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医保医疗协同改革 助力老百姓“医”路畅通

发稿时间:2024-08-05 14:09:10
来源:央广网

  为引导全社会关心、关注、支持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工作,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8月3日至4日,国家医保局连续召开3场DRG(按病组)/DIP(按病种分值)付费2.0版分组方案直播解读会,对医疗界及其广大网友关心的热点问题予以权威回应。会上关于DRG/DIP2.0的解读都有哪些惊喜和亮点?记者带您一探究竟。

  亮点一:五大机制筑牢支付方式改革屏障

  据悉,2019年起,国家医保局启动了以DRG/DIP为主的支付方式改革试点。截至2023年底,全国九成以上统筹地区开展了DRG/DIP付费,改革成效初步显现。国家医保局医保中心副主任王国栋告诉记者,从医疗机构来看,很多医院在实行DRG/DIP之后,运行效率显著提高,一些二级以上的医院CMI值(病例组合指数)有了显著的提升;患者层面,就医成本显著下降,2023年职工医保以及居民医保次均的住院费用分别下降了5.5%、5.6%;从医保角度,通过改革,医保基金的稳定态势得到进一步巩固。

  王国栋表示,DRG/DIP付费2.0版分组方案最大的特点就是突出了制度建设和机制完善。一是用好特例单议机制。特例单议机制是DRG/DIP支付方式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复杂危重病例充分治疗、支持新药新技术合理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特例单议数量原则上为DRG出院总病例的5%或DIP出院总病例的5‰以内;二是落实好预付金机制。支持有条件的地区进一步完善预付金管理办法,通过预付部分医保资金的方式帮助定点医疗机构缓解资金压力;三是健全完善谈判协商机制。以客观费用为基础,由医疗机构代表、行业(学)协会和医保部门共同协商,也可探索邀请参保人代表参与谈判协商过程;四是创新意见收集反馈机制。吸收一线医务人员意见,为规范管理、完善分组等提供依据和支撑;五是建立数据公开机制。用数据说话,引导医疗机构在数据中找到医保和医疗的平衡点和发展规律。

  亮点二:让医生安心给老百姓看病

  国家医保局医药管理司司长黄心宇表示,国家医保局反对把医保支付直接和医生挂钩。支付方式改革的制度设计,“其实就是想让医生该怎么看病就怎么看病,医疗机构只要规范诊疗,这就是希望达到支付方式改革的目标”。

  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张进夫告诉记者,从改革之初,安阳市人民医院就确立了打地基、架柱梁、强学科、促发展的“四步走”战略,几年来,医院的资源配置方式和运营方式不断向高质量发展。“医疗与医保是命运共同体,我们改革的目标就是要结构优、效率快、质量好、成本少,争取用较低的医疗费用使当地的老百姓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在资源配置上,从注重物质要素向注重人才技术要素转变;在成本控制方面,实现了从“算”到“管”的全流程监控,以主要病种的临床路径为基础,减少不必要的浪费,让职能科室和辅助科室向成本负责,而不是把压力转到一线的医务人员;从绩效看,不将支付的结果推向医生层面,因为支付的结果是医院的事儿,让医生安心看病,对医生的考核是其医疗行为的合规性和医疗质量。”

  亮点三:DRG/DIP支付不影响医院接受复杂病人

  根据DRG/DIP付费2.0版分组方案,对因住院时间长、医疗费用高、新药耗材新技术使用、复杂危重症或多学科联合诊疗等不适合按DRG/DIP标准支付的病例,医疗机构可自主申报特例单议。对此,广东省人民医院副院长袁向东表示,DRG/DIP支付的逻辑本质上是根据资源的消耗多少来进行支付。“这对医院是非常大的利好,消除了医院收治复杂病人的后顾之忧,确保愿接愿治,能接能治。”

  袁向东以主动脉夹层为例,一名高龄且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的主动脉夹层患者,整个手术下来以后将近花了45万块钱,按照DIP支付方式,医保支付约30万元,“我们把他列为特例单议病例,从而可以按项目结算,15万元差额得到了弥补”。

  亮点四:探索将异地就医费用纳入DRG/DIP管理

  王国栋称,国家医保局鼓励有条件的省份对省内异地就医实行DRG/DIP付费,参照就医地的付费方式和标准进行管理,压实就医地医保部门属地管理职责,规范异地病人医疗服务行为,促进合理诊疗、因病施治。另外,国家医保局将逐步研究探索跨省异地就医按DRG/DIP付费。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