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中国改革2021年度案例”名单发布

发稿时间:2022-01-19 14:02:56
来源:中国改革网

  经过半年多征集和多轮次专家讨论推荐,“中国改革2021年度案例”最终名单于1月18日发布。四川省用改革思维和创新办法建设天府中央法务区、广东省深圳市“1号改革工程”大力优化营商环境、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工业生态“数字管理”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分别推荐为省、市、县级年度特别案例。浙江省衢州市“县乡一体、条抓块统”改革、广东省珠海市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重庆市中新互联互通项目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化改革、山东省济南市“互联网+医保”大健康平台推动“三医联动”、安徽省合肥市打造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湖南湘江新区风险备案机制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等一批改革案例进入年度案例名单。

 

  这一名单经专家组讨论从“2021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中推荐确定。征集的案例内容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等领域。年度案例涉及党建、构建新发展格局、高质量发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科技创新、生态保护、共同富裕、乡村振兴、优化营商环境、数字化改革、民主法治建设、基层社会治理等年度改革热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不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党和国家事业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2021年各地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充分发挥改革“关键一招”的作用,通过改革激发动力和活力应对复杂局面。“中国改革2021年度案例征集”活动主办单位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社长、地方改革创新研究院院长潘治宏介绍,这次活动征集了1500多个案例,在案例数量、质量方面有很大提升。“年度特别案例”“年度案例”“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都是从各个领域、各个区域、各个层级的改革实践角度呈现改革成果,充分说明各地围绕党中央部署的中心工作,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点任务,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事项,从体制机制入手,积极发挥主动性创新实践,系统推进改革,改革氛围更加浓厚,地方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推向深入。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背景下,多个地方改革案例经验充分说明了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对推进改革的重要意义,体现出“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政治优势,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浙江省衢州市系统谋划了以大党建统领的基层治理“四大五加”体系架构,以“县乡一体、条抓块统”为破解地方基层治理难题提供了一个典型的系统性改革样本,成为浙江全省示范推广的典型。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着力健全“社区—网格—片区(小区)—楼栋”和“社区党组织—网格片区(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双融合体系,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中央深改委会议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同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紧密关联,要更加精准地出台改革方案,推动改革向更深层次挺进,发挥全面深化改革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关键作用。天府中央法务区建设是由四川省委主导、省委主要领导直接谋划推动的原创性原动力改革,在全国率先探索用改革思维和创新办法建设天府中央法务区,旨在探索现代法务集聚区建设新路子,构建全方位全链条专业化的法律服务生态圈,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法治环境和营商环境。福建省福州市全方位推进工业(产业)园区标准化建设,加快标准化建设机制变革、资源配置效率变革、高质量发展动力变革及园区管理体制变革,为福州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提供强力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指出,发展数字经济意义重大,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对传统生产方式变革具有重大影响。广东省珠海市率先在全省推动市级数据要素改革,重点从制度建设、珠澳合作、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特色数据要素市场、数据安全等方面进行改革,构建数据要素发展新格局,助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三高”能力建设。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主动迎接数字化改革浪潮,积极探索创新工业生态“数字管理”的有效路径,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实现了资源集约利用程度的明显提升、经济发展质效的持续增强,为运用市场化手段推进企业转型升级、通过数字化改革提升发展活力提供了先行示范。

 

  近年来,“放管服”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极大优化营商环境,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出重要作用。广东省深圳市把优化营商环境改革作为“一号工程”,推出“十大智慧精准服务”,推进资源要素市场化高效配置,增强公开透明市场化环境和法治保障水平。四川省政务服务和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在“两项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基础上,推进镇村便民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试点,不断增强企业群众办事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河南省深入推进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构建简约高效基层管理体制,以破解乡镇和街道“事多人少”和部分县直事业单位“事少人多”的矛盾为切入点,结合全省乡镇和街道机构改革,推进人员编制“减县补乡”工作,缓解了县乡编制资源配置的结构性矛盾,强化了基层政权组织服务保障群众的能力和水平,使“基层事情有人办”落到实处。山西省忻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互联网+招标采购”全流程电子化改革大力提升交易服务效能和品质,全力构建规范、高效、阳光、廉洁的公共资源交易新机制。湖南省衡阳市为优化提升营商环境,首创企业赋“码”保护机制,依托“赋”码保护平台,对全市所有访企公务活动实行“一事一赋、一企一码、一事一评”全流程闭环管理,实现一“码”护商惠企,让企业安心经营、放心投资、专心创业。

