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张占斌:贯彻新发展理念 推动高质量发展

发稿时间:2025-05-06 15:43:17
来源:光明网作者:张占斌

  《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作为系统收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济建设重要论述的权威著作,为我们深入理解和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丰富而深刻的思想资源。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式现代化健康发展提供了方向遵循。

  一、新发展理念是系统的理论体系和科学的实践指南。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呈现新常态,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经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同时,国际环境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全球经济复苏乏力,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不确定性风险增加。在这种背景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这五大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要统一贯彻,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效乃至成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许多重大理论和理念,其中新发展理念是最重要、最主要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新发展理念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为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高质量发展体现了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性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特征,就是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一个重大判断。这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这是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必要要求。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就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必须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创建和完善制度环境,推动我国经济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三、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把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总之,高质量发展就是要从过去的“有没有”转向现在的“好不好”,这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必须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高质量发展要求贯穿经济建设的全过程各领域,推动经济健康平稳发展。高质量发展不只是一个经济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不是只对经济发达地区的要求,而是所有地区发展都必须贯彻的要求;不是一时一事的要求,而是必须长期坚持的要求。高质量发展涉及方方面面,贯穿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领域。新征程上,我们贯彻新发展理念,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做大做强中国经济,要聚焦经济社会各领域,把高质量发展贯彻到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各个环节,长期不懈抓下去。

  四、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贡献。以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指引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根本保证,必须统筹好几对重要关系:必须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形成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经济秩序。必须统筹好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必须统筹好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的关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统筹好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的关系,全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必须统筹好提升质量和做大总量的关系,夯实中国式现代化和大国博弈的物质基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是中华民族很要紧的时期,面对美国对我国关税等多方面实施的打压,我们必须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以国内大循环为基础的新发展格局,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新发展理念赋予“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这个重大问题以更为深刻的内涵,赋予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意蕴,成为解读中国道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阐释中国特色、展现中国气派的“经典话语”和“标识概念”。新发展理念的探索,彰显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旺盛生命力,具有重要国际意义,体现了“中国道路”“中国方案”“中国智慧”的时代价值和世界贡献。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