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蔡昉:新型城镇化与新发展格局

发稿时间:2022-04-15 10:56:15
来源:清华城镇化智库作者:蔡昉

  今天我将针对大家关心的中国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问题谈“新型城镇化和新发展格局”。

  近期大家都在讨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即“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我认为双循环格局是内需与外需、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需求侧政策彼此统一和相互促进的格局,这就要求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推动一系列制度建设和政策调整,新型城镇化正是重要着力点之一。其中,我们需要平衡内需和外需,注重需求侧的可持续。由于国际循环发生了一些新变化,并且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要“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而形成这个主体的目的是为了带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在注重供给侧高质量发展和结构性改革的同时,对之前不太关注的需求侧问题给予更多关注,让两者相得益彰、相互促进,以实现“十四五”目标,顺利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我们讲需求就要先从需求侧的“三套车”开始。“三套车”的正确含义不是有人认为的三驾马车,而是一驾马车,需要一匹马驾辕、两匹马拉套,共同组成一驾三套车。需求侧的“三套车”,即出口作为外需、资本形成作为投资内需、最终消费作为另一个内需因素,这三者在过去很长时间有此消彼长的关系,其中消费需求相对稳定。外需拉动经济增长一度比较重要,但易受国际环境的影响;当遇到外部冲击时,外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就会下降,投资需求通常就会取而代之,以驱动中国经济增长。近年来,我们更加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消费需求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这一趋势性变化是经济发展阶段变化的必然结果,是协调性和平衡性提高的表现,这种新情况有挑战更是机遇。

  如下图所示,蓝色部分即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份额显著提高,但其拉动GDP百分点呈下降趋势,两个现象并不矛盾。在消费贡献率(百分比)提高的同时,其拉动GDP的百分点下降,是因为经济增长本身在减速,从2012年之前的两位数到这些年的一位数,且逐年下行。由此可知消费需求是三套车中最大潜力所在,因为我国存在超大规模市场。

  接下来我们做一个国际比较。消费率这个指标是最终消费需求占GDP的比重,从世界银行提供的数据来看,中国的消费率有两个特点:一是消费率低于世界上其他主要经济体,进行比较的包括我们所处的分组行列的中等偏上收入国家、收入水平低于我国的中等偏下收入国家,以及美国和欧盟这些主要发达经济体,这些经济体的消费率比我们都要高很多。

  二是消费率一度呈现多年的下降趋势,现在有所回升,但仍然很低。造成消费率下行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在那些年,居民收入的增长没有和国民经济增长保持同步,虽然这个现象已经得到改善,但是,迄今为止,我国最终消费总规模世界占比,与我国人口占比和经济总量占比还不相称,就是说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和潜力。

  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18.2%,GDP按照官方汇率计算已占世界的16.3%,但最终消费只占世界的12.1%。如我们的GDP比重和消费比重能达到一致,就还有4个百分点的潜力可以挖掘,产生的消费总规模相当于英国的全国数量,将对中国经济有非常显著的拉动作用。最终消费中30%是政府消费,70%是居民消费。居民消费部分更有潜力。中国目前城镇化率60.6%,就是说还有40%的人生活在农村,但他们在居民消费中只占22%。农村居民消费将是未来拉动中国经济最大的潜力。

  挖掘潜力的最大挑战是让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把居民收入增长率和GDP的增长率进行比较,整体趋势是同步的,不同时期不尽相同。20世纪80年代中到90年代末,GDP的增长超前于居民收入增长,劳动收入占比很低,意味着这个时期我们注重了做大蛋糕,但是蛋糕没有完全、合理地分配好。党的十八大以来,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明显超过了GDP增长,其中农村居民收入比城市居民收入增长还要快一些,这确保了我们每年能有1300多万农村人口脱贫,预计今年将实现全部农村人口脱贫。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包括“两个翻番”。一是GDP总量在2010年基础上到2020年翻一番,由于疫情影响,恐怕还需要一年或者半年的时间才能完成。今年全国两会也没有为今年定出具体的GDP增长目标。二是城乡居民收入在2010年基础上翻一番。今年经济在第一季度受疫情冲击是“-6.8%”的负增长,但第二季度转入正增长,按此趋势,世界银行预测中国可能是全球唯一正增长经济体,其预测增长率为1%,后来又提高到1.9%。从现在的实际情况预测,也很有可能是高于2%。如果是2%或不低于2%的GDP增长率,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能够与GDP保持同步增长,即达到1.9%的增长率,就可以实现这个翻番目标。

  中国居民收入增长要保持与GDP增长同步,很重要的一个途径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在过去40多年,中国实现了全世界史无前例的快速城镇化。尽管赶超的速度非常快,但是,一方面肯定还没有赶上发达国家。高收入国家平均城镇化率是84%,我们只有60.6%。另一方面也还没有赶上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我们在中等偏上收入国家中人均GDP属于平均水平之上,2019年我们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这个收入组的平均水平是9000美元,但是,我国的城镇化率却比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低6个百分点。预计在“十四五”时期,我们可以跨越高收入国家的门槛,即12000美元,因此,这个城镇化差距我们要迅速弥补。

  除了这个潜力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城镇化潜力是中国特有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之间的差距。统计局定义一个人在一个地方居住6个月及以上就属于这个地方的常住人口,那么在城镇地区居住6个月及以上的人口就是城镇常住人口,也就被统计到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指标中。统计局还有一个定义叫“外出农民工”,即离开本乡镇6个月及以上的农村劳动力。农民工离开本乡镇后大部分都进城了。可见,农民工属于“被城镇化”的人口群体。从图中可见,两个城镇化指标之间有16个百分点的差异。

