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滦县深化城镇改革 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

发稿时间:2017-09-12 09:43:43
来源:滦县改革办作者:许晓娟 中共滦县县委书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去年12月份,我到滦县任县委书记,紧紧围绕市委对滦县提出的“成为唐山市县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走在全省前列”的目标要求,把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作为重点,以建设“沿京唐秦轴线特色产业支撑卫星城”为定位,以创新城镇发展思路、改革城镇建设管理机制为突破口,破解城镇瓶颈制约,完善城镇功能,繁荣城镇经济,提升城镇档次,树立城镇品牌,成功列入河北省“洁净城市”试点县;在全省135个县(市)中被考核评定为县城建设前30强县(市)之一,被确定为全省2017年度县城建设示范标杆县。

  一、抓城镇建设,补齐发展短板。改革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把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有机结合起来。作为一名基层县委书记,我立足滦县城镇实际、面向未来发展趋势,坚持问题导向,采取一些改革举措,着力破解城镇建设难题。一是构建发展新布局。通过多次主持召开会议和深入基层调研,认真落实“多规合一”的改革要求,重新确定了城区功能定位和重点建设区域特色。在城区,以新城中心区、老城旅游区、响嘡商贸区、高铁新区为核心,打造北方魅力新城;在镇街,按照“一体两翼”的发展思路,对县城西南部的茨榆坨镇实行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打造钢城特色小镇,对西北部的榛子镇建设省级特色小城镇;在乡村,沿滦州古城、青龙山旅游景区建设美丽乡村示范片区,打造环县城休闲观光农业产业带。二是打造县城外环线。着眼于破解国、省干道穿城的问题,谋划实施了县城外环线工程,全力推进投资24.4亿元的赤曹国道(滦县段)、投资39.7亿元的迁曹高速(滦县段)、投资37.6亿元的唐秦高速(滦县段)等重大交通项目,倾力打造县城和沿海、县城和唐山之间“一小时交通圈”。三是完善功能补短板。制定出台《关于深入推进县城建设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实施了28个重点城建项目,已有15个项目开工建设。其中,县级民政服务中心、文化广场将于年内开工建设,城市规划馆、助康中医养老健康产业园年内建成使用。县级民政服务中心将扭转滦县养老设施滞后的局面,城市规划馆、文化广场将成为滦县新的标志性建筑。

  二、抓产城融合,壮大城镇经济。我们确立了“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的发展思路,通过做强二产聚集人气,通过繁荣三产吸引人流。一是推动商贸服务业繁荣发展。认真落实市“双创”实施意见,不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制定出台《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实施意见》。今年以来,全县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6家,市场主体3457户;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达到17.5亿元,同比增长28.4%,增幅居全市第一位。二是推动文化旅游业提速发展。以列入省全域旅游示范县为契机,推动全域旅游与产业融合发展。滦州古城特色小镇是全省首批创建类特色小镇,制定出台《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投资30亿元对老城实施整体改造,形成“两山两城一河”的小镇框架格局;鸡冠山农业生态园在今年6月举行的全市农业产业化项目观摩中排名第一。今年以来,全县累计接待游客159.2万人次,同比增长36%。三是推动房地产业健康发展。主持召开县四大班子重点工作碰头会和5次专题会,研究解决房地产项目遗留问题。通过启动法律程序、查封评估原有资产、争取开行贷款支持、引进新的开发商等方式,使停滞多年的卧龙山庄、温馨家园、光辉里3个项目具备了启动条件,477户搬迁户、1893户购房户回迁难、入住难问题有望得以解决;对非法收取预收款并进行挥霍的盛泰家园开发商进行了立案调查;对建科玺园、西双山村两个平改项目也在层层理顺法律关系。四是推动园区经济集群式发展。加快推进园区体制改革,重点实施了园区编制管理、人事薪酬、行政审批、投融资体制四项改革任务。不断深化京津冀协同发展改革,积极谋划成立滦县北京商会,亲自带队深入企业开展“一对一”“点对点”招商,选派23名精兵强将开展驻点挂职招商,划分文化旅游、食品加工、现代物流等七大产业,成立了由县领导任组长的七个招商工作专班,分产业精准对接,确保招商实效。截止目前,共达成意向项目45个,签约项目36个,落地项目30个。

  三、抓机制创新,释放城镇活力。我认为,城建体制机制改革是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的根本保障和源头活力。今年以来,我重点研究和建立了“五项机制”:一是城市执法综合管理机制。率先落实城管执法体制改革,成立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从根本上解决了部门职责交叉、街道条块分割、相互推诿扯皮等问题,城市执法管理得到了规范和加强,城区面貌明显改观。二是增比进位擂台赛机制。制定出台《关于开展“增比进位摆台赛”活动的实施方案》,对落实“四个干”机制的成效公开亮榜,实行月通报、季点评。上半年,我县在公布的全市12项重点工作、15项指标排名中,11项指标位列全市14个县(市、区)前5位,其中4项列前3位。三是争创改革试点机制。把争创改革试点作为各单位年度考核内容之一,积极申报第二批省级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和第四批国家级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四是“三城同创”机制。着力做好国家园林县城和全国文明县城复检工作,确保省级文明城市一役创成,擦亮我县城市品牌。五是“大数据”监督机制。制定出台《“大数据”监督中心工作职责》《“大数据”监督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城乡低保评定和廉租房审批监管,及时对违纪干部进行处理。

  (编辑: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通联部 卢志文 文武)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