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缩小收入差距,农民增收还要“加速跑”!

发稿时间:2023-11-03 14:04:26
来源: 经济日报 作者:乔金亮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05元,同比实际增长7.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428元,实际增长4.7%。农民收入增速不仅高于城镇居民,而且高于GDP增速。

  跟粮食安全一样,农民增收虽是个老话题,却是农村工作的永恒主题。每到基层考察,与农民交流时,中央领导同志常常要问老乡们的收入情况,了解家里种了什么、养了什么,日子过得怎样。当前,我国发展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的突出表现是城乡收入差距。推动农民增收加速跑,不仅关系共同富裕,而且有助于畅通城乡经济循环。

  全球历史数据表明,城乡收入差距在工业化快速推进阶段倾向于逐渐扩大,在工业化后期逐渐缩小。在美国,随着经济从制造业向知识经济和服务业转移,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化趋势得到根本性扭转,农村相比城市的收入差距缩小到20个百分点以内。在欧洲,1820年以前的城乡收入差距很小,但伴随工业化加速,差距持续扩大,自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实施乡村发展计划,差距才逐渐缩小。

  近年来,我国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随着工农城乡关系重塑,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2019年提前一年实现收入较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2022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2万元。2013年至2021年,农村居民年均收入增速比城镇居民快1.7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12年的2.88下降到2022年的2.45,城乡收入差距在逐步缩小。不过,相比增速,居民个人更多还是看重绝对值以及获得这一收入的难易度。

  虽然城乡收入相对差距呈缩小态势,但从绝对值看,差距依然较大且趋于增加。更值得注意的是,农民增收动能有所减弱。经济稳增长仍面临内外严峻考验,农民务工就业的环境尚未完全恢复,影响工资性收入增长。农资价格高位运行,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影响经营性收入增长。受现实财力限制,转移性收入面临天花板。农村资源资产大量沉睡,财产性收入增长滞缓。因此,农民收入增速不能仅满足于跑赢城镇居民,还要加速跑,才能缩小绝对差距。

  推动农民增收,既要立足农业农村资源要素,也要着眼国民经济发展大局,不断开拓新路。市场经济条件下,富裕农民就要提升农民,不管务农还是务工,提高技能、把握市场,都很必要。富裕农民还要减少农民,耕地不能非农化但农民可以非农化,如此既能增加外出非农收入,又能提高留村务农效益。当前,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是农民收入“四驾马车”中最重要的两驾,要针对性采取措施。

  经营性收入曾是农民收入的主渠道,目前依然占农民收入的1/3。产业不兴旺,增收就很难。新阶段发展乡村产业,不是简单种几亩地、养几头猪的问题,而是要通过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向优质农产品要收入,围绕品种品质品牌,提升竞争力,实现优质优价;向降成本要收入,以规模化降低生产成本,以标准化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向产业链要收入,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由卖“原字号”向卖制成品转变,有条件的可通过全产业链打开增值空间。

  工资性收入占农民收入的四成,是农民增收的最大来源。如今,超过四分之三的农民工在省域内就业,超过一半在县域内就业。顺应新趋势,要大力发展县域产业,让就近就地就业有更多选择。同时,既有就业质量不高,一些农民工找不到理想岗位的情况,又有企业“抢人大赛”,大量企业缺少技术型农民工的情况。面对新变化,应强化稳岗政策,提高就业技能,把握就业机会,稳定工资水平。

  总体看,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个长期过程,不会一蹴而就,唯有久久为功。而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的过程,就是逐步缩小城乡差距的过程,也是农民现代化的过程。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