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奋力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

发稿时间:2019-09-02 14:47:54
来源:人民日报作者:中共福建省委书记 于伟国 福建省人民政府省长 唐登杰

  新中国成立以来,福建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省份迈入先进行列,从交通闭塞之地变成通达世界便捷之地,从绝对贫困变成小康富裕,谱写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光辉篇章。

  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福建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省份迈入先进行列,从交通闭塞之地变成通达世界便捷之地,从绝对贫困变成小康富裕,谱写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光辉篇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2.73亿元、2.2亿元、106元、69.97元,提高到2018年的3.58万亿元、5045亿元、42121元、17821元。

  这些进步和变化,都是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取得的。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17年半,为福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倾注了心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福建擘画了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新福建的宏伟蓝图。在今年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福建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对新时代新福建建设提出新希望、新要求。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2012年以来,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1%,目前,总量跃居全国第十;人均生产总值从5.3万元增加到9.1万元,升至全国第六;实现了市市通动车、县县通高速、镇镇通干线、村村通客车;森林覆盖率提升到66.8%,长期保持全国第一。一个经济高素质、生态高颜值的新福建正蓬勃发展。

  聚焦“机制活”,全力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向改革开放要动力。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要求,以“再出发”的信心决心推进新一轮改革开放。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实施“三去一降一补”,落实“八字方针”,钢铁、煤炭去产能超额完成国家任务,去年民间投资对全省投资增长贡献率达94.9%。持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放管服”、国资国企、财税金融、农业农村等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新的突破。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福建成为行政审批事项最少的省份之一。持续拓展对外开放新优势。发挥经济特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综合实验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等多区叠加优势,加快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在闽世界500强企业有150多家,外资企业超过5.8万家。自贸试验区率先实施“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模式,27项首创举措在全国复制推广。开通“丝路海运”航线50条,台闽欧班列实现“海丝”与“陆丝”的无缝对接。着力打造台胞台企在大陆发展的第一家园。发挥对台独特优势,大力推进“新四通”和与金门、马祖通水、通电、通气、通桥。制定惠台66条实施意见、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42项措施等。

  聚焦“产业优”,全力推动经济发展“高素质”。产业优化升级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关键支撑。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要求,实施经济发展“百千万支撑工程”,加快产业发展迈向中高端。突出创新驱动。制定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创造的良好发展环境46项措施,实施技术改造专项行动,建立高新技术企业成长加速机制,推动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加快发展。2012年以来,高新技术企业从1528家增加到380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近2倍;数字经济规模达1.42万亿元。突出龙头带动。坚持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千亿产业集群由5个增加至16个。100多种产品市场占有率进入全国前三,全球每5台工业机器人就有1台产自福建,每4块汽车玻璃就有1块产自福建,每12个人就拥有1双福建产的鞋。突出整体提升。推进现代服务业提速提质,去年新兴服务业行业营收增速普遍在20%以上。加快发展特色现代农业,水产、竹林、水果、畜禽、蔬菜等产业,年产值均超千亿元。

  聚焦“百姓富”,全力解决人民群众“心头事”。我们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解决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头等大事”和“关键小事”。2012年以来,全省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每年均在70%以上。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要求,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带着感情和责任做好老区苏区脱贫奔小康工作,现行扶贫标准下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基本脱贫,“宁德模式”成为全国特色扶贫开发的典范。坚决补齐民生社会事业短板。把稳就业摆在突出位置,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4%以下。实施补短板工程,加快补齐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短板。推进“三医联动”改革,全省医药费用增幅由两位数降至9%左右。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强化底线思维、忧患意识,深入开展平安福建建设、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等,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聚焦“生态美”,全力保持生态环境“高颜值”。生态资源是福建最宝贵的资源,生态优势是福建最具竞争力的优势,生态文明建设也应当是福建最花力气抓的建设。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要求,持之以恒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当年擘画的“生态省”建设战略。树好绿色发展导向。对全省县(市、区)总数40%的34个县(市、区)及南平、龙岩、三明、宁德4个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取消GDP硬性考核,把考核重点放在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上。创新绿色发展机制。扎实推进首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探索创新全流域上下游生态补偿,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排污权、碳排放权、用能权、水权交易,绿色金融等制度机制,22项改革成果全国推广。增进绿色发展福祉。水、大气、生态环境质量常年保持全优,主要河流优良水质比例为96.5%,主要城市空气优良天数比例为98.8%,PM2.5平均浓度近3年分别为28微克/立方米、27微克/立方米、26微克/立方米,一年降一个点。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4项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连续多年保持在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以下。

  党的建设一刻也不能放松。我们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提出“五抓五看”“八个坚定不移”等具体部署,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各方面建设。认真抓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着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扎实推进基层党建工作,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推进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在闽工作时倡导的“四下基层”“马上就办、真抓实干”“滴水穿石”等优良作风,激励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保持了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我们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两个维护”作为根本原则和首要任务,永远不忘走过的路、积极远眺前行的路、扎实走好脚下的路,坚守初心、担当使命,努力把新福建宏伟蓝图变成生动现实,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