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改革暨市域社会治理丽水实践 研讨会隆重召开

发稿时间:2020-09-21 14:06:37
来源:中国改革网

  《改革内参》记者贾存斗 李鑫 赵琳 徐照林浙江丽水报道 为了深入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总结丽水市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改革与市域社会治理的创新实践经验,推动地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2020年9月18日,由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指导,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中共丽水市委、丽水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共丽水市委改革办、中共丽水市委政法委承办的“新时代地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改革暨市域社会治理丽水实践研讨会”在浙江省丽水市隆重召开。

  研讨会分为上午主题研讨会与下午专题研讨会,分别由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国家发改委区域开放司原司长赵艾,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社长、地方改革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潘治宏主持。

  上午会议由开幕式与主题演讲两个环节组成。在开幕式环节,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社长、地方改革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潘治宏,中共丽水市委书记胡海峰分别代表主办单位致辞。国家发改委体改司二级巡视员董文;中共浙江省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朱晨;著名经济学家、原国家体改委副主任高尚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十二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彭森等领导现场或以视频形式参会、致辞或讲话。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社长、地方改革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潘治宏 致辞

  潘治宏代表主办单位致辞时指出,面对疫情防控常态化和国际政治经济变局,党中央在六稳六保的基础上果断提出了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新形势和新目标对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在认识和实践上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改革推进和实践上,一是要解放思想,提高站位,坚持党的领导,以人民为中心,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绘好改革蓝图;二是要实事求是,顺势而为,不走过场,避免形式主义;三是强调责任意识,积极作为,直面问题,不回避问题,将问题倒逼的被动性转变为问题导向的主动性,实现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价值导向的结合。

  潘治宏指出,丽水市近年来的改革实践是这方面的典型。作为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念重要萌发地和实践地,丽水市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国家公园建设、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等改革试点走在浙江全省乃至全国前列。丽水市部门间“最多跑一次”改革适应新时代政府转型和党政机构改革要求,在破除部门间协作障碍、重塑部门关系、拓展服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一场深刻的行政领域体制改革。


中共丽水市委书记  胡海峰

  胡海峰代表主办单位致辞时指出,当前,丽水正处于“打造全面展示浙江高水平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绿色发展两方面成果和经验的重要窗口”新的工作起点,高水平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其中的关键内容。为此,聚焦制度建设,以“制度设计更趋完备、制度运行更加有效”为目标,推动制度设计和制度运行良性互动、有机互促,进而使制度建设成果全面转化为市域治理效果,走出了一条既具有时代特征、又富有丽水特色的市域社会治理创新路径。衷心希望此次研讨会大家能在激荡思维中升华新理念,探索推出更多改革创新思路,为丽水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引;在观点碰撞中激发新的闪亮火花,以思想的成果、智慧的结晶,帮助丽水在更高水平上深化认识,增进理解,推动全市市域社会治理领域的“丽水之干”向纵深推进,为开辟“中国之治”新境界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国家发改委体改司二级巡视员  董文  视频致辞

  国家发改委体改司二级巡视员董文代表国家发改委体改司对会议召开表示祝贺。董文在视频致辞中指出,丽水的改革探索很好体现了两个结合:一是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的有机结合。丽水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出发,针对政府内部长期存在的管理职责不清晰、协作效率不高、办事扯皮等问题,掀起了一场刀刃向内的政府自身革命,将“最多跑一次”改革蕴含的先进理念方法向政府部门间办事领域延伸,解决了机关内部办事多次跑、多头跑、环节多、时间长、签字烦琐等等难点和堵点问题,既大力提升了政府行政效率,极大优化了营商环境,也为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提供方便,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二是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的有机结合。党中央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和社会治理工作,出台了不少文件,持续加强顶层设计,为基层实践活动提供了指导思想和实践方向。丽水市认真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大胆探索,锐意创新,持续实践,为完善顶层设计提供了实践基础和源头活水,为浙江省乃至全国提供了很好的示范。


中共浙江省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 朱晨 

  中共浙江省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朱晨在致辞中指出,这次研讨会为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和“最多跑一次”改革搭建了交流平台,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在今后的改革中,一是要进一步提高站位,拉高标杆,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二是进一步固化经验集成创新,总结丽水市基层社会治理的成功经验,及时将其上升为长效机制,进一步提升市域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和专业化的水平,争当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排头兵;三是进一步凝聚共识形成合力,以县级矛调中心建设为抓手,按照整体自治的要求,加快推进社会治理领域“最多跑一地”改革,构建完善一中心四平台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著名经济学家、原国家体改委副主任  高尚全 

  91岁高龄的著名经济学家、原国家体改委副主任高尚全对丽水市近年来改革发展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高尚全在视频致辞中指出,最近应中央有关单位邀请交流,他将丽水市部门间“最多跑一次”改革作为基层改革探索成功案例向中央有关部门同志做了宣讲。

  高尚全指出,“最多跑一次”改革已经从深化“放管服”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转变为开启高水平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标志。改革往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最多跑一次”改革最终成为问题导向和价值导向合二为一的系统性改革。浙江省为了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试点,清理了与“最多跑一次”改革不相适应的法律制度22部,行政法规33部。丽水市为了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在各个审批环节统计梳理了上千个审批项目,进行统一归纳和梳理,应用了大数据处理。这些做法实际上是一步一步的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正是开启高水平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十二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  彭森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十二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彭森作了主旨演讲。彭森指出,十九届四中全会作出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重要决定的同时,对加强市域治理体系现代化问题也作出重要部署。改革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相伴相生的,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改革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就是打破束缚生产力这样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建立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新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任务,也是伟大的改革工程,伟大的改革实践。

