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以精准扶贫首倡地的责任担当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发稿时间:2020-07-15 14:02:28
来源:学习时报

  今年是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和全国两会期间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湖南省委先后召开全省决战脱贫攻坚暨疫情防控阻击战动员大会、省委全会等进行传达贯彻,近期又组织县(市、区)委书记抓党建促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培训班,引导推动全省上下保持战略定力,不停顿、不大意、不放松,以决战决胜的实际成效兑现庄严承诺。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重要论述,进一步扛牢精准扶贫首倡地的责任担当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西十八洞村视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重要论述。这些年,湖南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按照“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要求,一仗接着一仗打,一年接着一年干,推动脱贫攻坚取得历史性成就。2012—2019年,湖南共实现747万人脱贫,51个贫困县、6920个贫困村全部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从13.43%降至0.36%。

  实践证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重要论述,号准了脉、开对了方,是引领脱贫攻坚取得最后胜利的根本遵循。深受教育的是,全省上下自觉向习近平总书记深厚为民情怀和强烈历史担当对标看齐,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建立省领导对口联系贫困县、常态化联点督查、领导干部带头领办涉贫信访件等机制,推动形成了“五级书记抓脱贫、全省动员促攻坚”的生动局面。弥足珍贵的是,湖南以十八洞村为样板积极探索精准扶贫路径,细化“五个一批”“六个精准”政策举措,开展贫困对象建档立卡并动态调整,探索“四跟四走”产业扶贫模式,积极推进劳务协作脱贫,推进“万企帮万村”等行动,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有效做法。值得欣喜的是,贫困地区面貌和贫困群众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资助和医疗保障实现全覆盖,累计建成近3000公里联通贫困县的高速公路、2.4万公里村水泥路,完成172万余户危房改造,贫困县农民收入年均增幅高出全省平均水平3.6个百分点。令人感动的是,各级干部特别是扶贫干部长年奋斗在一线,砥砺了初心使命,锤炼了党性作风,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厚植了党的执政根基。

  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到全面小康“不落一人”,任务仍然艰巨。目前全省剩余贫困人口中因病因残致贫的占76%,小学及以下文化的占61.8%,且大多集中在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这次疫情也对脱贫攻坚带来新影响新挑战。必须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上来,深刻领会把握实现全面脱贫“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决不能松劲懈怠”的明确要求,深刻领会把握“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的殷殷嘱托,深刻领会把握“要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强化责任担当”的谆谆告诫,自觉对标看齐,坚定必胜信心,努力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坚持不懈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确保如期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行百里者半九十”。当前,克服疫情对脱贫攻坚影响的任务不轻,工作层面短板弱项仍然存在。必须进一步强化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集中精力、倒排任务,开足马力冲刺、全力以赴攻坚。

  在补齐短板上再集中发力。问题就是短板,就是工作努力的方向。现在有些问题往往不是普遍的,而是个别的,通过努力是完全可以解决的,关键是能不能及时发现并高度重视、推动解决。必须紧盯贫困户收入、“两不愁三保障”、政策落实等方面存在的短板不足,下定决心,全面彻底、不留死角推进整改清零。打工收入往往是一些贫困户的重要收入来源,今年疫情对沿海外贸企业冲击比较大,对农民工外出务工收入也会造成较大影响,这些都应当精准分析和应对。湖南提出推动义务教育、社会保障、农村安全饮水等“六个全覆盖”,这应与“两不愁三保障”问题整改结合起来。

  在巩固提升上再抓细抓实。着力克服疫情影响,敏锐把握疫情对产业、消费、就业结构带来的新变化,加强劳务对接和劳务培训,支持鼓励农民工就近就业或返乡创业,乡村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贫困劳动力,加快推进“禁养”特色产业项目转产转型。着力提高产业扶贫可持续性,坚持走“专、精、特”路子,健全利益联结机制,把产业扶贫与科技兴农结合起来,推动特色优势农副产品不断改良提质,帮助做好供销对接。着力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统筹抓好搬迁安置与产业发展、就业帮扶、配套建设等工作,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融得进、逐步能致富”。着力强化返贫致贫监测帮扶,加强对不稳定户、边缘户以及因疫情或其他原因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增户的动态监测,提前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在群众工作上再尽心尽力。脱贫攻坚成效如何,不仅要数字算账,还要群众认账。应该说,大多数群众来信来访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有的地方扶贫领域出现一些负面问题,根本上还是政策落实存在温差偏差。对每个信访件都应当认真研究、及时化解,不管是正确、部分正确还是不正确的,都应有回应,及时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加强政策宣传解释,做实做细思想政治工作。

