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布局低空经济相关专业有何深意

发稿时间:2025-01-06 14:05:01
来源:中国教育报作者:记者 张滢

  近日,记者从教育部获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6所高校申请增设的“低空技术与工程”新专业公示期已结束。后续申报材料将由教育部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教学指导委员会进行进一步论证。

  据了解,此次增设“低空技术与工程”新专业是教育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超常布局急需学科专业的具体表现。教育部以国家急需的低空经济领域为切入口,主动谋划布局,超常规指导高校开展专业申报。和以往增设新专业的程序相比,此次增设在时间窗口、申报流程等方面均有所突破。

  增设“低空技术与工程”新专业,瞄准了怎样的国家战略与社会需求?该专业将如何培养学生?毕业生将面临怎样的就业前景?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布局:

  专业设置主动适配经济社会急需

  2024年12月2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低空经济发展司正式亮相,引起广泛关注。

  近年来,党和国家对发展低空经济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将低空经济确定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2024年3月,低空经济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纳入新质生产力范畴;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改革,推进铁路体制改革,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

  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显示,随着低空飞行活动的日益增多,预计到2026年,低空经济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

  “低空经济的迅速发展,带来了对相关人才的迫切需求。”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院长龙腾指出,发展低空经济的人才不仅需要掌握无人机等低空飞行器的专业技能,还需要熟悉人工智能、信息、控制等前沿技术,更需要能够在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市场创业等领域发挥综合作用。我国此前已有的专业,难以满足低空经济对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及时布局国家急需学科专业,坚持强特色筑高峰。”西北工业大学民航学院教授刘贞报表示,这是2024年9月该校第十四次党代会通过的决议中明确提出的发展策略。此次主动申请增设该专业,正是该校贯彻落实中央战略决策,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超常布局的表现。

  “低空技术与工程除了整合低空航空器制造、适航、运行等领域技术,还横跨了上游的研发与关键原材料及核心零部件,中游的低空产品设计制造与载荷/地面系统,以及下游的城市空中交通与物流配送和应急管理等产业。”在刘贞报看来,低空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研发将会催生许多重大创新研究成果,协助传统产业提升产业附加值,为产业结构和人类生活带来革命性变化。

  聚焦:

  培养“高精尖缺”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6所高校填报的增设专业申请表显示,“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所属学科门类为工学,专业类为交叉工程类,修业年限为4年,授予工学学位。

  “本专业综合了以力学、电子信息、自动化和计算机为代表的基础学科,以航空器适航技术为代表的前沿学科,以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为代表的应用学科。”刘贞报介绍,新专业打破传统学科之间的壁垒,促进基础学科、应用学科深度交叉融合,是前沿交叉学科领域新的学科生长点,有利于培养大批创新科技人才。

  “设立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不仅是对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及时回应,更是推动人才培养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的重要举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人系统研究院院长董希旺介绍,在该校,该专业将以“低空运动体优化设计与综合运用”“低空通信与交互智联”等5个方向,遵循“厚实基础、强化融通、产教融合和注重实践”的原则进行课程设置。

  “实验条件建设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重要环节和支撑。”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王尚广介绍,其所在学院拥有1个全国重点实验室、15个研究中心和1个实验教学中心,以及无人机飞行器、多核异构互联通信集成训练平台、天算星座“北邮一号”卫星等实验环境,可为该专业学生提供空天地一体化的实验条件。

  近年来,针对低空经济,相关高校已相继设立飞行器设计与工程、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无人机系统工程以及智能飞行器技术等专业。“‘低空技术与工程’在边界上与这些专业有交叉,但涉及的低空经济相关领域范围更广、应用场景更新,技术应用更加综合。”华南理工大学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丛杨说。

  在他看来,当前发展低空经济还有许多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需要突破。通过低空经济相关产业的产学研结合,一方面可以满足低空产业需求,服务国家战略;另一方面可以结合产业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动技术创新。

  “我们的目标是培养低空经济领域的社会栋梁和工程英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通用航空与飞行学院院长王勤表示,希望学生能通过专业学习,掌握低空飞行器及系统的核心技术,不仅能创新地解决低空技术在系统设计、运行、维护、监管等过程中的复杂工程问题,还能开展低空系统规划与管理等工程应用和前沿科学研究。

  前景:

  实现就业、创业、深造一体化贯通

  “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路径非常宽泛。”王勤介绍,低空经济管理相关部门、地方低空飞行服务中心及低空政策研究机构,军工领域央企、国企及研究院所,民用无人机企业及低空经济相关企业等,都能吸纳大量毕业生。

  2024年,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州市低空经济发展实施方案》,明确推动广州成为国内首个载人飞行商业化运营城市。当前,粤港澳大湾区低空经济相关知名企业具有较大的人才需求。

  “低空经济领域相关人才的需求迅速增长。”背靠大湾区完善的低空经济产业网络,让丛杨和同事们对学生的就业前景信心满满。

  在低空技术与工程领域,很多项目都是跨学科的,需要多人协同完成,对学生的团队协作和管理能力的要求也相对较高。丛杨表示,专业的实践经历将帮助学生成为有责任感的创业者,“让他们可以带领团队开展低空技术与工程项目的投资、设计、施工、运营及管理”。

  “本专业能够和无人系统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形成本研一体贯通培养的模式。”董希旺表示,在北航,该专业毕业生可以直接就业,也可以选择继续深造,夯实力学、电学、控制、信息、交通、能源等学科基础,助力我国抢占低空技术制高点。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