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10部门联合发布意见 14条举措加强农民工服务保障

发稿时间:2024-11-27 14:46:25
来源:光明日报作者:记者 邱 玥

  农民工是我国产业工人的主力军,是推动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目前,我国约有3亿农民工。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10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的意见》,将为农民工就业、社保、落户、随迁子女入学、住房保障等方面带来哪些新变化?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完善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健全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社保制度”“推行由常住地登记户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进入新发展阶段,农民工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特别是农民工总量增速放缓、老龄化趋势明显,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就业质量总体不高,社保、工资等劳动保障权益还存在短板弱项,市民化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社会融合亟待加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为进一步做好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10部门研究制定了意见,立足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重点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等涉及农民工工作的重点内容,针对就业增收、人力资源开发、大龄农民工就业帮扶、乡村振兴、新就业形态权益维护、参保扩面、常住地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等重点难点问题,在促进农民工稳定就业、维护劳动保障权益、加强公共服务供给等方面提出14条任务举措。

  农民工就业方面,目前,农民工群体总量增速放缓、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就业半径持续缩小、就业形式多样化,农民工稳就业压力不减,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

  “为稳定和扩大农民工就业,意见提出坚持外出就业与就地就近就业并重,多措并举拓宽农民工就业渠道;优化场地、金融、税收等政策,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开展针对性职业技能培训和落实培训有关补贴政策,提升农民工技能素质;健全就业帮扶长效机制,稳定脱贫人口就业。”该负责人表示。

  “公共服务方面,为促进进城农民工均等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推动农民工市民化,下一步将优化积分落户评分标准,开展新市民培训,推动有意愿的进城农民工在城镇落户;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扩大公办学校学位供给;逐步将稳定就业生活的农民工群体纳入城镇住房保障政策范围;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实施县域农民工市民化质量提升行动。”该负责人指出。

  此外,在农民工权益保障方面,还存在一些短板弱项,如部分企业用工不规范,农民工参加职工社会保险比例总体不高等。

  对此,该负责人表示,为维护农民工劳动保障权益,接下来将督促企业遵守劳动合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护等制度,规范企业用工管理;完善根治欠薪长效机制,加强农民工工资争议速裁庭、农民工法律援助“绿色通道”等建设;健全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新就业形态人员社保制度,推动农民工参加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