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奋进新时代 激发新动能 建设新山东

发稿时间:2019-09-03 16:00:29
来源:人民日报作者:中共山东省委书记 刘家义 山东省人民政府省长 龚 正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山东始终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与时代同步、与祖国同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发生翻天覆地变化。

  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深入调研、系统谋划,形成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走在前列、全面开创”为目标,以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海洋强省、三大攻坚战、军民融合、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区域协调发展、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八大发展战略为支撑,以全面深化改革为保障,以全面从严治党为统领的整体发展格局,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

  70年栉风沐雨,70年砥砺前行。新中国成立70年来,山东始终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与时代同步、与祖国同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发生翻天覆地变化。2018年,全省生产总值达到7.65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是1952年的344.4倍;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6485亿元,是1950年的1473.9倍。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亲临山东视察,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为山东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深入调研、系统谋划,形成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走在前列、全面开创”为目标,以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海洋强省、三大攻坚战、军民融合、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区域协调发展、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八大发展战略为支撑,以全面深化改革为保障,以全面从严治党为统领的整体发展格局,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

  着力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积极创建全国首个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加快改造提升高端化工、现代高效农业、文化创意、精品旅游、现代金融等五大优势传统产业集群,推动地炼、铝业、钢铁整合扎实推进。着力培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海洋、医养健康等五大新兴产业集群,新动能增加值占GDP比重由2016年的39%提高到2018年的48%。实施海洋强省建设“十大行动”,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海洋生产总值由1991年的不足200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1.55万亿元。加快医养结合示范省建设,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北方中心落户山东,康复大学正式获得批复筹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每年至少拿出100亿元财政资金用于省级大科学计划、大科学平台建设,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由2002年的17%提高到2018年的36.9%。

  着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五个振兴”的重要指示,统筹谋划,健康有序推进,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打牢产业振兴这个基础,全省粮食总产连续5年稳定在千亿斤以上,粮食产量、水果产量、蔬菜产量、农产品出口分别占全国的8%、11%、12%、22%,销售收入过500万元的农业龙头企业达到9600多家,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分别达到20.88万家和6.79万家。抓住人才振兴这个关键,强化专业技术人才培训,累计培训高素质农民30多万人。铸牢文化振兴这个灵魂,持续开展乡村文明行动,181个村镇入选全国文明村镇。优化生态振兴这个支撑,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三年整治,实施“七改”工程,乡村环境持续改善。加强组织振兴这个保障,实施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行动,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乡村组织体系不断健全完善。

  着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持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动力活力。坚持以思想解放为先导,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重点领域为突破,推进12个方面51项重点制度创新任务。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基本实现“一次办好”事项全覆盖,省级权力事项压减54.4%,全省市场主体总量突破900万户。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扎实推进中国—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举办儒商大会等一系列活动,全力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由1980年的300万美元增长到2018年的2923.9亿美元。

  着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激发改革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实施齐鲁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工程,举办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国际孔子文化节,在全省中小学全面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建成2.3万余所乡村(社区)儒学讲堂。实施红色基因传承工程,大力弘扬沂蒙精神,推出大型民族歌剧《沂蒙山》、红色舞剧《乳娘》等一批优秀文艺作品,沂蒙党性教育基地累计培训干部32万余人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逐步推开。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坚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加大民生投入,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提高到79%。全省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9549元、16297元,比1952年增长326倍、270倍。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镇新增就业连续15年过百万,大班额问题基本消除,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三年累计脱贫251.6万人,基本完成脱贫攻坚任务,60多万黄河滩区居民脱贫迁建工作全面铺开。扎实推进平安山东、法治山东建设,村(社区)级网格化服务管理覆盖率达99.48%,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掉涉黑组织115个、恶势力犯罪集团515个,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着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建设绿色山东、生态山东。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06年至2018年全省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47.5%,重污染天数由2013年的60.8天减少到去年的9.9天。积极推进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建设、泰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等生态系统修复工程,治理废弃矿山1200多处,整治修复海岸带200多公里,生态修复海域2000多公顷。

  着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坚定扛起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思想建党、纪律强党、制度治党同向发力,推动党内政治生态持续好转。认真落实好干部标准,大胆使用“李云龙式”的干部,推动干部上挂下派、交流任职,开展“万名干部下基层”,让干部在实践中历练成长。坚持不换思想就换人、不负责就问责、不担当就挪位、不作为就撤职,对一批不担当、不作为的干部坚决进行调整。出台关心关爱基层干部、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等若干政策举措,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干部干事创业劲头明显增强。

  山东70年的辉煌成就,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巨大政治优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制度优势。我们一定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担当作为,奋力谱写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美好篇章,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