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提高改革的“三个自觉”

发稿时间:2020-01-02 19:12:11
来源:中国改革网作者:吴德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紧密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提高改革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结合在改革一线的实践体会,我认为,要贯彻总书记关于提高改革“三个自觉”的指示精神,必须做到以下四点:

  提高改革的“三个自觉”,必须以理想信念的全神贯注,铸忠诚之魂。古人云:“天下至德,莫大乎忠”“忠也者,一其心之谓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党绝对忠诚要害在‘绝对’两个字,就是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忠诚,于普通人是一种优良品质,于共产党人则是庄严的政治承诺和必备的政治品格,于党员领导干部就是要做到“四个意识”“四个自信”“四个服从”入心入脑、坚定坚实,于改革工作者就是在实践中当好改革的促进派、实干家。改革越往前推进,越需要增强政治定力,增强斗争意识,需要时刻遵照总书记提出的强化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要求,在大是大非前坚定政治立场,做到不为巧言所惑、不为歪风所动、不为邪气所迷。要把忠诚体现在服从政治大局的改革自觉中,对中央、省委、市委做出的改革决策部署,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商环境改革、农业农村改革等重要领域,搞好参谋服务,抓好推进落实,“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着力将改革的现实红利转化为发展的强劲动力。

  提高改革的“三个自觉”,必须以宗旨观念的全心全意,溯力量之源。习近平总书记说:“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改革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坚持走群众路线,更加直接地感受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初心和使命,更加坚定改革工作的努力方向。应该始终紧扣改善民生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守民本意识和民本情怀,践行群众路线和群众立场,多到基层一线走访调研,密切关注、及时回应群众的意见与呼声,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更多地鼓励基层结合实际在改革中开展探索创新。持续抓好民生领域的改革,从教育、医疗、养老、社区治理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方面出发,在落实顶层设计、推进基层探索方面把握改革的目标指向和价值取向,在微改革、微创新、微探索方面更多地着力,谋划铺排一批有温度、有力度、切口小、见效快的改革举措,把改革“获得感”送到千家万户。

  提高改革“三个自觉”,必须以理论实践的全副武装,强执行之力。坚持把学习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责任、一个永恒的精神追求,以学习强化自警,以学习增强自信,以学习提升修为。坚持用政治理论武装头脑,更加集中、系统、深入地学习党的历史、党的章程。在改革实践中要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做到学之以深、信之以诚、行之有效。坚持用综合知识提升思维,在学习贯彻落实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基础上,通过广泛学习经济、法律、科技、人文等方面知识,努力培养全局视野、战略思维,在把准时事动态和政策方向的基础上,把握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把稳改革的方向和重点,在用改革举措推进创新开放发展、构建创新生态、䃼齐开放型经济短板、加快产业链建设等方面,不断增强抓改革谋划的预见性、抓改革推进的系统性和抓改革落实的创造性。

  提高改革的“三个自觉”,必须以攻坚克难的全力以赴,积长效之功。总书记指出:“改革推进到今天,比认识更重要的是决心,比方法更关键的是担当。”根据新时代、新阶段的新要求,围绕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改革总目标,要体悟到改革工作的方向和方法、思路和重点。抓精准谋划,坚持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难点,谋划推出一批原创性、接地气、有温度、可量产的改革;抓高效统筹,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集成、协同高效,不断提高改革系统的积极性,增强责任部门的协同度;抓分类推进,包括重点攻坚改革事项、统筹实施改革事项、试点示范改革事项、基层探索改革事项;抓梯次接续,围绕改革推进的全过程,着力推进改革落地生根,久久为功,提升改革的综合效能。总之,作为改革一线的施工员,就是要坚持这样的担当:改革没有附加条件,没有旁观者和评论员,只有实干家和促进派;改革工作者应甘当过河之卒,用“日拱一卒”的韧性,无条件地担负起将改革进行到底的使命。

  (作者系湖南省委党校57期中青班学员)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