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以全面深化改革 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

发稿时间:2024-09-18 15:03:13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作者:王钦池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这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人口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推动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顺应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新期待,坚持面向全人群,覆盖全生命周期,以制度建设为主线,进一步深化人口发展领域改革。

  是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人口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支撑力量,又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适应人口形势变化,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适应和引领人口新常态的必要之举。我国人口发展进入新常态,呈现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等趋势性特征,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人口条件发生深刻变化。随着人口形势的变化,人口因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发生巨大变化,对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在人口新常态下,经济社会资源配置如何更好适应人口变化,更好发挥人口因素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基础性支撑作用,成为新时代人口发展的重要议题。《决定》对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作出系统部署,正是适应和引领人口新常态、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应有之义。《决定》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以“一老一幼”为重点完善人口服务体系,推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取得新进展,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明显增强。在新征程中,人民群众期待有更高品质、更高质量生活,这就要求在已有基础上,进一步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补短板、强弱项、破难题,更好保障人民群众从幼有所育到老有所养的需求。

  完善新时代人口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决定》要求,“以应对老龄化、少子化为重点完善人口发展战略。”人口发展战略是实现人口发展目标所作的具有全局性、长远性、根本性的决策,是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战略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在人口新常态下,着眼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战略安排,适应人口形势变化,需要继续完善新时代人口发展战略。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将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新目标、新举措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体系,融合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更好发挥战略指引作用,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支撑。

  健全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务体系

  人口服务体系是民生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人口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决定》提出,“健全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务体系。”人口服务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全人群、全生命周期角度健全人口服务体系,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做好新时代人口工作的重要任务。

  人口服务体系建设要覆盖全人群。中国式现代化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口高质量发展要提高所有人的生活品质。当前,人口服务体系尚未实现覆盖全部人群,在服务可及性、均等化上存在人群间的差异。例如,在城镇化过程中,有的地区人口服务与户籍挂钩,流动人口难以享受同等服务。为此,要推行由常住地登记户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推动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社会保险、住房保障、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等享有同迁入地户籍人口同等权利。又如,近年来,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从业人员规模越来越大,相关社会保障制度对其覆盖不足。为此,要健全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社保制度,扩大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全面取消在就业地参保户籍限制,完善社保关系转移接续政策。

  人口服务体系建设要贯通全生命周期。人口高质量发展是覆盖各生命阶段的高质量发展,而不是某个或者部分阶段的发展,本质上是实现全生命周期的发展效能的最大化。健全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务体系,要树立全生命周期的整体性、系统性理念,在宏观上充分考量人口年龄结构对资源配置的需求影响,在微观上注重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的需求差异,实现全生命周期的资源配置产出最大化。例如,从教育角度看,要构建全生命周期人力资源培育体系,优化人力资本投入结构,提高人口服务体系的成效。重点要适应人口变化,加大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建设,推动教育资源向生命周期早期倾斜,提高全生命周期人力资本培育产出和效率。

  人口服务体系建设要以“一老一小”为重点。在少子化、老龄化背景下,“一老一小”既是牵动亿万家庭的家事,更是关乎“国之大者”的大事。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在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基础上,要突出“一老”和“一小”两个重点。在服务“一小”方面,针对人民群众在生育、养育和教育等方面负担较重的问题,要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提高基本生育和儿童医疗公共服务水平,加大个人所得税抵扣力度,加强普惠育幼服务体系建设等举措。在服务“一老”方面,针对老年人群在养老、健康和社会参与等方面的服务需求,要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创造适合老年人的多样化、个性化就业岗位,优化基本养老服务供给。

  全面深化人口发展领域改革

  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决定》强调,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必须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覆盖人民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需要持续深化人口发展领域改革。

  以制度建设为主线深化人口发展领域改革。《决定》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制度建设是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在生育方面,要加快建立生育保障制度体系,完善生育休假制度,建立生育补贴制度。在教育方面,要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在养老方面,要加强养老服务制度建设,优化基本养老服务供给,加快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在人口管理方面,要探索建立全国统一的人口管理制度,完善人口登记、人口信息管理等制度。在城镇化方面,要构建产业升级、人口集聚、城镇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推行由常住地登记户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在人口服务决策支持方面,要加快完善国家人口统计、监测预警等方面的机制,加强人口监测和形势研判。

  以促进家庭发展作为深化人口发展领域改革的着力点。《决定》强调,推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高质量发展。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在人口新常态下,家庭规模小型化、人口大规模流动、家庭成员居住分散等因素加大了家庭养老抚幼压力,家庭传统功能弱化,不利于家庭优秀文化传承和社会稳定。健全人口服务体系建设,要树立以家庭为主体的民生保障导向,将家庭作为公共政策的基本单位,在就业、医疗、养老、社会保障、住房、税收等领域,强化保护婚姻家庭、鼓励家庭成员团聚的政策导向,提升家庭应对风险能力。加强对年轻人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的引导,推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高质量发展。通过完善家庭发展保障体系,强化家庭认同、集体认同和国家认同,筑牢社会安全网络工程,夯实家庭在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生产、强化社会保护方面的基石作用。

  增强人口发展领域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决定》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人口发展事关现代化建设全局,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要将人口变化趋势作为基础环境,坚持系统性思维,整体推进人口发展领域改革。要坚持和加强党对人口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完善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强人口工作的顶层设计。要从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出发,协同推进生育、养育、教育、就业、健康、养老等方面改革,协同推进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健康优先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战略布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着眼于未来人口数量和结构变化趋势,统筹谋划,整体布局,前瞻性优化调整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的资源配置。

  (作者系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二级研究员)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