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感悟思想伟力 推动高质量发展

发稿时间:2022-04-27 13:49:07
来源:学习时报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驾驭复杂局面的高超智慧、应对风险挑战的雄才伟略、推进复兴伟业的使命担当,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经济思想,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崭新篇章,为我们做好当前经济工作乃至更长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深刻领会光辉文献的历史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深刻揭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科学回答了大国经济“怎么看”“怎么干”等重大问题,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深刻总结了我国在应对风险挑战实践中积累的“四个必须”规律性认识,体现了对历史长周期的战略思考;深刻阐释了五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核心要义、解决路径方案,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崭新境界。

  沧海横流显砥柱。正是在伟大思想的科学指引下,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我们迎风斗浪、难中求进,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的优异答卷。从历史维度看,我们隆重庆祝建党一百周年,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充分彰显了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在经过百年奋斗、实现历史性抵达之后,重整行装、再赴赶考新征程的历史担当。从战略维度看,党中央统筹国内与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进一步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战略优势。从发展维度看,我们以政策举措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在应对风险挑战的实践中实现了较高增长、较低通胀的优化组合,在打破封锁中壮大了战略科技力量,在攻克“卡脖子”问题中提升了产业韧性,在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激发了改革开放活力,保持了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趋势和胜势。

  以湖南之为服务全国大局

  深刻领会、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内国际形势的科学分析和精准判断,对于我们洞察世界大势、深观全国大局、远谋湖南大事,做到战略上更加主动、战术上更加精准,意义深远而紧迫。

  看清当前形势。必须看清“两个一百年”、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高质量发展与高风险防范三个历史交汇点和重要节点,看清新基建、新要素、新动能三大机遇,胸怀大势、逆风前行,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抓住机会壮大基础优势、抢占发展制高点,以自身的“稳”与“进”,应对外部环境的“变”与“危”,努力实现“弯道超车”“变道超车”。

  把握大政方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保持对党的绝对忠诚,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在湖南落地生根,以实际行动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坚持高质量发展,把“三新一高”要求作为谋划、推进工作的重要前提;坚持统筹协调,强化全局意识、系统观念,统筹考虑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多种因素、多重目标,切实防止长期目标短期化、系统目标碎片化。

  抢抓政策机遇。结合湖南实际,充分释放中央“七大政策”组合效应。落实宏观政策,实施好扩大内需战略,推动专项债券实际使用形成的投资规模大幅增加,全力确保基层“三保”支出;落实微观政策,落实好新的组合式减税降费政策,积极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增量、扩面、降本;落实结构政策,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做大产业、做强企业、做实项目、做优生态,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落实科技政策,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加强与“大院大所大企”合作,抓好“卡脖子”技术攻关,加快布局建设重大创新平台;落实改革开放政策,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提升湖南自贸试验区、中非经贸博览会、世界计算大会等开放平台能级,推动高水平“引进来”、高质量“走出去”;落实区域政策,对接融入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强化中部地区协作,加快长株潭都市圈、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落实社会政策,办好民生实事,解决好学位、床位、厕位、车位问题,兜住兜牢民生底线。

  勇于探索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五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论述,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理论成果,必须深刻把握,并贯彻落实到具体工作中。推动共同富裕,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持续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完善再分配调节机制,强化就业优先导向,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深化健康湖南建设,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把握资本特性和行为规律,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既做大国有资本,又完善社会资本参与政策,支持和引导资本规范健康发展;保障初级产品供给,扛牢农业大省和重要粮食产区使命担当,严守耕地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机装备水平和农民种粮收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科学精准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防范化解债务风险,抓实安全生产、防汛抗旱、社会稳定等工作;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守护好“一湖四水”,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

  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力争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以上,粮食产量600亿斤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7.2%,净增100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

  迎接好党的二十大这件最期待的事。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落实好“三个环境”,即营造好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处理好发展和安全、总量和结构、速度和效益的关系,保持量的合理增长与质的稳步提升,努力实现开局精彩、全程出彩。营造好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贯穿政府工作各领域、全过程,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廉洁政府、数字政府,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政府效能,涵养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营造好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坚持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最小的代价,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已发生病例的地区“零外溢”、没有病例的地区“零输入”、医疗机构“零院感”为目标要求,推进精准防控疫情,突出抓好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切实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加快构建立体化智能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确保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网络安靖。

  把握好稳增长这件最紧要的事。办好湖南的事,必须把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作为今年最紧要的事,作为做好各项工作的总要求。坚持以“稳”为前提,即稳投资,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深入开展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稳生产要素,完善周转地、标准地、弹性地政策,引导新增信贷资金流向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全力抓好煤、电、油、气、运调度;稳产业链供应链,全面实施“链长制”,推进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中小航空发动机等重点领域全球配置资源,推动上下游企业共同延链补链强链;稳市场主体,加大政策落实力度,开展“纾困增效”专项行动,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努力实现“放水养鱼”“水多鱼多”良性循环。坚持以“进”为关键,即在转型升级上进,精耕细作“3+3+2”优势产业集群,大力培育新兴优势产业链,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在提质增效上进,持续降低非税收入占比,深入开展财源建设工程,更好支持基层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在区域协调上进,实施强省会战略,引领带动长株潭都市圈发展,加快岳阳、衡阳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步伐,增强湘南、湘西地区综合承载能力,切实以“稳”保障“进”,以“进”支撑“稳”,实现“稳”和“进”相得益彰。

  落实好打造“三个高地”这件最关键的事。“三个高地”是习近平总书记为湖南擘画的宏伟蓝图,我们要深刻领会、把准要义,细化路径、实化举措,着力解决好打造“三个高地”的“路和桥”问题,集中精力抓实企业、产业、产业链、产业生态“四个着力点”,抢占产业、技术、人才、平台“四个制高点”,突出供需两端发力、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结合、“一带一路”和自贸试验区带动、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构建“四个关键点”,重点抓好“三大支撑八项重点”。

  推动好实现共同富裕这件最关心的事。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强化就业优先导向。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困难人员等群体就业,打造“创响三湘”品牌。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推动学前教育优质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推进高校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和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落实“双减”政策。深化健康湖南建设。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加快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加快发展大健康产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强化低收入家庭救助帮扶,加强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提高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水平。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