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余广庆:河南省濮阳市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创新实践

发稿时间:2018-01-19 14:10:52
来源:中国改革网

  【编者按】:2018年1月13日,中国改革(2017)年会暨深改五周年高层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本文是河南省濮阳市委常委、秘书长、改革办主任余广庆的演讲内容,未经演讲者审核。

河南省濮阳市委常委、秘书长、改革办主任 余广庆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朋友们:

  三九隆冬,有幸聆听权威声音,如沐春风、如饮甘露。一天来收获满满,取到了真经,受到了启迪,得到了提升。今天上午,大会还授予我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2017中国改革年度案例”的崇高荣誉,我们感到倍受鼓舞。借此机会,我谨代表濮阳市委、市政府和390多万龙都人民,向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致以诚挚的谢意,向出席年会的各位领导和各位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濮阳市位于河南省东北部、豫鲁冀三省交会处,下辖5县1区,设有3个功能区,总面积4188平方公里,滔滔黄河越境而过,历史悠久,最长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600年左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传承地。三皇五帝中颛顼、帝喾二帝曾建都于濮阳;造字圣人仓颉生于濮阳、长眠于濮阳;1987年,用蚌壳精心摆塑的“中华第一龙”在濮阳西水坡出土,距今已有6600多年历史;孔子周游列国14年,在当时的卫国、现在的濮阳停留10年之久;变法鼻祖李悝和历史上最有名的改革家商鞅都是濮阳人,并长期在濮阳工作生活。可以说,变法思想发端于濮阳、传播于华夏。在中华文明的浸润中,在诸多先贤的熏陶下,改革基因已融入濮阳的血脉。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我们把改革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一招,坚持事业发展出题目,深化改革做文章,深切回应人民群众期待,发扬敢为人先的红船精神,永葆闯关夺隘的改革锐气,扭重点、抓关键,推进落实460项改革举措,出台183个改革方案。

  书记、市长坚持亲自抓思路、抓调研、抓推进、抓落实,市领导带头深入一线,领衔推动改革,成为改革的风向标。我们统筹督察、考评、调研、宣传等机制,有效运用督办单、交办单、提示单等三单推进法,创新开展年度十大改革评选和全面深化改革人民满意度评价活动,积极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等权威媒体互动交流,举全市之力,把改革推向纵深,让举措落地生根,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的濮阳改革经验。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受到中央改革办督察组的充分肯定。农村党支部学院成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大创新,填补了全国无农村党支部书记专门培训基地的空白,受到中组部、农业部的肯定,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共举办培训班177期,培训来自广东、江苏、新疆、吉林等16省学员1.4万人。脱贫攻坚战走出了一条以就近就业为原则、以特色产业为支撑、以扶贫车间为载体的新路,吸引企业400余家,建设扶贫车间439个,安置贫困地区农民就业1.2万余人,“车间进村”扶贫模式已成为全国标杆,去年9月,全国扶贫车间现场会在我市成功举行。还有房地产去库存、人民调解“五四三二”模式、全面从严治党等改革,分别受到住建部、司法部和河南省委、省政府的肯定。

  改革红利在濮阳不断释放,改革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日益强劲,我市公众安全感连续4年获得全省第一,并在去年9月,被中央综治委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连续3年实现经济总量、发展质量、人均数量“三量齐升”,连续5年被评为河南省市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考核评价先进省辖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持续位居全省前列。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既是濮阳改革的一个亮点,也是濮阳市委蹄疾步稳推进改革的一个缩影。我们一直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把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市委书记坚持亲自上阵、亲自督办,跟踪进度、敲钟问响,一竿子抓到底,带动全市形成强大的改革合力。全市广大干部群众一起破难关、解难题、除障碍,推动改革落地生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呈现出全面发力、纵深推进、次第花开的生动景象,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活水源泉,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下了坚实基础。训达油脂、绿源畜牧、桃园建民、天灌米业、民兴种业等29家企业相继被认定为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5.78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2017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性收入增速居全省首位。

  在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我们统筹做到四个到位。

  一是组织领导到位。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我市的“书记工程”。市委书记亲任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亲自编写《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实务手册》,先后主持召开6次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现场观摩推进会,对关键环节亲自协调、落实情况亲自督察、重大问题亲自解决,为高效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是试点推进到位。濮阳是河南全省唯一一个整体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地市,2017年,所辖华龙区、范县被认定为全国第二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区,华龙区还是第三批全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示范县区。为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早在2015年,我们就选取华龙区作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先行一步、探索前进。2016年,在总结华龙区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率先在全市各县区试点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目前,全市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居全省首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率达99.16%,农村宅基地调查全部完成,确认78.6万余宗。全市1754个村完成了清产核资,910个村成立了农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量化资产5.6亿元,确认股东38.5万余个。华龙区在全国100个试点县区中,第一个完成农村股改工作,并率先建成农村“三资”监管体系和“三资”公开网络平台。范县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成果在河南第一个通过省级验收,561个村完成了清产核资任务,84个有经营性资产的村完成了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任务。

  三是平台建设到位。2015年,我们就将建立县、乡农村产权交易服务平台体系纳入全市综合考评,大力推动农村产权交易服务平台建设,充分释放农村资产活力,引导农村产权规范流转和交易。目前,我们已建成7个县级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87个乡级农村产权交易服务大厅,完成产权交易1863宗,流转土地4.21万亩,累计发放“两权”抵押贷款5176笔、3.56亿元。

  四是宣传发动到位。依托市、县两级党校和农村党支部书记学院,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培训,邀请农村改革专家解读改革政策、指导改革实践,对县区、市直相关部门、乡镇、行政村等负责人,以及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一线干部进行专业化培训。为强化培训效果,市委书记还亲临培训班,以《农业农村改革发展重点任务》为题做专题辅导。三年来,相继开展培训56期,培训8700余人次,通过高密度、全层级培训,全市参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党员干部,对政策了然于胸,对改革方法、推进举措运用自如。同时,我们有效运用报纸、电视台、网络等媒体,在全市解读改革政策、宣传改革成效,并通过刷写标语、发放明白卡、编写顺口溜、制作快板书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使改革政策和改革益处在农村快速传播,很多农村群众自觉投身改革,形成了自下而上的强大推动力。

  各位领导,同志们、朋友们,濮阳虽在改革中做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些实效,但和中央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与全国其他先进地区相比还有很多不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事业发展没有止境,深化改革没有穷期。我们将以此次改革年会为契机和启发,把真经带回去,认真消化吸收,为濮阳改革增添更加丰富的内涵,注入更为强劲的动力。

  2018年,我们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持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教育、就业、社保、医疗、住房等方面改革,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持续深化各领域改革,以优异成绩迎接改革开放40周年,继续沿着改革开放的康庄大道奋勇前进。

  最后,预祝大会圆满成功,祝大家幸福安康!并真诚邀请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和改革同仁,到濮阳走一走、看一看,感受一下濮阳的魅力,并为我市全面深化改革作指导。

  谢谢大家!

  【整理:《改革内参》记者赵琳】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