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首提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中央一号文件这样点题

发稿时间:2025-02-24 14:17:12
来源:新华社作者:记者胡璐、古一平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23日发布。“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在历年中央一号文件中被首次提出。

  文件指出,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这是当前抓好“三农”工作的关键之举,也是我国实现从农业大国迈向农业强国的必答题。

  农业新质生产力,科技要打头阵——

  去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升,这其中,单产提升对增产的贡献率达到八成,科技功不可没。南京农业大学教授朱晶认为,要在较高基础上继续实现稳产增产,重心要放到单产提升上,因地因作物全力推进良田、良种、良技、良机融合,提高技术到位率,带动粮食大面积增产。

  智能化大棚里育苗、植保无人机施肥、科技特派员下乡……春耕时节,科技“焕”新,好一派希望的田野景象。

  从良种到良机,再到良技,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瞄准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快攻克一批突破性品种”“加快国产先进适用农机装备等研发应用”“支持发展智慧农业,拓展人工智能、数据、低空等技术应用场景”……这些靶向精准的“点题”,找准了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突破口,也凸显破题、答题的紧迫性。

  农业新质生产力,绿色是底色——

  节水农业、旱作农业、粮食机收减损、适度加工和科学存储等科技发展,将推动农业在集约节约利用上迈出更新步伐;加强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溯源和整治,从源头上强化食品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将为我们带来更绿色更健康的食品。

  农业新质生产力,必须有“钱景”——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这些年,各地乡村特色产业各展其长。在水网纵横交织的湖南汉寿,生态化养殖甲鱼带来高收益;在气候温暖湿润的浙江黄岩,蜜橘加速“裂变”提高经济附加值;在光、热、水资源丰富的河南项城,芝麻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助农增收……这其中,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性凸显。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打造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同时强调完善联农带农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推进乡村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开展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提升乡村旅游特色化、精品化、规范化水平。

  可以想见,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将培育更多乡村新产业新业态,让古老的农耕文明、山清水秀的田园风光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相融合,既承载更多人休闲观光的需求,也打开和美乡村的新“钱景”。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