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坚定不移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访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

发稿时间:2025-03-26 14:25:32
来源:经济日报作者:记者 薛海燕

  江苏是经济大省,在全国经济大盘中具有重要作用。近日,就如何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经济日报记者采访了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

  记者: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江苏如何贯彻落实会议精神?

  信长星: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今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人代会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又强调,“要全面落实民营企业座谈会精神,一视同仁对待各种所有制企业,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当前,我们正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动员全省上下统一思想,坚定信心,不折不扣抓好落实,确保落地见效。前一阶段,省委、省政府专题召开了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及时把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巨大关怀传递给广大民营企业。最近,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我们列出了由省领导牵头的15个重点调研课题。其中有两个课题是关于民营经济的,目的就是进一步完善细化江苏省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思路举措。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加大政策解读、典型宣传等力度,把各方面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氛围营造好,让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吃下“定心丸”,引导他们坚定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中国式现代化的促进者。针对民营企业发展中遇到的突出困难,进一步细化完善工作举措,压实责任、抓好落实,为民营企业“大显身手”“大有可为”提供实实在在的支持。

  记者:江苏民营经济发展有哪些成效和特点?

  信长星:江苏是民营经济大省,是我国民营企业发展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一是民营企业数量多、占比高,民营企业已经占到企业总数的98%左右。二是高新技术企业比较集中,全省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在92%以上。三是贡献大,民营企业对全省经济总量的贡献在六成左右,对进出口的贡献在四成以上,对投资和税收的贡献都在六成以上,对城镇就业的贡献达到八成左右。

  具体来讲,江苏民营经济有几个突出特点:一个是深耕实业,75%以上的民营企业都属制造业领域,在深耕主业和优势环节中创造了全省80%以上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成就江苏制造业发达、实体经济雄厚的重要支撑。再一个是重创新,63.5%的规上民营企业设立十年期以上的技术攻坚专项,全省14个国家级、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基本上都依托民营企业建设运营。还有一个就是韧性强,江苏民营企业已深度融入全球产业体系,重点产业链较为完备、配套能力较强。

  在江苏,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财税收入的重要来源,是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阵地的关键力量。

  记者:江苏有哪些政策支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为进一步提升惠企政策成效,还将着重抓好哪些工作?

  信长星:近年来,江苏先后出台了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文件,注重聚焦民营企业的“急难愁盼”,拿出有针对性、有操作性的政策举措。从实施效果来看,显著提振了民营企业发展信心,各方面的反响都比较好。

  下一步,江苏将围绕进一步提升惠企政策成效,一方面在落实存量政策上下功夫。系统梳理各项政策,细化重点工作任务,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另一方面在加力增量政策上出实招。聚焦当前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在拓展民间投资领域、完善公平竞争机制、优化涉企行政执法、加大要素支持等方面,研究谋划一批新办法、新举措,适时推出新的综合性政策,更大力度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记者:江苏解决民营企业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有哪些思路举措?

  信长星: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强调,“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是当前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工作重点”。我们将不折不扣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实打实地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实际困难,进一步稳定预期、提振信心。当前重点抓好五个方面:

  一是坚决破除各种障碍,让民营企业和其他各类所有制企业一样,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我们建立了省级民间投资重点产业项目库,去年和今年都分别遴选了200个入库项目,这些项目在用地等要素保障方面享受省重大项目同等待遇。在推进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向各类经营主体公平开放上,江苏也有一些示范案例。下一步,我们将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参与“两重”建设、“两新”工作,鼓励民间投资进入更多细分行业领域。

  二是加大清欠账款力度。站在企业的角度看,现金流就是生命线。清欠工作在江苏已经取得一些阶段性成效,我们将通过市场化、法治化的方式解开更多“连环套”。在化解存量的同时,着力构建长效机制,堵住新增欠款的“口子”,防止边清边欠。

  三是依法保护合法权益。我们已把民营经济促进条例列入今年立法项目,将进一步规范涉企执法、监管行为,尽量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我们还将完善海外综合服务体系,加强风险预警及合规指导,助力广大民营企业在国际市场大显身手。

  四是用心用情纾困解难。在积极落实国家涉企纾困政策的同时,结合江苏实际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比如,针对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除了在信贷上加力,还积极探索发展耐心资本,设立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首个直投项目就是民营企业。

  五是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亲”和“清”本质上是干事和干净的关系。我们理解,要做到亲不逾矩、亲而有度,清不远疏、清而有为。我们将教育引导各级干部积极主动走近企业、服务企业,把担当和自律统一起来,坦坦荡荡同民营企业交朋友,帮助、支持广大民营企业家干一番事业。

  记者: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中,江苏如何发挥民营经济的作用?

  信长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经济大省挑大梁要把握好“四个着力点”,其中排在首位的就是“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在这方面,民营企业同样可以大有作为,因为企业是创新的主体,而江苏的民营企业,很多都是高新技术企业。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挥好民营企业的作用十分重要。重点抓好四个方面工作:

  一是推动民营企业承担更多重大攻关任务。江苏的民营企业,很多都长期专注并深耕于产业链某一环节。将支持民营企业联合高校院所等,共同面向产业需求去凝练科技问题、开展科研攻关,推动产业链上下游联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二是加大科创平台向民营企业开放力度。江苏正在建设一批重大科创平台,将支持民营企业与相关平台共享科研基础设施,共建高水平研发机构,联合开展项目研究、人才培养,让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

  三是促进更多科技成果向民营企业转化。用好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等载体平台,持续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让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

  四是加强对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的要素保障。坚持“股贷债保”联动,促进增加面向民营企业的科技贷款。帮助民营企业培育引进高端人才和专业人才,鼓励高校院所科技人才到民营企业担任“科技副总”。推动企业投入基础研究税收优惠等政策“应享尽享”,加速自主创新产品应用推广。

  记者:当前,国际市场不确定因素增多,江苏如何支持和帮助民营企业积极应对外贸新形势?

  信长星:面对复杂严峻的外贸形势,我们将完善工作机制和措施,指导和帮助企业有效应对,全力以赴稳市场、保份额。一是加快政策落地实施。强化稳外贸政策的宣传、落实,引导企业用足用好政策红利,“一企一策”加强服务保障。扎实推进内外贸一体化试点,助力企业更好应对外部冲击。二是加快开拓多元化市场。深入推进“江苏优品行全球”系列行动,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投洽会、东盟博览会等重大经贸活动,进一步开拓东盟、中亚、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扩大新能源汽车、绿色船舶、风电设备等绿色低碳产品出口。三是积极创新贸易渠道方式。深入实施“跨境电商+产业带”提质行动,引导民营企业培育国际营销服务公共平台,用足用好各类海外仓资源。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