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中央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就《推动东北地区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实施方案》答记者问

发稿时间:2024-12-06 09:20:05
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全面振兴和冰雪经济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有关部署,推动东北地区冰雪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成效,近日,经中央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同意,中央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推动东北地区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中央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就《实施方案》接受采访,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请介绍一下《实施方案》出台的背景和意义。

  答: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东北全面振兴和冰雪经济发展,明确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断。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并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时强调,要把发展冰雪经济作为新增长点,推动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全产业链发展。

  东北地区冰雪资源得天独厚。一是天然雪场多,地处寒温带,冬季气温低,山地丘陵较多,江河众多,有利于形成天然滑雪场地。二是雪质好,地处世界冰雪黄金纬度带,雪质松软干燥,适宜开展冰雪运动。三是雪季长,冬季时间长,雪量丰沛,积雪期近半年,开展室外冰雪运动、冰雪旅游气候条件良好。近年来,东北地区依托独特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冰雪经济,2023至2024年雪季,哈尔滨等地冰雪旅游火爆出圈,冰天雪地加快向金山银山转化。

  制定发布《实施方案》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举措,是推动东北冰雪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有利于引导地方提高思想认识,把冰雪经济培育成为全面振兴的新增长点;有利于加强部门协同配合和政策支持,形成工作合力;有利于营造促进东北冰雪经济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吸引企业投资兴业、游客旅游观光。

  问:《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是什么,制定中主要把握哪些原则和考量?

  答:《实施方案》提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东北全面振兴的决策部署,坚持发挥优势、锻长长板,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立足东北地区冰雪资源禀赋,积极把握机遇,把冰雪经济作为新增长点,发展冰雪旅游、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全产业链,努力打造世界级冰雪品牌和冰雪旅游胜地,将东北地区建设成为我国冰雪经济高地,有力促进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

  《实施方案》制定中主要把握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立足助力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把发展冰雪经济作为促进地区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合作的重要支撑,助力东北地区振兴发展。二是坚持发挥优势、锻长长板。依托东北雪质好雪季长的资源优势、地处东北亚地理中心的区位优势、老工业基地生产研发能力强的产业优势,以及国家支持全面振兴的政策优势,推动冰雪经济全产业链发展,着力提升冰雪经济发展水平。三是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鼓励引导各类企业、资本积极参与东北冰雪资源开发,激发发展活力;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和消费环境,强化投融资、土地、人才等方面政策支持。

  问:《实施方案》提出了哪些重点任务?

  答:《实施方案》坚持全产业链谋划,从冰雪旅游、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4个方面部署15项重点任务和具体举措。

  一是着力提升冰雪旅游品质。建设高品质冰雪旅游目的地,支持以冰雪为主题的旅游度假区和旅游景区建设,引导从单季开发向四季运营转变。丰富冰雪旅游消费场景,重点从传统冰雪旅游产品提质升级、冰雪旅游新业态新场景开发两方面发力。加强冰雪旅游市场开发,探索设立地方冰雪日和专门假期,优化过境免签政策,吸引国内外游客。完善冰雪旅游交通设施,增加冰雪旅游旺季列车班次、航线航班供给,建立旅游投诉先行赔付等快速处理机制,提升冰雪旅游服务水平。深化东北区域内冰雪旅游合作,建立合作机制,策划推广冰雪旅游精品线路,加强与华北、西北等地区合作,促进跨区域联动发展。

  二是加快发展冰雪运动。广泛开展具有地域特色的群众性冰雪赛事和休闲体育活动,推动中小学与体校、冰场、雪场合作开展冰雪运动教育。积极举办高水平冰雪体育赛事,支持哈尔滨办好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辽宁办好第十五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发展冰雪项目竞赛表演产业。加强冰雪运动场地设施建设,结合大型赛事需要规划建设冰雪运动场馆,谋划场馆赛后利用和多季节运营。鼓励地方结合实际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冰雪运动场地用能用水成本。

  三是积极发展冰雪文化产业。强化冰雪文化展示推广,加强冰雪雕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举办各类展览展示和体验活动,创新网络直播、短视频等营销方式,打造冰雪文旅东北品牌。创新冰雪文化产品,鼓励创作更多彰显东北地区冰雪文化底蕴文艺作品,推出具有冰雪特色文化创意产品,支持建设冰雪文化产业园区。推动冰雪文化与红色文化、工业文化、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发展,依托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冰雪文旅线路,鼓励利用老矿区、老厂房等建设冰雪运动场所,融合冰雪元素充分展示各民族传统文化特色。

  四是培育壮大冰雪装备器材等产业。加强冰雪装备器材研发制造,支持开展冰雪设施设备关键技术攻关,发展壮大个人冰雪运动器材产业,支持建设冰雪运动装备器材特色产业园区和冰雪装备器材检验检测中心。加快冰雪装备器材推广应用,以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为契机,支持冰雪文旅领域设施设备更新项目实施,支持冰雪装备器材企业与滑雪场、滑冰场、学校、金融机构等密切合作,扩大装备器材应用市场。依托东北地区气候条件等,培育发展寒地测试、寒地中药材、数据中心等特色产业。

  问:《实施方案》有哪些新的政策举措,下一步如何抓好落实?

  答:《实施方案》从人才培养、投融资、土地保障、国际交流4个方面明确政策举措,为东北地区冰雪经济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人才培养方面。支持东北地区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和职业学校开设冰雪经济相关专业,打造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加强冰雪旅游服务、赛事策划、设施维护、装备制造等技能型人才培养。支持黑龙江省建设国家冰雪运动学院。

  投融资方面。通过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央集中彩票公益金等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冰雪场地和文旅设施建设。支持符合条件的冰雪经济领域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项目发行上市。鼓励文旅类国有企业参与冰雪经济发展,积极引进民营资本和外资参与冰雪资源开发。

  土地保障方面。支持地方对冰雪项目用地优先安排土地利用计划指标,合理保障冰雪经济发展使用林地等需求,依法合规加快办理审批手续。支持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和符合条件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土地,以及城市公园、郊野公园、广场及城市空置场所等建设冰雪场地设施。对利用现有山川水面建设冰雪场地设施,不占压土地、不改变地表形态的,可按原地类管理。

  国际交流方面。加强冰雪体育、文化、人才、产业等领域国际合作,高质量建设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冰雪体育示范区。办好冰雪展会,举办中俄冬季青少年运动会、中俄蒙国际冰雪节等活动。学习借鉴国外冰雪经济发展先进理念、开发模式和管理经验,持续提升发展水平。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我们将在中央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统筹指导下,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强化清单化闭环管理,切实抓好贯彻落实,推动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履行主体责任,明确时间表、路线图,精心组织实施,协调有关部门加强指导支持,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