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打好稳就业保就业攻坚战

发稿时间:2020-07-27 14:50:43
来源:人民日报

  没有企业,就保不住就业。该免的降的缓的返的补的,一定要落实到位,政府准备过紧日子,但是要让老百姓过好日子,让企业过活日子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就业均居首位。

  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叠加疫情影响特别是国外疫情持续蔓延的背景下,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切实提高站位,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上来,坚决打好稳就业保就业攻坚战。

  非常时期必须有非常站位。就业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是社会问题、政治问题。政府各个部门要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理念,把打好稳就业保就业攻坚战作为检验党员干部践行初心使命和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试金石”,全力以赴稳住就业基本盘。

  非常时期必须采取非常举措。让企业活下去,这是硬道理,“留得青山,赢得未来”。没有企业,就保不住就业。一是尽快把中央和省里出台的免、降、缓、返、补等各项政策落实到位,要主动送政策,不要让企业求政策、申请政策。二是帮助企业降低成本。今年省财政压力肯定很大,但是该免的降的缓的返的补的,一定要落实到位,政府准备过紧日子,但是要让老百姓过好日子,让企业过活日子。

  发挥有效投资关键作用稳增长,拉动就业。省人社厅报告显示,省级确定的500个“百大项目”,带动市县实施重点项目1000个左右,这些重点项目建设可带动实现就业岗位65万个以上。项目建设上去了,就业也就上去了。“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一定要抓住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补短板窗口期机遇,全面推进百大项目“加强版”建设。尽快把基础设施短板补齐,黑龙江振兴发展的后劲就有了。

  这里涉及一个问题,很多地方都说要多用本地企业。我认为,可以多用本地就业,而不是多用本地企业。市场经济的运行要稳固地建立在公平、公开、统一、秩序的基础上,不能画地为牢、只用本地企业,否则,本地的企业也走不出去。招商引资企业进入当地后,可以多用本地工人,我们在政策上要给予支持。

  非常时期必须提振非常作风。所谓非常作风,就是敢于担当,快速执行。看准的就要下定决心去做,建立容错机制,允许在推进工作中犯错,但决不允许不做。要对就业政策进行梳理整合扩面,取消不合理的前置性条件和限制性措施,把就业优先落实到位,形成叠加效应。要解放思想,大胆闯,敢突破,否则,一切还按原来的模式,那就谈不上特殊时期的特殊政策。

  就业和税收是政府的基本责任。抓税收就要发展经济,抓就业就要解决民生问题,然后再发展其他各种社会事业。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必须把就业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履职尽责,切实把就业落实抓好。

  ——黑龙江省省长王文涛在各市地稳就业工作专题会议上说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