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坚持和完善新时代“枫桥经验”

发稿时间:2020-08-04 14:47:40
来源:人民日报

  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强调,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坚持和完善新时代“枫桥经验”。近年来,陕西咸阳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把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作为促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第一抓手,探索出一条“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融合共治之路。

  把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法宝。我们积极强化党建引领,推动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群众优势更好地转化为治理优势和治理效能。推行“党建+经济组织”“党建+文化组织”“党建+扶贫组织”“党建+便民服务”和党建联盟等模式,创设“党性体检中心+谈话室”,鼓励基层党组织与法律工作者同步参与调解,实现党建全面引领、治理全面提升。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使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居于一线,就能把教育、管理、服务的触角及时有效延伸到城乡基层的各个角落。

  把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社会治理重要抓手。从群众需求入手,对城乡流动、不同年龄、需求多样的群众因人施策,促进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比如,找准法治宣传兴趣点,重点把法律知识、法治故事、典型案例与秦腔表演、书法笔会、文艺演出等结合起来,依托音乐、摄影、阅读、登山等兴趣社团深化法治宣传,营造浓厚自治氛围。坚持人民至上,坚定不移走好党的群众路线,切实在提高群众参与性中优化社会治理。

  把法治建设作为社会治理的重中之重。注重多元调解,加强专业性调解组织建设,针对矛盾纠纷开展对口化解,完善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等衔接机制。比如,鼓励引导司法调解员、法律工作者、公检法司退休干部、网格员等嵌入链条、一线接诉,目前全市有1500多名网格员、2700多名志愿者、3000多名“法律明白人”、5000多名调解员活跃在社区村组。充分发挥法治的规范作用,让群众明白法律保护什么、惩戒什么,推动全社会形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

  把德治作为社会治理固本培元的长久工程。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注重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为此,我们突出习惯养成,广泛开展“道德法庭”“道德评议”,深入组织乡村好媳妇好婆婆、身边好人等评选活动,努力让道德成为自我的约束、内心的法律。引导群众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向善的力量。

  把科技支撑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因素。面对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深刻改变群众生产生活方式的实际,我们坚持矛盾早感知、预防化解走在先,结合数字咸阳建设,按照“大数据+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思路,着力为社会治理插上信息化翅膀。积极研发推广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APP,搭建“咸阳法治e平台”,将在线纠纷解决系统与办案系统跨界融合。将现代信息技术充分融入社会治理过程,坚持“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就能用科技撑起社会治理的新天地。

  治理之要,重在基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社区治理只能加强、不能削弱。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呼唤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不断实现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充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完善好,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就一定能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作者为陕西省咸阳市委书记)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