  坚持在重大工作、重大斗争中考察识别干部,让党旗始终在脱贫攻坚一线高高飘扬

  脱贫攻坚越到最后越吃劲,越要加强党的领导,更好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制度优势,为决战脱贫攻坚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坚定不移稳队伍、稳人心、稳干劲。保持贫困地区党政正职稳定,是保持脱贫攻坚政策稳定的重要措施,稳的是岗位,强化的是政治责任,锤炼的是党性作风,收获的是人生价值,体现的是一张蓝图干到底的优势。必须进一步稳定充实扶贫队伍,严格落实“四个不摘”的要求,引导广大扶贫干部保持定力、强化担当,一如既往地干下去。已摘帽县要认识到摘帽不是终点,非贫困县也不能因为贫困人口不多而麻痹大意。

  推动干部尽锐出战、担当作为。把脱贫攻坚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重要舞台,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更加注重在扶贫一线考察和发现干部,对表现突出的大胆提拔重用,不胜任的该调整的调整、该撤换的撤换。前段时间以来,湖南省委派出64个考察组到77个县(市、区)考察,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派出近万名干部驻村蹲点督查,目的就是深入一线了解真实情况,考察了解干部在脱贫攻坚中的表现。继续坚持“三个区分开来”,正确把握干部工作中的失误、错误的性质和影响,切实保护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完善和落实干部待遇保障制度,特别是对因公殉职的基层扶贫干部家属,及时给予抚恤、长期慰问帮扶。

  着力夯实基层基础。决战脱贫攻坚进而推进乡村振兴,关键要留下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湖南出台了全面加强基层建设的意见及五个实施方案,千方百计为基层“明职权、畅通道、优待遇、留人才、减负担”,基层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加强。下一步关键是要聚焦重点任务和突出问题,持续加大执行力度,让政策红利真正转化为基层的获得感,进一步体现重视基层、关爱基层的鲜明导向。结合明年村两委集中换届,持续排查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加大党员创业致富带头人培养力度。

  以严实作风冲刺全面收官。决战脱贫攻坚,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骄傲,来不得半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必须坚决防止“松劲懈怠”,不能因为思想重视程度减弱、工作频道转移而前功尽弃;防止“急躁抢跑”,不能因为快要收账交账了,就突击快上,急于“清零”,搞数字脱贫、虚假脱贫;防止“坐等过关”,不能认为“最后反正要宣布脱贫的,自己这里肯定也能过关”,盲目乐观、坐等考核;防止“只督不战”,搞层层督战、多头督战,只发现问题、不帮助解决问题;防止“层层加码”,在任务安排、督查考核等方面加强统筹协调,切实为基层减负,避免随意追责。

  更好发挥县委“一线指挥部”和县委书记“一线总指挥”的重要作用,凝心聚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县一级是脱贫攻坚抓落实的关键环节。“一线总指挥”作用发挥怎么样,指挥作战敏不敏锐、坚不坚定、担不担当,对打赢这场硬仗至关重要。

  近年来,广大县(市、区)委书记作为“一线总指挥”,不管身处贫困县还是非贫困县,都自觉担当脱贫攻坚政治责任,干在一线、冲锋在前,积极投身这场中华民族史上彻底消灭绝对贫困的战斗。

  当前脱贫攻坚已到了各级领导干部意志定力和能力作风大比拼的关键时期。广大县(市、区)委书记应当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做到心中“四有”、成为“四种人”的谆谆告诫,坚持扑下身子抓落实,善于把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和本地实际结合起来,具体抓、深入抓、持续抓,切忌大而化之、笼而统之;坚持学习实践强能力,既增强专业素养,又增强全局把握能力,胸怀大局、弹好钢琴,拿捏把握好工作的时度效,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转化为推动脱贫攻坚和县域治理的能力;坚持居安思危守底线,加强对不稳定因素的分析研判,重大决策、重大问题必须事先进行风险评估;坚持宁静淡泊作奉献,保持既平和淡泊又积极向上的心态,珍惜岗位平台,真抓实干、心无旁骛地多为党和人民作贡献,努力在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伟大事业中书写人生华章。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