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地方专项债:可望更多更好发挥作用

发稿时间:2022-07-04 13:54:12
来源: 贾康学术平台

  为在当前扎实稳住我国经济运行大盘,国务院决定出台应采取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已在全国电视电话会议上以“刻不容缓”的紧迫要求作出工作部署,相关通知文件也迅速向全社会公布。在此一揽子措施中,列为第一大方面的财政政策之中,明确要求“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并扩大支持范围”,规定在今年6月底前基本发行完毕今年已下达的3.45万亿元专项债券,并力争在8月底前基本使用完毕所筹集的资金,形成了清晰的工作进度时间表。这一加快今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进度的措施,将促使专项债这一政策工具,助力于我国今年“六稳”“六保”与把国民经济运行维护在合理区间内——为了年度的以及中长期的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地方专项债可望更多更好地发挥其功能作用。

  地方政府专项债,是在我国改革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规范化制度安排形式的一种地方建设公债筹资机制。在2014年《预算法》修订后,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得以登堂入室,其具体的债券种类,有一般债与专项债之别,前者的资金用途,是在发债时并不直接对应具体的公益性建设项目,可在筹得资金后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作有一定灵活性的统筹安排;而后者即专项债,则要在资金用途上直接对应特定的具体建设项目,纳入地方财政的政府性基金预算中管理,其还本付息,原则上对应于其支持建设项目竣工交付使用后产生的现金流,以其作为还债资金来源。这种地方专项债作为政策调节工具的特点,是可使地方政府在用途清晰地“戴帽”式与市场机制对接而有偿地筹集建设资金之后,随即严格、可靠地迅速投入既定的于本辖区有举足轻重影响作用的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在以政府投资扩大内需,配合给经济升温的宏观总量调节的同时,又具有十分明显的强化国土开发中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优化区域经济结构布局的功能。

  此次国务院的相关工作部署,首先是加快落实今年3.45万亿元总规模的专项债发行任务,使之迅速筹得资金投入项目建设,随之可望较快体现为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扩张,托举经济景气水平;其次是在前期已确定的交通基础设施、能源、保障性安居工程等9大领域建设项目任务的基础上,适当扩大资金支持领域,要求优先考虑与构建数字经济发展硬件支撑条件紧密相关的新基建项目,以及与绿色低碳发展、逐步达成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长远目标紧密相关的新能源项目,其优化结构、增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后劲的中长期功能效应,与年内对冲经济下行压力、稳定经济运行大盘的短期扩张功能效应,同样都很值得期待。

  特别应当提到的还有,国务院此次工作部署中,明确要求财政部门会同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要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引导商业银行对符合条件的专项债券项目建设主体提供配套融资支持,做好信贷资金和专项债资金的有效衔接。这意味着地方政府专项债资金的使用,将充分考虑引致与结合商业金融体系内的可调动资金,使建设项目的资金支持得到进一步加强,进而总体项目建设规模形成的经济扩张升温效应,和各项目竣工使用后产生的经济结构优化与综合绩效提高效应,将更为明显。再结合不久前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强调的积极推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在我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中进一步发挥作用,和党中央、国务院近期明确表述的关于抓住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的指导方针,我们可以进一步领会到,地方专项债下一阶段在我国更多、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必将与各地PPP的进一步推广、有效投资关键作用的进一步体现,项目建设、片区开发中的创新发展形成相互呼应、进而相得益彰,由此使我国经济运行中总量、结构双维度的正面效应更为充分地综合叠加,支持国民经济大盘的稳定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各地在贯彻国务院工作部署的过程中,需要认真抓好地方政府专项债项目的相关国土开发规划,各个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规范化、专业化的项目建设高质量管理,事前、事中和事后,应组织尽可能高水平的绩效评估与审计,以争取相关政策措施于政府投资领域里和经济调控过程中的效果最优化。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