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以自由贸易港建设推动海南高质量发展

发稿时间:2020-08-13 14:03:44
来源:学习时报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了《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海南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具有实施全面深化改革和试验最高水平开放政策的独特优势。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分步骤、分阶段建立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改革开放重大举措,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发展作出的一个重大战略决策,也是海南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机遇。

  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增强思想和行动自觉

  深刻领会“着眼于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对接国际高水平经贸规则,促进生产要素自由便利流动”的要求,推进更高水平开放。着眼于两个大局,既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又要持续推进经济全球化。自贸试验区是经济全球化风起云涌的产物,建设海南自贸港是中央主动应对经济全球化遭遇更大逆风和回头浪,旗帜鲜明反对保护主义、支持经济全球化,推进更高水平开放的战略选择和实际行动。建设自由贸易港,“对接国际高水平经贸规则”指的是开放的水平,“促进生产要素自由便利流动”指的是开放的内容,与习近平总书记“自由贸易港是当今世界最高水平的开放形态”的论断一脉相承,就是要探索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开放政策和制度,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打造我国深度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的前沿地带。

  深刻领会“把制度集成创新摆在突出位置,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的要求,推进更深层次改革。自贸试验区强调制度创新,海南自贸港强调的是制度集成创新,改革的强度和力度更大。要在“集成”上下功夫,把相关制度创新有机融合、协同集成,来解决新的问题、形成新的效应,而不是简单叠加。要以更高水平开放促进更深层次改革,发挥改革系统集成的“试验田”作用,积极探索建立适应自贸港建设的更加灵活高效的法律法规、监管模式和管理体制,破除阻碍生产要素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为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探索新路径、积累新经验。

  深刻领会“高质量高标准建设自贸港”的要求,推进更高质量发展。自贸试验区主要是制度创新,要求可复制可推广,没有优惠政策;海南自贸港是“制度创新+优惠政策+法治规则”,不再强调可复制可推广。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把自贸港的政策优势、制度优势和原有的生态优势相融合,切实转化为海南发展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形成特色鲜明、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成为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和典型示范。

  深刻领会“海南省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把准方向、敢于担当、主动作为”的要求,坚决扛起主体责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明确了海南省是自贸港建设的主体。我们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坚决扛起主体责任,把落实《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作为当前最大的政治,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在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发扬钉钉子精神,保持既急不得也慢不得的战略定力,干一件成一件,决不辜负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重托与厚望,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把握工作重点,以自由贸易港建设推动海南高质量发展

  加快优惠政策落地,推进早期安排、争取早期收获。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抓紧落实政策早期安排”的要求,科学制定2025年前的年度工作安排,努力把政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要细化任务解析,加强与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的对接,推动出台配套清单细则。要把总体方案有效转化成招商引资内容、把政策变为项目,梳理招商重点方向,建立重点企业服务模式,把握招商节奏和规律,做到月月有综合推介会、周周有专题招商说明会。要通过阶段性项目开工、竣工和签约活动,向社会展示自贸港的良好形象。

  把制度集成创新摆在突出位置,成熟一项推出一项。明确自贸港建设的推进策略,不求整齐划一、齐头并进,但求早出成果、早见实效,干一件成一件,行稳致远,久久为功。把制度集成创新项目化,研究制定制度集成创新的年度计划。重点从机构和部门设置、法律制度、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把握好“一线”放开和“二线”管住关系、深化“多规合一”“极简审批”改革、促进生产要素自由便利流动、国企改革和国有资本监管、社会治理、创新抓落实的体制机制、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等方面,解放思想、大胆创新,谋划一批制度集成创新项目。

  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海南有三个比较优势:一是生态环境,二是营商环境,三是政策环境。可以说,营商环境是决定自贸港成败的关键之一。海南营商环境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世界一流,总体要求是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其中特别要重视两个方面:一是公平、透明和可预期。所谓公平,就是国有、民营,内资、外资,本地、外地,认识的人、不认识的人,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所谓透明和可预期,就是这件事能不能做、怎么做,政府要做到标准、程序、路径透明,让企业感觉到过程和结果可预期。二是摆正政府和企业的位置。强化尊重企业、尊重企业家的理念,营商环境好不好,政府说了不算,领导说了不算,甚至评价体系本身说了也不算,而是以实际获得感为导向,让企业来评判,让企业能赚钱、得红利。

  让自贸港建设成果更多惠及人民。一是增加海南百姓获得感。建设自贸港,意味着人流物流资金流将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涌入海南,海南百姓的就业机会将更多,就业的质量和可选择性也会提高。以正面清单方式,允许岛内居民免税购买进境消费商品,直接享受政策福利。还要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等民生短板,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二是让全国人民和全世界投资者共享红利。大幅度优化离岛免税购物政策,吸引大量的国人海外消费回流,使海南成为全国人民的度假天堂和购物天堂;同时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有识之士提供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三是提高群众参与度。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动员全社会参与,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一要确保正确方向,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海南自贸港与世界上现有自贸港的本质区别。二要有正确的方法论,把握好“一线”放开和“二线”管住的关系与节奏。三要突出风险防范重点,着力防范化解贸易、投资、金融、人员流动、数据流动、生态和公共卫生等领域的风险,依托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管理系统、社会管理监管系统、口岸监管系统“三道防线”,形成海南社会管理信息化平台,对海上、地面、空中、水下实行全天候、实时性、可视化监管,确保自贸港建设行稳致远。

  统筹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各项工作。建设海南自贸港,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中最具标志性、前瞻性,对海南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最大的项目。我们将以自贸港建设为牵引,统筹推进各项工作,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力应对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海南自贸港建设“三个大考”,答好“三张答卷”。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