大,情况令人堪忧。

  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副会长邢敏指出,玉柴对内燃机行业整体上企业体制改革、机制改革带有一定影响。玉柴的发展说明,企业只有不断转变生产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注重自主创新、注重人才培养,才能持续发展。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总编辑袁绪程代表主办单位对研讨会进行总结。他指出,玉柴集团无论是企业体制改革,还是企业内部机制管理创新,都为我国地方国有企业树立了标杆。玉柴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尤其是地方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了生动范例。

  袁绪程认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大部分企业进行了或正在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治理的改革,建立了董事会、监事会,但事实上,由于受国有独资体制的束缚,并没有完全真正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治理。比如,表现之一,国资委管控的央企还没有真正实现企业的自主决策与人事任免,还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竞争要求。而地方国企,很多企业还没有真正实现政企分开。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缺乏股权结构多元化作基础,即使在国有企业中建立董事会,甚至董事会中有相当比例的外部董事或者独立董事。由于国有独资的属性,造成了政府权力对企业过多的非正常干预,使很多国有企业改革后内部逐步官僚化,很多机构形同虚设,不能实现商业化治理机制,如此,这种国企改革的意义便大大折扣。而中国的国有企业,这里面包括一些国有垄断性企业,已经完全参与了世界市场经济竞争,如果不能实行股权多元化的真正意义上的公司治理商业化改革,对未来国家经济参与世界竞争产生消极影响。(《改革内参》记者贾存斗北京报道)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