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长短结合稳经济 拓存创增强动能

发稿时间:2020-05-27 14:21:15
来源:经济日报作者:记者 李琛奇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长短结合,既解当下急,又谋长远策,做到疫情防控不松劲、脱贫攻坚绷住劲、经济发展再用劲、工作落实下狠劲,先后制定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全力稳住经济基本盘、兜住民生底线。”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委副书记、省长唐仁健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唐仁健代表表示,要着眼培育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大力推进体制、机制、政策、工作和科技、产业、业态、模式“八大创新”,提升企业家活力、科学家动力、劳动者能力、各级干部潜力、全要素生产率效力“五力”,致力解决城乡、区域、所有制、产业“四大结构性问题”,谋划做好“拓展存量、创造增量”的文章,力求把能拓的存量全力拓开来。

  唐仁健代表说,拓展存量,就是以做加法的思维,围绕甘肃省经济发展现有的家底和潜能,多措并举增产增效,全力提升存量效能。一是挖潜。尽快释放前期被抑制和冻结的消费,加快传统产业绿色化、信息化、智能化改造,以户籍制度改革为抓手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通过“供氧”“输血”让中小微企业尽快恢复元气,进一步激活农业农村发展潜力。特别是加强引导、指导和服务,尽快推动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生活服务业全面复苏,促进旅游消费恢复常态、实现反弹。二是扩能。把一个项目、一家企业、一项工作从内涵到外延再拓展一些,根据需求适度超前地在体量规模上充实扩展。在放大平台效应上,充分利用兰洽会、“一会一节”等节会平台推介产业项目,更大力度支持兰州新区建设发展,加快兰白国家自创区和兰白试验区建设,抓好“读者印象”精品文化街区等特色工程建设,筹备办好首届“一带一路”美丽乡村论坛。在强化枢纽地位上,比照国际国内先进标杆,适度超前、优化提升,增强中川机场三期、兰州多式联运综合体试点城市、“一带一路”进口商品集散分拨中心、白银区域工业物流集散基地等枢纽项目的产业集聚和辐射带动能力。在做强优势产业上,围绕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以三大炼厂、华天电子、兰石集团、中车集团、方大炭素等为龙头,打造各自领域的特色产业集群,实施好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三是加速。努力跑出“加速度”,做到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再加速、重大项目建设再加速、十大生态产业发展再加速、服务发展的效能再加速,不失时机地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经济社会循环。

  创造增量,就是以做乘法的思维,加大新增项目、新增投资谋划推进,着力培育壮大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一是围绕项目,多点突破。加大谋划争取力度,在产业、基础设施、外贸等方面多谋项目、多上项目。产业方面,着眼疫情中迎来的防疫防护、智慧系列、宅消费等产业迅速发展,尽快布局、谋划建设相关产业项目。在基础设施方面,谋划实施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在外贸方面,用好“三大陆港”“三大空港”平台,加快实施一批境外仓储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国际货运班列组货、跨境电子商务等项目,积极申报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同时,结合“十四五”规划编制,争取甘肃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一带一路”、民生基础设施等领域项目纳入国家规划“大盘子”。二是围绕主体,多引企业。坚持把企业作为“顶梁柱”和“主力军”,加快“引”的节奏,提高“落”的实效,催化“培”的效应,释放“改”的能量,下功夫引进、培育一批骨干龙头企业和具有创新活力的中小微企业,壮大实体经济的筋骨和根基。三是围绕区域,多推“点极带”。更加注重发挥各地特色,释放动能空间,加快打造新的区域增长点、增长极、增长带,在“点”上全面开花,在“极”上重点突破,在“带”上串点成线,全力推进榆中生态创新城、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沿黄生态经济带、河西走廊经济带、陇东南增长带等建设发展,逐步解决甘肃省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

  唐仁健代表告诉记者,围绕推进“拓存创增”工作落实,甘肃提出了“两度”的关键路径:一是工作的创新度,就是在依法依规前提下,进一步敢想敢干、敢闯敢为,推动科技、产业、业态、模式创新;二是工作的落实度,力争实现经济增速一季度少下降、二季度正增长、三季度补欠账、四季度保目标,确保全面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