 

  开放是发展的必由之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列入“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重庆市围绕“现代互联互通和现代服务经济”两大主题,努力将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打造成为重庆独有的制度型开放战略平台、内陆改革创新制度机制高地,为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作出有益探索。支持在防城港市建设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既是国家的战略布局,也是近年来广西主动作为,积极参与国家战略发展的体现。防城港市顺应国家加快建设“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推进医疗卫生改革等重大战略举措,抓住契机,围绕打造重点面向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与东盟国家的国际医学创新合作示范区,实现一系列早期突破,推动扩大对外开放,提升医疗卫生水平。

 

  十九大报告强调,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背景下,社会民生领域改革在地方加速。山东省济南市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推动组建山东互联网医保大健康集团,搭建了互联网医保大健康服务平台,构建“互联网+医保+医疗+医药”综合医疗保障服务体系,打通医疗服务的全链条大循环,满足不同群体多层次、多领域、多样化的健康服务需求。通过“互联网+三医联动”改革,实现了群众得实惠、医院有发展、基金更安全。浙江省丽水市按照“小切口、大场景”改革思维,创新设立政府引导型全民健康补充医疗商业保险制度“浙丽保”,初步建立“基本+大病+商保+救助”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浙江省确定将“浙丽保”模式作为共同富裕示范区重大改革项目加以推进。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探索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建立居民服务一卡通”重要指示精神,江西省新余市主动先行先试,打造江西省社保卡“一卡通”应用样板、创建全国社保卡“一卡通”创新应用综合示范区,聚焦“人手一卡、一卡多能、全域通用”目标,推动实现政务和公共服务领域“一卡通”,使社保卡成为老百姓的“民生卡”“民心卡”。江苏省南通市紧抓首批“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和“大数据+指挥中心+综合执法队伍”改革契机,围绕“数据共享、预警预判、联动指挥、行政问效”四大核心功能,全面建成“1+10+96”三级联动指挥体系,全力打造出市域治理现代化“五个一”新模式。安徽省合肥市为有效保障城市安全运行,保证城市健康发展以及人民群众生活稳定,打造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合肥模式”,充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站在城市综合安全的角度,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城市安全网,形成统一的城市安全运行预警及分析大数据平台,建立了协同高效的城市安全管理及风险防控新模式。其经验做法在全国30多个城市和10多个“一带一路”国家推广。

 

  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共进,是新发展理念的要求。内蒙古巴彦淖尔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对乌梁素海治理的重要指示精神,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积极创新实践,流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取得了明显成效。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促进农村全面发展是“十四五”期间我国农村工作重点。河北省唐山市系统推进乡村振兴“十百千”全域整治工程,每年建设100个左右示范村、1000个左右提升村,用3-4年时间实现乡村振兴示范村提升村市域全覆盖,推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探索乡村振兴的唐山路径。安徽省淮南市在农村“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的顶层设计下,按照“市场思维、金融支持,产业发展、链条延长”改革思路,创新打造“两委托两跟进一托底”为主的农业生产大托管模式,切实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效衔接,解决耕地撂荒问题、维护了粮食安全,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有效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促进加快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在创新改革推进方式上,湖南湘江新区深入贯彻中办《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精神,首创了改革创新风险备案、干部担当作为风险备案“两个备案”的特色做法,引导干部勇于担当,敢闯敢试。山东省淄博市增强问题意识,强化问题导向,运用难题有解、难题必解的“有解思维”,建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新体制新机制,有效破除一批制约老工业城市转型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探索形成一条以改革破难题、以创新促发展、改革发展深度融合高效联动的新路径。

 

