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开创新时代全面建设经济强省新局面

发稿时间:2021-11-03 14:07:35
来源:学习时报

  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知之深、爱之切,党的十八大以来9次考察河北,特别是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来到承德考察调研,发表重要讲话,提出明确要求,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深受鼓舞、倍感激励,进一步增添了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的信心和力量。河北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承德时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和政治任务,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2021“一带一路”·长城国际民间文化艺术节重要贺信和对河北工作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结合起来,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四史”宣传教育结合起来,先后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全省领导干部会议、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会议和举办全省市县乡领导班子成员培训班、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等进行传达学习贯彻,研究制定贯彻落实意见,梳理30项具体任务,逐一明确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省级领导分工牵头抓好落实,引导全省上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折不扣抓好落实,以实际成效当好首都政治“护城河”。

  坚持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抓生态文明建设,既要靠物质,也要靠精神。”河北是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和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党的十九大以来,全省大力度推进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取得明显成效。PM2.5浓度从2015年74微克/立方米降至2020年44.8微克/立方米,今年1—8月份为38微克/立方米,累计压减地下水超采量43.5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从2015年的31%提高到2020年的35%以上,蓝天白云和绿水青山越来越多。我们要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稳妥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力争今年重点城市空气质量全部“退后十”,确保明年底提前13年完成国家下达的地下水压采任务。同时,积极推进塞罕坝二次创业,到2030年林场有林地面积要达到120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86%,特别是强化人防物防技防措施,认真做好防火工作,努力打造生态文明示范基地,为加快建设天蓝地绿水秀的美丽河北、筑牢京津生态屏障作出新贡献。

  坚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扎实推进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弘扬塞罕坝精神,切实抓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党的十九大以来,河北坚决去、主动调、加快转,全面超额完成“十三五”期间钢铁等六大行业去产能任务,钢铁产能由峰值时的3.2亿吨压减到1.99亿吨,三次产业结构由2017年的10.2:41.7:48.1调整为今年上半年的7.6:38.8:53.6,服务业对GDP增长贡献率达到66.4%。当前,河北正处于历史性窗口期和战略性机遇期,我们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举全省之力办好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北京冬奥会筹办三件大事,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绿色转型发展,做大做强12个省主导产业和107个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发挥数博会、“一带一路”·长城国际民间文化艺术节等重要平台作用,扩大有效投资,加强项目建设,促进消费升级,深化改革开放,大力发展城市经济、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和沿海经济,确保全面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坚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得更加美丽宜居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既要建设繁华的城市,也要建设繁荣的农村,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河北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2018年至2020年连续3年在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中获得两个“好”的等次,在燕赵大地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但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我们要坚持五级书记一起抓,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健全防贫机制和强化动态监测,坚决不让一名群众返贫。持续深化产业、就业、科技、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做大做强节水农业、绿色农业、设施农业、优质高效农业和现代都市型农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深入开展乡村建设行动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2021年实现垃圾焚烧发电和“空心村”治理全覆盖,精心打造一批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农民群众的日子越来越红火、越来越幸福。

  坚持扎实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不断提高保障改善民生工作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满足老年人多方面需求,让老年人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责任。”党的十九大以来,河北坚持把发展老龄事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2018年颁布《河北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今年7月1日实施《河北省养老服务条例》,推动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截至2020年底,全省养老机构达到1671家,床位21.4万张,石家庄、唐山、邯郸、承德市列入“国家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探索形成“失能照护+上门服务”“互联网+智慧养老”等多种运营模式,深受群众欢迎。我们要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实施20项民生工程和办好10件民生实事,制定出台河北省应对人口老龄化“十四五”规划,推广“时间银行”等创新做法,构建居家养老、社区日间照料、机构养老相互协调的养老服务体系,到2025年社区日间照料机构覆盖率达到100%,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55%。同时,着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解决小学“三点半”和幼儿托育等难题,促进三孩政策落实,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和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坚持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弘扬爱国爱教优良传统,创建良好宗教环境,依法依规管理宗教事务,促进宗教更好顺应社会、服务社会、履行社会责任。”河北是宗教大省,做好宗教工作事关全局。党的十九大以来,省委坚持和加强党对宗教工作的领导,多次召开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全省宗教治理工作会议等,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结合河北实际创新开展“双创四进”活动和建立“三项制度”,积极创建和谐寺观教堂和先进宗教团体,推动国旗、宪法和法律法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宗教活动场所,实现领导干部联系宗教活动场所和宗教界人士的有效覆盖。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要进一步完善县乡村三级宗教工作网络,修订《河北省宗教事务条例》,深入开展宗教领域专项整治和系统治理,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防范风险、处理问题、化解矛盾,尊重信教群众的宗教感情和宗教界人士意见,更好地把信教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

  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践充分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凝聚各民族、发展各民族、繁荣各民族。”河北是民族工作大省,党的十九大以来,我们全面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坚定不移对口援疆援藏,全力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2020年我省民族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22.8亿元,同比增长6.9%,主要经济指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少数民族群众同全省人民一道共同迈进全面小康。我们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扎实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保障改善民生工作水平,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深化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进一步做好新时代对口支援新疆、西藏工作,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河北力量。

  坚持深入抓好文化保护利用,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其丰富内涵,以利于更好坚定文化自信、凝聚民族精神。”河北历史文化悠久,革命传统深厚,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全国重点文化保护单位291处,国家级非遗项目164项,有6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4项世界文化遗产。党的十九大以来,我们把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保护优先,合理有序开发,守好安全底线,推动旅游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十三五”期间,全省文旅项目总投资突破4000亿元,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7%。展望“十四五”,我们要认真组织实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程,对所有文物保护单位建档立卡,加大文物保护力度,严厉打击盗取、破坏文物等违法犯罪行为,确保绝对安全。同时,加快建设长城、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加强旅游精准化总体设计,与乡村振兴、文化传承等结合起来,规划开发精品旅游线路,精心打造文旅品牌,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相统一。

  坚持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提升常态化疫情防控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发挥社区作为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第一道防线作用,始终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全面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项工作,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懈心态,毫不放松抓好疫情防控。”去年初,我们坚持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果断启动应急响应,创新“三个关口前移”,率先建成120个县级核酸检测实验室,用37天实现本地日新增确诊病例为零。当前全球疫情仍在持续演变,我们要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入落实10个常态化、30条防控措施,对33类重点人群定期核酸检测,每个县配备流动核酸检测车,每个乡镇配备负压救护车,每个村卫生室和社区综合卫生服务中心配备发热隔离房,全面提高基层医疗卫生和疫情防控能力,全力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