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以全面从严治党新成效 引领保障中国式现代化

发稿时间:2025-02-17 14:56:17
来源:学习时报作者:李猛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站位政治和全局,着眼于实现党的使命任务,深刻把握反腐败斗争基本规律,深刻洞察分析形势,有力廓清思想迷雾,锚定以全面从严治党新成效引领保障中国式现代化,坚定反腐旗帜鲜明,战略引领纵深布局,为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反腐败斗争提供了重要遵循,把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提升到了新高度,是管党治党的又一经典文献。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指引,坚决落实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重要部署,牢记“国之大者”,坚守职责定位,一步不停歇、半步不退让,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在以全面从严治党新成效引领保障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

  聚焦根本指向做实政治监督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能否真正落地见效,关乎改革发展大局。要坚持以“两个维护”为标尺,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的重要指示要求,强站位、抓关键,小切口、大纵深,监督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聚力改革发展、狠抓落实落地。

  盯发展促振兴。把推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全面振兴的重要指示精神特别是在辽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聚焦打赢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决胜之年决胜之战、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辽宁实践,细化实化监督内容,确保政治要件全面落实、高质量落实,把习近平总书记为辽宁擘画的振兴发展蓝图变为美好现实。加强对党中央及省委关于高质量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等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紧盯一揽子增量政策实施强化跟进监督,着力纠正与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背道而驰的做法,严肃纠治违背政策初衷、套取政策红利、干扰政策执行等问题,推动各地区各部门以硬任务、硬举措支撑“硬道理”,全力冲锋决战决胜。

  盯改革促落实。把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锚定改革总目标和“七个聚焦”分领域目标,结合省委确定的352项改革任务,建立政治监督台账,紧盯牵引性、支撑性重点改革事项开展嵌入式监督,督促各地区各部门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进一步严明纪律规矩,严肃查处影响党领导改革的突出问题,坚决查处干扰改革、破坏改革的人和事,强力纠治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作选择、搞变通、打折扣,以及不顾大局、搞部门和地方保护主义,确保改革方向正确、行稳致远。

  盯安全促稳定。把履行监督首责与促进改革发展稳定贯通起来,聚焦维护国家“五大安全”重要使命,监督推动各地区各部门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强重点领域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紧盯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方面风险隐患,以严肃监督执纪问责推动守牢防范化解风险底线,坚决防止局部风险演变成系统性、全局性风险,坚决防止经济社会风险演变成政治风险,全力维护大局稳定。

  把准斗争方向强化正风反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仍然严峻复杂,铲除腐败滋生土壤和条件任务仍然艰巨繁重。我们必须深刻把握反腐败斗争新情况新动向和特点规律,保持战略定力和高压态势,深化风腐同查同治,一体推进“三不腐”,坚决打好这场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

  深化治理重点领域腐败优化政治生态。紧盯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坚持存量增量、受贿行贿、贪污贿赂和失职渎职一起查,“惩治防育”综合发力,斩断权资勾连、风腐传递,持续净化行业系统政治生态。聚焦政策资金红利释放期,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密切关注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等重点投向,对“打小算盘”“动歪心思”“伸黑手”的严惩不贷,严防道德风险、腐败风险。

  深化营商环境监督营造良好发展生态。持续深化营商环境监督,从严查处破坏营商环境的“风腐责”问题,下大力气推动规范涉企执法,使各类经营主体安心创新创业。深入开展公共资源交易领域问题乱象治理,坚决惩治领导干部插手干预、暗箱交易等背后的谋私贪腐问题,推动健全完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打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坚持日常监督、专项整治综合发力,向敷衍塞责、吃拿卡要、冷硬横推等行为“亮剑”,督促深化“综合窗口”改革,加强便民利企制度供给,助力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深化廉洁文化建设涵养清廉社会生态。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建立常态化长效化的纪律教育机制,综合发挥党的纪律教育约束、保障激励作用,坚决破除官本位思想和遇事找关系积弊,推动“办事不找关系、用权不图好处”深入人心、成为常态。高质量抓好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深度挖掘红色文化中的“廉洁元素”,打造廉洁文化精品工程,使清风正气不断充盈、润泽干部群众。

  突出价值取向深化集中整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这么强力反腐,对腐败采取零容忍的态度,目的是什么呢?是为了赢得党心民心。必须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持续深化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统筹惩治“蝇贪蚁腐”和解决急难愁盼,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不断厚植党的执政根基。

  请群众出题增强靶向性。坚持把群众关切点作为工作发力点,强化开门搞整治,推动各级党委、政府把整治工作作为重要任务常态化地抓,多渠道了解群众诉求,把为民惠民的好事办好。注重从巡视巡察、信访举报、12345热线平台等渠道收集问题反映,统筹各级监督力量,采取异地交叉、走村入户等方式,把真实情况摸上来,把突出问题找出来,形成群众点题、纪委破题、部门答题的良性互动。

  为群众解难增强获得感。持续巩固为民办实事和深化突出问题整治基本盘,动态选题、因地制宜抓好“小切口”,坚决清除民生领域的“微腐败”、放纵包庇黑恶势力的“保护伞”、妨碍惠民政策落实的“绊脚石”,让群众更加可感可及。紧盯积弊深、惯性大、易复发问题,推动职能部门强化行业监管治理,健全严管严治、长管长治制度机制,深层次破解顽瘴痼疾,防止问题久治不愈、反弹回潮。

  由群众评判增强满意度。把群众认可作为硬杠杠,在查办案件和问题整治中坚持深入群众,当面了解情况、当面听取意见、当面反馈结果。对实名举报100%答复,加大回访抽查力度,将群众不满意的滚动纳入工作范围,确保案结事了、事心双解。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特约监察员、基层群众参与整治成效评价,多渠道听取意见建议,真正做好这项为民解困、为党分忧的“民心工程”。

  坚持质量导向精准执纪执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着力加强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这为更好适应新征程全面从严治党新形势新要求、不断提高正风肃纪反腐能力提供了方向指导和路径遵循。要把高质量精准办案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扎实开展“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年”行动,纵深推进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以严格依规依纪依法为核心规范用权。带头恪守法治,自觉将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贯穿正风肃纪反腐全过程各方面,树牢法治意识、程序意识、证据意识,严格按照权限、规则、程序开展工作。加强制约监督,完善问题线索集体研判机制,制定证据收集认定等责任清单,细化与执法司法机关等相互配合制约措施,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严惩违规办案,对问题严重、性质恶劣的严肃处理,防止“破窗效应”。

  以“三个效果”相统一为标准提升质量。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坚持实事求是、毋枉毋纵,始终以事实为依据、以纪法为准绳,一是一、二是二,维护纪检监察机关公信力和权威性。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把握政策策略,贯通纪法情理,准确定性量纪执法,做细思想政治工作,实现政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有机统一。坚持质量第一、稳慎高效,严格落实案件质量责任制,统筹开展案件质量评查,确保每个案件都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

  以大数据信息化赋能为支撑放大效能。巩固发展数字纪检监察先发优势,以智慧化贯通业务全流程,深化一体化平台建设,推动业务系统集约整合。以信息化促进监督全覆盖,推动大数据监督应用场景再拓展、建模分析再升级、穿透能力再深化,更好发挥预警纠治作用。以数字化赋能办案全过程,加强信息查询分析研判,加快科技装备推广应用,不断巩固大数据办案优势。

  (作者系辽宁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省监委主任)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