  “中国改革2021年度案例”得到各领域专家普遍认可。活动评议专家、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原副会长、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认为,年度案例分布于省、市、县各级行政区,领域广泛,覆盖了紧迫性改革、趋势性改革和创新性改革,既反映改革的整体态势和成果,有普遍推广价值,又具有个案剖析推广示范的意义。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照新认为,这次案例征集活动成果十分丰硕,通过对典型性案例研究和宣传,发挥案例的示范作用,越来越成为推动改革的重要方式。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赵艾在案例推荐讨论会上指出,案例征集活动是加强改革研究和宣传的创新举措,年度案例充分反映了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在地方的深入推进和取得的丰硕成果。党中央高度重视顶层设计和基层落实,案例征集活动坚持贯彻党中央号召,坚持面向地方、面向基层,对促进地方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案例征集、推荐等环节进行了系统性架构,更具科学性、规范性。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更为清晰的案例推荐标准体系,围绕在党的领导下加快完善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构建新发展格局等中心任务,围绕“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改革、有利于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改革、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改革”,聚焦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对外开放,聚焦具有紧迫性的问题导向改革、具有引领性的目标导向改革、以人民获得感为目标的结果导向改革,进行有针对性的重点研究和宣传。(供稿: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地方改革创新研究院)

 

 

中国改革2021年度特别案例名单

 

  省级特别案例:四川用改革思维和创新办法建设天府中央法务区

 

  市级特别案例:广东省深圳市“一号改革工程”大力优化营商环境

 

  县级特别案例: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工业生态“数字管理”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改革2021年度案例名单

(按行政区排序,不分先后)

 

  河北省唐山市:“十百千”创建行动打造乡村振兴样板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推进乌梁素海流域综合治理

 

  山西省忻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互联网+招标采购”全流程电子化改革

 

  江苏省南通市:大数据赋能打造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南通样本”

 

  浙江省衢州市:全域开展“县乡一体、条抓块统”改革推进基层治理先行示范

 

  浙江省丽水市:构建“浙丽保”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助推共同富裕

 

  安徽省合肥市:打造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合肥模式”

 

  安徽省淮南市:创新推进农业生产“大托管”维护粮食安全

 

  福建省福州市:“四突出”工业园区标准化建设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江西省新余市:社保卡“一卡通”承载大民生

 

  山东省济南市:“互联网+医保”大健康平台推动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

 

  山东省淄博市:深化问题导向系统推进改革的“有解思维”淄博探索

 

  河南省:推进人员编制“减县补乡”改革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探索建立“一楼二长”制度做强社区微治理

 

  湖南湘江新区:风险备案机制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湖南省衡阳市:全国首创企业赋“码”保护机制

 

  广东省珠海市: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广西防城港市:推进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建设

 

  重庆市:中新互联互通项目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化改革

 

  四川省政府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推进镇村便民“三化”建设 增强群众幸福感

 

 

中国改革2021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名单

(按行政区排序,不分先后)

 

  1.天津市河北区:创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

 

  2.河北省邢台市威县:县域高质量发展“威县样板”

 

  3.河北省保定市:“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助力乡村振兴

 

  4.河北省沧州市河间市:打造婚俗改革实验区的“河间品牌”

 

  5.河北省衡水市:强化系统集成推进综合配套改革的“衡水实践”

 

  6.山西省太原市: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国家试点

 

  7.山西省阳泉市:加强诉源治理打造矛盾纠纷多元化调解特色品牌

 

  8.内蒙古自治区:完善黄河流域水资源有偿使用机制

 

  9.内蒙古包头市:建设内蒙古自治区首个林草碳汇试验区

 

  10.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多伦县: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融合的绿色发展“多伦实践”

 

  11.辽宁省丹东市:人社局创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

 

  12.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全国“第一个”整县推进互换并地改革

 

  13.吉林省长春市:推进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

 

  14.吉林省白城市:着力打造国家级清洁能源生产基地

 

  15.黑龙江省:深化农垦体制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

 

  16.黑龙江省大庆市:“工业强市”新机制培育转型发展新动能

 

  17.黑龙江省黑河市:推进兴边富民试点市建设

 

  18.上海浦东新区:从“全流程”到“全周期”重大产业项目服务的浦东实践

 

  19.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完善消费促进机制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中心区

 

  20.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数据协同”新模式实现民生政务全程线上办

 

  21.江苏省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差别化管控改革助力环保和发展双赢

 

  22.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打造高水平开放创新合作试验平台

 

  23.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小积分撬动科技体制改革大能量

 

  24.江苏省淮安市:财政奖补集成服务改革全国推广

 

  25.江苏省宿迁市:探索构建“一统八分N支”现代警务体系

 

