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耕地问题容不得半点闪失

发稿时间:2021-07-19 15:29:25
来源:人民日报

  既保护了耕地,又保护了生态,实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让发展逐步往前推进,让各族群众过上好日子,这才能够不辜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们的重托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心怀“国之大者”。耕地保护就是“国之大者”,在认识上不能犯糊涂。“民以食为天”。现在我国14亿多人口,划出18亿亩耕地红线,平均下来每人仅一亩多点,这些耕地是保证粮食需求的“红线”“底线”,侵占不得、破坏不得、退守不得。在青海,耕地问题、土地问题既关乎粮食安全,又关乎生态保护,容不得半点闪失。青海耕地面积有限,粮食自给率不足一半,对待耕地问题,我们要比别处看得更重、整改力度更大,任何闪失都出不得。

  整改抓得怎么样,是政治站位、工作能力、工作作风的综合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问题出了不应该,但是已经出了我们就要直面问题抓整改。通报通报、反馈反馈,这不叫“长牙齿”;该执纪执纪、该问责问责,这才叫“长牙齿”,必须强化这个为子孙计、为长远谋的硬措施、硬约束。具体情况可以具体分析,但按期高质量完成整改任务没有商量余地,必须以坚决的态度、有力的措施、扎实的工作去抓,不能打折扣、不要走过场,真正做到“违法不查清不放过、整改不落实不到位不放过”。

  督导检查是促进整改见底见效的“利剑”。要加大现场督导频次、督导力度,对照整改方案和工作台账,实行月调度、季上报,定期督导、挂账督办、跟踪问效,对整改不力、进展滞后的,该通报的通报、该约谈的约谈、该挂牌督办的挂牌督办。领导同志要切实负起责任,挂名就要出征,有关部门、有关地方要服从指挥、服从调度。对敷衍整改、拒绝整改、虚假整改的,要抓典型,严肃追究。同时要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将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结果作为领导干部各项考核、离任审计等的重要依据,切实压实责任。

  管理工作要抓在平时,严格把关,抓常抓长,坚决克服宽松软。要注重学习和掌握土地管理、耕地保护、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知敬畏、守规矩、不逾红线。要全面理解“要素跟着项目走”,这不是无条件的,而是有条件的、有路径的、有边界的。主管部门要严格把关、善于把关、敢于负责、出好主意,相关部门和地区在用地问题上要增强纪律观念、规矩意识,这样才能既解决好问题、解决好这些项目的要素保障,又合法合规。

  要坚决防止边改边犯。要在把问题整改到位的同时,将其作为改进提升全省耕地保护工作的重要机遇,从源头和根本上查找深层病灶,毫不动摇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既保护了耕地,又保护了生态,实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让发展逐步往前推进,让各族群众过上好日子,这才能够不辜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们的重托。

  ——青海省委副书记、省长信长星日前在全省耕地保护和土地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动员部署会上说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