  然而,进城农民工并没有拿到城市户口,没能享受到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同时他们的收入偏低且不稳定,就业也不稳定,这相应地抑制了他们的消费,由于有后顾之忧,农民工群体的消费水平被大打折扣。有研究表明,如果把农民工转化为城镇户籍居民,即使工资没有提高并且其他条件不变,仍能把消费水平提升27%。因此,填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滞后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这16个百分点缺口,是中国目前特有的巨大消费潜力。这里说的“其他条件不变”,是经济学的分析逻辑,不做这种假设就没法做出准确的计量。拉丁语中甚至有只有一个专用语ceteris paribus。有人把这种说法理解为我不主张提高农民工的工资。其实,获得城市户口之后,这些劳动者的就业更稳定,能够接受更多的技能培训,工资提高速度也更快,社会流动性也增强,可以明显有助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这项改革对国家和个人都是有明显收益的。

  当我们讲中国的城镇化,我们讲的是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新在什么地方呢?新在以人为核心,当前就是以农民工市民化为核心的城镇化。同时,这也是实现“双循环”、形成新发展格局的主要途径。

  前面我们讲提高收入,这就意味着做大蛋糕,但是,如果这个蛋糕分得不好,也不能充分转化成居民的消费。假设有两组人,一组穷人和一组富人,富人的特点是可以随心所欲地消费,但是其拥有的收入不可能全部消费完,因为他已经没有那么多的需求了。反过来对穷人而言,他们对很多消费内容仍有渴求,但他们的收入并不能保证消费的实现。两种情况合起来,就会造成过度储蓄。因此提高消费率以及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另一个途径就是改善收入分配状况。

  目前仍然存在着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根据国家统计局对城乡居民收入五等分的数据,可以看到这个差距。我们将城镇最高20%收入组与最低20%进行比较,目前有接近6倍的差距。农村居民中收入最高20%和最低20%相比,目前是8.5倍,虽然低于历史最高的9.5倍,但总体看仍然呈提高趋势。把城市最高20%和农村最低20%相比则是22倍,差距非常大。设想一下,如果把这个差距消除掉或大幅减小,消费率可以明显提高多少。问题在于,农村居民系统性、趋势性地缺少增收的渠道,没有可持续增加收入渠道,因而很难显著缩小与城市的收入差距。

  目前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主要来自于工资性收入即外出打工的收入。如果这个务工机会不是稳定的、终身的,劳动者本身不是充分顺畅流动的,在劳动力市场和基本公共服务上未能享受均等待遇,都会影响农民家庭收入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实际上,新冠疫情就暴露出来这种不完全城镇化的一大弊端。劳动者居住地与工作地、户籍所在与常住地的不一致,加大了不必要的季节性人员流动。而在遭遇突发事件后,大规模的返乡和返城都更为困难,造成生活和工作异常,延误复工复产。加上许多基本公共服务与户籍挂钩,妨碍获得机会的均等化,也让劳动者无法后顾无忧地消费。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2020年第二季度农村居民收入情况与往年同期相比,就完全不一样,往年在第二季度,农村居民收入同比增长一般是6%-7%,今年则是-4.7%。尽管随后会逐渐得到恢复改善,但是,这一年农民收入无疑遭受到很大的损失。这告诉我们,户籍制度这个旧体制的堡垒,是会在关键时刻给经济社会运行带来重大制约的。

  同时,农业劳动力不能充分转移也会阻碍农业生产方式现代化的顺利推进。我们总是在讲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现实是,中国的农户规模只相当于美国的0.4%,与同为小农户的印度和日本相比,我们也仅相当于它们一半的水平。只有让农业劳动力比较彻底地转移出去,才能真正扩大土地经营规模,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才有农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越是完全彻底的城镇化,即以农民工落户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越有利于实现规模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实现产业兴旺的目标,同时避免出现农业衰落和农村凋敝的现象。否则的话,“四化同步”就不太可能实现。

  因此,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农民工的市民化。为了解决城镇化不彻底和户籍制度改革推动不力的问题,中央提出“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的要求,地方政府采取的办法是就地变更户籍身份。当你把“县”变成“市”、把“乡”变成“镇”变成“区”、把“村委会”变成“居委会”,人的户籍身份就变了。图中显示这个因素对城镇化的贡献率高达53%。但是,其他情况都没有变,而只是变了一个统计口径而已。真正的新型城镇化落脚点应该着眼于进入到城市的农民工,“就地变更户籍身份”既解决不了农民工落户问题,且潜力已逐渐用尽,应该把户籍制度改革作为新型城镇化的主要推手,尽快消除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之间的巨大缺口。

  现在,从中央到地方到学者,对于户籍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达成了高度的共识。提高非农劳动参与率、促进资源重新配置、扩大居民消费,从而提高潜在增长率,是户籍制度改革的显著社会收益。我们的研究显示,户籍制度改革可以带来真金白银的改革红利,即通过促进劳动力的流动和资源更有效率配置,达到提高潜在增长率的目的。

  但户籍制度的改革阻点在于改革成本与改革收益的不对称。地方政府支付主要的改革成本,却不能获得全部改革收益,因而产生改革激励的不相容。经济学有个词叫“外部性”,即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不一致,私人收益和社会收益不一致,这里就表现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改革激励不相容。打破困局的关键是做出明确的成本分担和收益分享的安排。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需要更合理地分担改革成本,更合理地分享改革收益。总的来说就是,中央政府要更多地为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埋单。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