  26.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医检结果互认共享创造医改“富阳经验”

 

  27.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打造工业社区治理“共同体”新模式

 

  28.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创新探索“三位一体”农村综合合作改革

 

  29.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探索完善“契约化”共建共治体系基层治理现代化新路径

 

  30.浙江省湖州市:推进工业碳效智治改革

 

  31.浙江省台州市:“房省心”构建城镇住房质量监督全周期管理体系

 

  32.安徽省蚌埠市:探索“一组一会、五治融合”社会治理新模式

 

  33.安徽省淮北市: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推动全面绿色转型

 

  34.安徽省宿州市萧县:打造沪皖合作战略平台促进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35.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深化“1+9+N”宅基地改革制度体系驱动乡村振兴

 

  36.安徽省亳州市:“税信通”联合激励机制激发市场活力

 

  37.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三链融合”创新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新模式

 

  38.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四个一”机制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39.福建省三明市:打造“三位一体”医防协同融合服务新模式

 

  40.福建省南平市:创新推进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建设

 

  41.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打造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千烟洲模式”

 

  42.江西省赣州市:“防贫保”长效机制助力乡村振兴

 

  43.江西省鹰潭市: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制度创新

 

  44.山东省淄博市:党建引领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45.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推进高端化工全产业链集成改革

 

  46.山东省东营市:探索推动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

 

  47.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构建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

 

  48.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打造新时代共同富裕“诸城样本”

 

  49.山东省泰安市: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泰山样板”

 

  50.山东省滨州市:建设产教融合型实业创新型“双型”城市

 

  51.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探索完善县乡村一体化公益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52.河南省鹤壁市:整建制创建“两个健康”示范市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53.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系统化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南乐探索”

 

  54.河南省商丘市:“一封信”工作法创新基层党组织建设

 

  55.郑州煤矿机械集团:改革创新促进转型升级的国企改革“郑煤机模式”

 

  56.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古田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让城市锈带变城市绿带

 

  57.湖北省十堰市:全面推进河湖长制提档升级

 

  58.湖北省黄冈市:推进市场准入“一业一照、一事联办”改革

 

  59.湖北省恩施自治州:政务服务改革“恩施实践”

 

  60.湖南省:“两个到户”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

 

  61.湖南省长沙市:全面推行紧密型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改革

 

  62.湖南省湘潭市:推进园区行政体制机制“三项改革”

 

  63.湖南省郴州市:打通“最先一公里”实现“交地即开工”

 

  64.湖南省湘西州花垣县:“党建引领、互助五兴”农村基层治理新模式

 

  65.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提升“永庆坊试点”

 

  66.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数字人民币改革试点

 

  67.广东省汕头市:深化乡镇街道体制改革

 

  68.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国家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

 

  69.广西桂林市:健全农房管控统筹推进机制

 

  70.广西钦州市:推进跨境金融创新改革试点

 

  71.重庆市渝北区、四川省邻水县:深化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推动川渝高竹新区高质量发展

 

  72.重庆市黔江区:创新“乡村振兴+全域旅游”融合发展

 

  73.四川省:开展县域集成改革试点促进双城经济圈建设

 

  74.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政务服务集成创新“三通三最”

 

  75.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民生改革“十心行动”促进共同富裕

 

  76.四川省内江市:扎实推进共建共享退役军人“服务超市”试点

 

  77.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探索“田长制”保护耕地

 

  78.贵州省黔东南州:智慧办税助推高质量发展

 

  79.云南省昆明市:构建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体系

 

  80.云南省迪庆州:探索创建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改革“云南模式”

 

  81.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82.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提级聘任”监督制度创新推进基层全面从严治党

 

  83.陕西省宝鸡市:运用绿色低碳理念改革建设保障性住房

 

  84.陕西省咸阳市:“3+人才共享”模式破解欠发达地区人才难题

 

  85.陕西省铜川市:建立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长效机制

 

  86.甘肃省:转换制度体系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87.甘肃省天水市:“产业链链长制”推动工业强市战略实施

 

  88.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码上监督”农村小微权力监督体制改革

 

  89.宁夏银川市灵武市:深化国有农场体制改革

 

  90.新疆阿勒泰地区:探索实践冰雪经济创新发展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