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以守好红色根脉的担当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发稿时间:2021-08-04 14:36:09
来源:学习时报作者:浙江省委书记 袁家军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统筹“两个大局”、统揽“四个伟大”,以深邃的历史眼光、宏大的格局视野系统回顾了我们党一百年来开辟的伟大道路、创造的伟大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科学系统回答了在新征程中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向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发出了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朝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胜利前进的动员令。浙江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作为当前理论武装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核心内容,推动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实、入脑入心。

  放入大场景、把握大逻辑、悟出大道理,努力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是一个不断深入、常悟常进的过程。我们要以高度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核心要义、实践要求,做到深刻领会“六个新坐标”:一是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标注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新坐标。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贯通历史、现实、未来,贯通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闪耀着人民至上的如磐初心、闪耀着开创未来的政治自信,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进一步深化,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推向了新的高度。二是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标注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新坐标。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一开始就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伟大成就彪炳史册、映耀千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华民族复兴史、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三是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标注了中国共产党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新坐标。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鲜明阐释了“一个主题”和“四个伟大成就”。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这些奋斗历程、伟大成就极大鼓舞激励了全党和全国人民。四是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标注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新坐标。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首次概括凝炼了伟大建党精神,深刻指出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在伟大建党精神的引领下,我们党从建党之初的50多人小党,发展成为拥有9500多万名党员、领导着14亿多人口大国、具有重大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永葆青春的精神密码和内在动力,跨越时空、历久弥新。五是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标注了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坐标。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围绕以史为鉴、开创未来,鲜明提出了“九个必须”的根本要求。这“九个必须”,既是百年历程的经验总结、又是未来道路的方向指引,深刻揭示了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深刻道理,为全党在新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开创美好未来注入了强大动力。六是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标注了共产党员提升政治能力和党性修养的新坐标。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发出的伟大号召,展现了党中央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对共产党员的殷切期望,奏响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强音。伟大号召振奋人心、催人奋进,激励共产党员在新征程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

  继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在守好“红色根脉”上更显担当、再续华章

  中国共产党在浙江的百年奋斗历程,波澜壮阔、辉煌精彩,这其中最鲜明的底色就是“红色根脉”。中国共产党在南湖红船诞生,这是“红色根脉”的源头坐标。浙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萌发地,这是“红色根脉”的新时代标识。守好“红色根脉”,是全省上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自觉行动,是对历史最好的纪念、对当下最好的把握、对未来最好的作答。一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的重要论述,在忠实践行“八八战略”上更显担当、再续华章。以构建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年度评估机制为抓手,形成体系化、全贯通、可衡量、闭环式的工作机制,扎实开展总体评估、分领域评估、分区域评估,大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浙江的生动实践。二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的重要论述,在奋力打造“重要窗口”上更显担当、再续华章。坚持国家所需、浙江所能、群众所盼、未来所向,对照“重要窗口”重点内容,抓紧抓牢重大战略抓手,加快打造更多具有浙江辨识度的“金名片”,全面地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的辉煌成就和制度优势。三要认真学习贯彻“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的重要论述,在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上更显担当、再续华章。以数字化改革引领、撬动、赋能现代化,深入实施人才强省、创新强省首位战略,探索构建新发展格局有效路径,对省域治理的体制机制、组织架构、方式流程、手段工具进行全方位、系统性重塑,从整体上推动省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治理能力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四要认真学习贯彻“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的重要论述,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上更显担当、再续华章。坚决扛起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探路的光荣使命,率先探索建设共同富裕美好社会,持续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着力推动人的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务优质共享,积极建设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五要认真学习贯彻“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的重要论述。充分发挥“红色根脉”的资源优势,教育引导全省党员干部自觉把红色基因融入血脉,从中汲取忠诚的力量、为民的力量、创新的力量,走在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前列。

  以建设变革型组织、提高领导干部塑造变革能力为突破口,开辟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新境界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深刻指出,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我们党历经千锤百炼而朝气蓬勃,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始终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回顾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光辉历程,我们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我们党有清晰的愿景、有崇高的使命追求,坚持人民至上、走群众路线,激发动力活力、勇立时代潮头,具有着强烈的斗争意识、高超的斗争本领,顺应历史潮流不断进行自我革命并推动社会革命。面对新要求新挑战,要交出新征程上的高分答卷,我们就必须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全面推进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制度建设等“六大建设”,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取得新进展。重点是提升“八个力”:一是不断提升洞见力,做到见微知著、一叶知秋。坚持观念、知识、行动的统一,紧跟时代步伐,促进观念更新,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善于抓纲带目找到关键突破口、重要抓手,善于从倾向性、苗头性问题中感知风险。二是不断提升先决力,保持敏锐直觉,善于相机决策。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决策的大局观、战略观,进一步增强主动意识、竞争意识、前列意识,先人一步、快人一拍进行创新、作出决定,努力取得决策“时度效”的最大效应。三是不断提升整合力,加强体系重塑、功能优化。坚持统筹兼顾、把握重点、整体谋划,推进内外部资源、力量全面整合,建立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严密组织体系,推进党组织的全面覆盖、有效覆盖,密切与群众的血肉联系,迭代升级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努力实现党政机关整体智治、高效协同、闭环管理。四是不断提升耐压力,保持奋进者姿态、激发创造性张力。发扬革命精神、保持蓬勃朝气,敢于逆风前行,勇于争先创优,走出“舒适区”、步入赛车道,全力以赴、锐意进取,拉高标杆、追求卓越。五是不断提升执行力,做到唯实惟先、善作善成。发扬斗争精神,抓工作一贯到底、不折不扣,不谈条件、不推责任,健全工作落实闭环管理机制,围绕工作链构建责任链,着力形成“滚雪球”效应。六是不断提升创新力,树立系统思维、数字化思维、现代化思维。从更大场景、更深层次谋划改革,推动党建理念、方式、手段全方位全要素创新,形成抓党建带全局的有效机制,以数字化改革打破各种瓶颈、激发全社会活力。七是不断提升学习力,以开放胸襟主动接受新生事物。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推进生成性学习,提升现代化知识素养,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八是不断提升自我革新力,激发生机活力、永葆政治本色。增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政治自觉,纵深推进清廉浙江建设,始终保持党的血液新鲜、推动优秀干部人才辈出,持续整治作风顽疾、及时清洗灰尘,以零容忍的态度切除肌体毒瘤,巩固和发展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