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用党的二十大精神统一思想指引行动 团结奋斗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

发稿时间:2022-11-21 14:27:18
来源:学习时报

  党的二十大是一次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团结奋进的大会,取得了十分重要的政治成果、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我们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上下功夫,引导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为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而团结奋斗。

  深刻领会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党的二十大报告回顾了过去5年的工作,凝练总结了新时代10年经历的3件大事,系统概括了16个方面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深刻阐明了伟大变革的4个方面里程碑意义。新时代10年,是变革图强、大国发展、民族腾飞的10年。

  就云南来看,在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关怀下,我们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省88个贫困县摘帽,8502个贫困村出列,933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11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整族脱贫,实现第二次“一步跨千年”。全省经济总量从2012年的1.1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2.71万亿元,全国排位从第24位上升到第18位。今年前三季度,经济同比增长3.8%,在全国排位再提升1位、居第17位。这些成就是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在边疆民族地区的生动缩影。

  新时代10年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变化,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我们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决做到“习近平总书记有号令、党中央有部署,云南见行动”。

  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新要求,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理论勇气、政治智慧、使命担当,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概括了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党的二十大报告又提出了“三个务必”“六个坚持”等新的重大理论,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对于我们而言,要在学深悟透上下功夫,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要在融会贯通上下功夫,同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作出的“一个跨越”、“三个定位”、“五个着力”和“四个突出特点”、“四个方面重点工作”等重要指示精神结合起来,一体学习领会,一体贯彻落实。要在学以致用上下功夫,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找方向、找思路、找办法、找答案,更好地破解改革发展稳定中存在的各类突出问题,把理论武装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

  深刻领会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奋力闯出一条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来

  党的二十大郑重宣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云南仍是后发展和欠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十分突出。我们必须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在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保安全上下功夫,努力闯出一条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子。

  加快补齐发展的短板。一是补产业发展的短板。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出部署。云南产业基础还比较薄弱,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我们将聚焦产业发展新要求,优化完善现有产业规划、政策,进一步在产业发展上下功夫,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二是补基础设施的短板。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近年来,我们通过大抓“五网”建设,基础设施瓶颈制约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但交通、水利、能源等短板仍然突出。我们将制定实施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全面提升基础设施水平。三是补乡村振兴的短板。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对云南来说,更是如此。我们将大力实施农村居民和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三年行动,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让老百姓过上更好日子。四是补城镇化的短板。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云南城镇化率仅为51%、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3个百分点。我们将抓住机遇,大力推进昆明“强省会”行动和“百县千镇提质”工程,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动城镇化快速发展、高质量发展。五是补基本公共服务的短板。党的二十大报告把推进共同富裕放在了重中之重的位置。当前,云南的医疗卫生、养老托育、住房保障等方面还有不少短板。我们将制定实施基本公共服务提升三年行动,加快补齐短板,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着力提升工作弱项。一是深化改革。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要发展,产业要发展,没有良好的营商环境不行。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大抓营商环境建设,解决体制机制深层次问题,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二是扩大开放。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当前,云南开放水平还不高,区位优势尚未真正转化为开放优势。我们将解放思想,大胆创新,采取一系列突破性举措,以大视野谋划大开放,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三是大抓科技创新。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云南具有丰富的科教资源,但科技创新能力还不足。我们将大抓科技创新,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扎扎实实走出一条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子来。四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出明确要求。云南的教育水平总体滞后,与发达地区差距较大。我们将谋划实施好教育事业提升三年行动,进一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把教育办好、让人民满意。五是抓好人才工作。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云南人才总量不足,高层次人才匮乏。我们将打好政策、待遇、考核、激励等“组合拳”,创造人才发展的最好环境、最优生态,培养集聚各方面优秀人才。

  充分发挥独特优势。一是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云南是“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两大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交汇点,是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和环印度洋地区开放的大通道和桥头堡。我们将把握机遇,在通道、物流、贸易等方面加强研究和谋划、抓实工作,全面提升对周边国家的辐射力、带动力、影响力。二是充分发挥绿色能源优势。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云南水能资源蕴藏量达1亿千瓦,其中水电就有近8000万千瓦。我们将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建设“风光水储”多能互补基地,提升碳汇能力,打造绿色能源强省。三是充分发挥矿产资源优势。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提升战略性资源供应保障能力。云南被誉为“有色金属王国”,有54种矿产保有储量居全国前10位,锡、铟矿储量居全国第1位,稀贵金属产量位居全球前列。我们将开发好矿产资源,实施好战略性矿产资源找矿行动,与东南亚国家加强合作,提升资源储备能力。四是充分发挥高原特色农业优势。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发展现代农业提出明确要求。云南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环境和丰富多样的物种资源,茶叶、鲜切花、天然橡胶、咖啡、核桃、澳洲坚果、中药材种植面积和产量居全国第1位。我们将按照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的思路,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做强高原特色农业。五是充分发挥文化旅游优势。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云南处处好山、好水、好生态,今年以来旅游业持续恢复。我们将大力推进旅游产品创新、业态创新,全面提升质量和效益,努力成为引领全国旅游发展创新的一面旗帜。六是充分发挥劳动力优势。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云南劳动力资源丰富,每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超过1500万人。我们将深化与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合作,做好承接产业转移文章,吸引更多大企业、好企业投资云南。

  确保社会安全稳定。一是确保国家安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云南边境线长,处于维护边境安全、国家安全的最前沿。我们将牢记“国之大者”,全力抓好强边固防各项工作,坚决维护国家利益和边境安全稳定,守好祖国西南大门。二是确保经济安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强化经济、金融等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我们将加快完善经济安全防控机制,打好防风化债主动战,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三是确保民族团结、宗教和顺。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做好民族和宗教工作都有新的部署和要求。云南的民族问题、宗教问题、边境问题相互交织。我们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实施民族团结进步全域创建行动,积极稳妥做好宗教工作,努力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四是确保意识形态安全。党的二十大报告把意识形态安全摆在了突出位置。我们将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坚持底线思维,发扬斗争精神,坚决守住意识形态安全防线。五是确保社会稳定。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我们将加大普法宣传力度,抓好基层社会治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重点工作,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深刻领会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重要要求,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党的二十大鲜明提出“两个长期存在”“两个永远在路上”重大论断,科学回答了“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这一重大历史命题。我们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对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新部署新要求,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把各级党组织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抓好干部队伍。加强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提高各级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增强防风险、迎挑战、抗打压能力,建设一支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抓好基层组织。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建强村(社区)党支部书记队伍,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抓好作风建设。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大力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大力推行项目工作法、一线工作法、典型引路法,坚持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引导各级干部把心思和精力用在下基层、抓落实和研究解决问题上,让“踏石留印、抓铁有痕”成为党员干部的鲜明特质。

  抓好反腐败斗争。坚持严的基调不动摇,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腐败,深化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

  抓好政治生态。坚决肃清余毒影响,以案促改,建章立制,建设像自然生态一样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

  旗帜指引方向,奋斗铸就辉煌。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真抓实干、团结奋斗,奋力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以实际行动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