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高质量发展

发稿时间:2021-08-23 14:20:14
来源:学习时报

  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海南,向全世界宣布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重大国家战略;2020年6月1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对外发布;今年6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自由贸易港法》正式施行。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顺利开局、蓬勃展开。建设高水平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这是海南各级政府几年来努力探索并需要在未来继续深化的重要课题。

  深刻认识海南自由贸易港高质量发展的鲜明特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根据国际国内环境变化,特别是我国发展条件和发展阶段变化作出的重大判断。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

  推进高质量发展,是全国面临的共同任务,在海南具有五个鲜明特色。一是使命特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海南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开宗明义提出,海南要“探索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指出,在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选择”。二是定位特殊。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海南自由贸易港处于既内联超大规模国内市场,又外接全球资源和市场的战略交汇点,必须成为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反应炉”,从中汲取发展动力。三是内涵特殊。纵观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五个方面,海南的高质量发展都具有特色内涵。其中最为特殊的是围绕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进开放发展,在先行先试中实现自由贸易港各项功能,形成开放层次更高的新发展格局。四是政策空间特殊。《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发布一年多来,从国家到省里共出台137项政策,一批关键核心政策落地。比如,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缩减为27项、全国最短,“一负三正”零关税清单已落地三张,洋浦保税港区率先试行“一线放开”“二线管住”。随着自由贸易港政策的继续落地,海南高质量发展将获得更大的空间。五是风险挑战特殊。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中,各类风险和挑战必将相伴而生,且更具复杂性、交织性、全域性。我们将始终坚持底线思维,强化风险意识,提升防范能力,确保高质量发展蹄疾步稳。

  准确把握海南自由贸易港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

  一是强化产业支撑。产业是发展的根基,海南自由贸易港高质量发展必须依托高质量的产业体系。几年来,海南加快产业转型,锻造产业长板,不断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非房地产投资占比从“十二五”时期末的不足五成提高到60.7%,高新技术企业从2017年的269家增加到1005家,互联网产业营收2017年以来增长2倍,服务业占比连年提高,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95.8%。但总的来看,海南产业发展在“十三五”时期主要是“调理肌体”,产业基础薄弱、结构不优、链条偏短的问题尚未根本改变。我们应抓住建设自由贸易港的契机,从供给侧发力,靠构建高质量高水平的产业体系来“强身健体”,争取更大的收获。

  二是加强科技引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住了科技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站在我国对外开放前沿,海南将立足国内、面向国际,用好用足自由贸易港各项政策,集聚科技创新要素,聚焦国家战略、科技前沿、地方急需,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力争尽快补齐自身短板,在南繁种业、深海科技、航天科技三大科创领域实现局部突破,为国家构建战略科技力量作出海南贡献,为海南高质量发展积聚强劲动力。当前,我们要发挥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优势,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以加强种质资源国际引进利用、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全球热带农业中心和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发展种业国际贸易等领域为切入点,将海南建设成为世界水平的种业发展高地。

  三是突出制度集成创新。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要把制度集成创新摆在突出位置。核心任务是对接和引领国际经贸规则,构建海南自由贸易港政策制度体系。当前,应研究通过海南这个节点平台,当好RCEP试验场,开展CPTPP压力测试,在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上下更大功夫。我们将对标世界银行标准,制定可量化、引领性的指标体系,构建“企业主体说了算”的评价机制,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自由贸易港法》为基础,加快自由贸易港法治体系建设,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定型,为打造世界一流营商环境筑牢可靠的法治保障。

  四是呵护生态环境。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几年来,我们始终把生态环境作为自由贸易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指标,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绿色”含量,创新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致力打造生态环境世界一流的自由贸易港。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清洁能源岛、清洁能源汽车、全岛“禁塑”、装配式建筑、生活垃圾分类等一系列生态标志性工程加快推进,“十三五”时期PM2.5浓度年均下降1微克/立方米。当前,我们正积极探索森林碳汇、海洋碳汇、生态补偿等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力争到2035年,海南生态环境质量和资源利用效率居于世界领先水平,成为在国际上展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靓丽名片。

  五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海南自由贸易港高质量发展成效最终要以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来评判。3年来,海南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5个贫困县全部摘帽,60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65万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全部脱贫;通过“一市(县)两校一园”工程引进和洽谈合作办学项目104个,引进国内优质医疗机构49家,基本实现“家门口上好学”“小病不进城、大病不出岛”的目标。我们将继续着眼于增进海南人民的福祉,大力推进一批富有自由贸易港特色的民生项目。比如,加快推进中外合作办学和引进境外理工农医类高水平大学、职业院校来琼独立办学,让海南人民在家门口享受国际先进水平的优质教育资源。再比如,加快落实岛内居民消费进境商品给予免税的政策,适当降低本地居民生活成本。

  六是有效防控风险。越是开放越要重视安全,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增强自身竞争能力、开放监管能力、风险防控能力,练就金刚不坏之身。海南自由贸易港处于对外开放最前沿,能否有效应对高水平开放带来的风险挑战,决定了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能否行稳致远、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几年来,我们牢牢把握“管得住”才能“放得开”这一前提,第一时间将“重大风险防控三年行动方案”36项任务逐条细化、层层落实,并成立15个风险防控专项小组,针对贸易、投资、金融、数据流动等领域风险防范作了系统安排。这项工作要贯穿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全过程,确保海南各项事业始终沿着高质量发展的正确轨道前进。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