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发起最后总攻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坚决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硬任务

发稿时间:2020-04-15 11:44:09
来源:学习时报

  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发出了向贫困发起总攻的动员令。黑龙江省委召开常委会会议、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理论中心组学习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梳理收官之年重点任务,推动各项攻坚措施落实落细。

  黑龙江省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脱贫攻坚决策部署,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2019年全省98%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建档立卡时的3.44%下降到0.07%,28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提前一年解决了区域性整体贫困。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黑龙江将保持目标不变、标准不降、力度不减,坚持尽锐出战、精兵作战、全员参战,奋力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坚决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硬任务。

  坚持疫情防控与脱贫攻坚统筹推进,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新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年是脱贫攻坚战最后一年,收官之年又遭遇疫情影响,各项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按照党中央部署要求,黑龙江推动全面防控向精准防控、重点防控转变,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目前全省有扶贫任务的85个县(市、区)全部为低风险地区,1778个贫困村中只有5个村有过确诊病例。毫不放松抓好疫情防控。疫情发生以来,全省4889个驻村扶贫工作队、14982名驻村干部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有效阻止了疫情蔓延。下一步要继续深入实施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策略,指导贫困地区抓好各项防控措施落实,严防疫情新发、局部暴发和疫情反弹。积极推动扶贫产业复工复产。全面落实补贴、税收等支持政策,目前,全省243家扶贫领头企业已复工239家,复工率达98.4%。我们要抢抓施工建设黄金期,全力保障物资供应和工期需要,确保今年计划推进的1260个扶贫项目尽快开复工、如期完工。大力支持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推进劳务输出地输入地精准对接,开辟“绿色通道”,年初以来贫困劳动力实现务工13.4万人,占总数的85.4%。对有务工意愿的贫困人口,我们要采取点对点、一对一的方式,逐一落实务工服务支持政策,让贫困户有业可就,千方百计增加工资性收入。

  聚焦剩余人口脱贫与防止返贫两个重点,多措并举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防止反弹。”目前黑龙江省还有6178户、1.26万人尚未脱贫,分布在7个县。虽然数量越来越少,但贫困程度深、致贫原因复杂,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对此,黑龙江省将扶贫工作重心从注重脱贫向脱贫和巩固提升并重转变,全力以赴抓巩固防返贫。实施差异化帮扶策略。一方面向深度贫困重点倾斜。对深度贫困县每年再安排2000万元,对深度贫困村每年单独安排100万元,省级已对3个深度贫困县和107个深度贫困村新增专项扶贫资金1.67亿元,安排重大项目21个、资金11.27亿元。另一方面向病残致贫群体重点发力。采取多重医疗救助、多方就业支持、多路径帮扶等措施,促其缩小收入差距、缓解相对贫困。明水县组织金融机构制定扶贫菜单,为贫困户脱贫提供精准金融动力。提高“三保障”水平。教育扶贫重点抓好控辍保学、扶贫助学,危房改造重点消除墙体开裂、漏雨、透风等安全隐患,健康扶贫重点确保贫困群众大病得到治疗,提高小病和慢病保障水平。目前,全省贫困户全部住上安全房,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未发现学生辍学现象,贫困人口全部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国家2019年扶贫成效交叉考核结果反馈中指出,黑龙江省“两不愁三保障”基本实现。增强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在做好物质帮扶的同时,更加注重精神扶贫,大力推动“志智双扶”,积极开展了脱贫攻坚领域先优模评选活动,选树表彰一批脱贫典型。脱贫攻坚收官之年,我们要更加注重调动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提升贫困劳动力就业技能,使贫困户都能做到敢想敢干、能干会干。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加大对已脱贫人口和边缘人口动态监测力度,对遭遇意外变故、收入明显下降、支出大幅提高等情况,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预警、及时采取针对性帮扶措施。结合年度动态管理,全省已排查出脱贫监测户和边缘户共9307户、19890人,防止返贫和新发生贫困。今年,黑龙江省要把因病致贫人员监测作为重中之重,完善医保扶贫网格化帮扶机制,确保贫困人口不因重病、慢病返贫或致贫。

  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着眼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黑龙江省要认真总结脱贫攻坚形成的好经验,积极谋划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有效衔接。发展乡村富民产业。全省已推广互助菜园、托牛入场、田园地订制等13种产业扶贫模式,农业特色产业项目在贫困地区覆盖率达94.3%,综合性扶贫电商平台“小康龙江”累计销售额突破1.5亿元,旅游扶贫点达1010个,建设光伏发电站9286个,有力促进了农民持续增收。下步要继续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特色种植及深加工产业,加大新型业态培育力度,推动农业与商贸流通、健康养老、生态旅游等产业深度融合,集中建设一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和重点园区,同时强化乡村产业与农户的对接融合,提升农民参与度和受益率。优化乡村基础设施。推动“水、电、路、讯、房”等全面升级,全省1778个贫困村全部通光纤宽带、通生活用电和动力电,4G信号实现全覆盖,2019年贫困地区交工农村公路4555公里,全省贫困户全部喝上安全水。黑龙江省还要下大力气抓好乡村特别是贫困乡村基础设施工程项目建设,大力实施饮水安全工程,推进新一轮电网升级改造和农村动力电建设,在“村村通”基础上向自然屯延伸通村公路,推进黑龙江民居建设。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推进“垃圾革命”,加大收运处理体系和设施建设,促进就地减量和分类处理。推进“厕所革命”,按照以点带面、优选模式、控制成本、渐次推进的原则,建设农民用得起、用得好、用得住的环保厕所。推进“能源革命”,实施秸秆综合利用,推广应用生物发电、光伏发电和沼气等清洁能源,去年新建秸秆压块站500处。推进“菜园革命”,组织农民利用房前屋后,开展特色经济作物种植,力争全省示范村总量达300个。推进“污水革命”,因地制宜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推动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强化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责任,凝聚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关头,黑龙江省要压紧压实脱贫攻坚责任,保障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一要强化组织领导。坚持五级书记抓扶贫、省级领导联系贫困县等制度,建立县乡领导干部包村联户机制,对剩余的6178户1.25万个贫困人口逐一进行包联。今年要对20个国家级贫困县、8个省级贫困县,以及扶贫任务重的11个非贫困县实行挂牌督战。保持政策稳定。坚持扶上马送一程,已退出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设定过渡期,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在保持各项政策持续稳定的基础上,新出台教育资助、健康扶贫、医保扶贫、危房改造、产业扶贫等10个方面48项政策措施。全省参与精准扶贫行动的民营企业1370家,实施项目2980个,投资17.1亿元,帮扶1613个村,受益贫困人口17.2万人。下一步要持续用好帮扶机制、落实扶贫政策、采取精准举措,确保稳固脱贫不返贫。二要强化攻坚力量。持续下沉攻坚力量,2019年对驻村工作队进行了调整轮换,调整5065人,召回291人,培训驻村干部、第一书记及基层扶贫干部39.7万人次。今年要做好扶贫干部轮训,新选派的驻村干部和新上任的乡村干部全部轮训一遍,优先提拔重用实绩突出优秀扶贫干部,形成扶贫一线锻炼干部、扶贫一线选用干部的鲜明导向。三要形成浓厚氛围。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讲好脱贫攻坚故事,表彰脱贫攻坚典型,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投身扶贫一线的工作积极性,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