  彭森指出,丽水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改革体现了改革的四个关系。一是改革的问题导向和价值导向的关系,强调为人民服务,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丽水市机关内部只跑一次,不仅提高了行政效率,更通过构建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新机制,切实解决群众的难题,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加牢固。二是顶层设计和基层实践探索的关系。“最多跑一次”改革触动全局,背后是大量的探索和创新实践,涉及到政府治理。而基层治理最根本最核心的一些问题,涉及到彻底冲破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破除旧的部门利益羁绊和藩篱,重塑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部门的治理模式,重塑政府各个部门的设置结构和相互关系,重塑政府各部门的工作机制。三是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正确界定政府的权力和边界。丽水市45个政府部门、2981项办理事项通过“最多跑一次”改革,对这些部门职能进行重组、整合、精简,在根本上转变政府职能,落实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重大的创新。四是正确处理治理与法治、治理与共治的关系。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坚持依法行政、依法执政,必须以保护产权、维护契约、统一市场、平等交换、公平竞争、有效监管为基本导向,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制度。对此,彭森着重指出,第一,要真正做到政府的事情有法可依,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的立改废释工作;第二,政府部门要坚持依法用权,要健全执法、司法部门对市场经济运行的保障机制,最大限度减少不必要的行政执法事项,规范行政执法的行为;第三,各级政府要进一步的依法履职,全面建立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形成的政府权责清单制度,进一步的健全和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制度,加强对政府内部权力的制约,真正把权力关在透明、规范、可控的笼子里,防止权力的滥用。

  在上午主题演讲环节,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市域社会治理研究院院长、中央政法委研究室原副主任黄文艺,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理事长、国家发改委原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司长孔泾源,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汪玉凯,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乡村公共服务研究创新团队首席研究员党国英围绕会议主题发表演讲。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市域社会治理研究院院长、中央政法委研究室原副主任  黄文艺

  在题为《新时代我国基层社会治理改革的方向与主要任务》的演讲中,黄文艺指出,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改革方向和任务概括为七个坚持和创新完善:一是坚持发挥党的领导优势,创新完善党组织领导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二是坚持社会事务社会办,创新完善基层社会的自治体系;三是坚持民事法律手段优先,创新完善基层社会法治治理体系;四是坚持以德政德育德化为本,创新完善基层社会德治体系;五是坚持把非诉讼纠纷化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创新完善了基层矛盾纠纷化解体系;六是坚持社会治理智能化,创新完善基层社会智慧治理体系;七是坚持加强队伍建设,创新完善基层社会治理队伍的管理制度。


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理事长、国家发改委原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司长  孔泾源

  孔泾源在题为《丽水实践对基层治理的启示意义》的演讲中指出,通过“最多跑一次”改革乃至市域社会治理,就是要最大限度的减少社会交易成本,最大限度适应各个市场主体和经济发展的规律。政府部门内部“最多跑一次”改革和市域治理现代化丽水实践,提供了我们在社会治理方面一些有通行意义、通用意义,有推广价值的经验和做法。比如,坚持技术工具创新,应用流程创新,规范标准创新,实现内在统一的现代治理模式。比如,部门联办一件事,全流程梳理事项,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助推审批事项数字化管理,集成共享数据,部门信息互通,科学考核监督,强调改革过程留痕化,达到线上信息和线下治理相结合。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汪玉凯

  在题为《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改革对深化放管服改革的理论与实践贡献》的演讲中,汪玉凯指出,丽水市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改革是一场刀刃向内的深刻变革:一是抓住了放管服改革的主要矛盾;二是这项改革为实施互联网+政务服务和大数据战略,扫清了政府内部的体制机制障碍;三是通过“最多跑一次”改革,改变了传统政府管理的整体运作格局,为建设人民满意高效、廉洁、有为的服务型政府奠定了基础。

  汪玉凯指出,中国数字化转型最主要的障碍仍然在机关内部,主要冲突在于三难:一是互联互通难;二是数据共享难;三是业务协同难。这三难直接影响了另外三跨的办理:一是跨部门办理;二是跨层级办理;三是跨区域办理。因此,要在数据治理上下大功夫。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乡村公共服务研究创新团队首席研究员   党国英

  党国英针对《我国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面临的挑战与路径选择》发表了演讲。他指出,我国在乡村治理现代化中仍面临四大问题:一,城乡区划制度存在缺陷;二,城乡社会治理二元结构尚未打破,要素市场未统一;三,政经分开在于行政村和村小组层次上基本未打破;四,公共服务的“可及性”与“可拥有”关系没有处理好,甚至没有弄清楚。

  党国英指出,调研发现,一些地方的乡村排污系统虽然建立了,但实际未发挥应有作用。在这方面,可以学习借鉴荷兰。尽管荷兰的道路很差,基础设施也并不完善,但荷兰平均一个城市的半径不超过10公里,乡村基本都可以享受到城市的服务设施,所以荷兰人说他们的城市化率是100%。从荷兰的经验可得出,乡村治理过程中,公共服务要讲可及性,而非可拥有。

  开幕式上,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社长潘治宏与中共丽水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杜兴林代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与丽水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同时丽水市公布了丽水市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咨询专家名单,并颁发了聘书。

  下午的专题会议由“丽水市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改革课题成果发布”与“地方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探索经验交流”两个环节组成。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调研部主任、地方改革创新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贾存斗,中共河南省委党校副教授刘祺分别汇报了“丽水市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改革研究”课题研究情况与课题成果内容。中共丽水市委副书记李锋,上海市浦东新区区委办改革协调处副处长梁燕,山东省滨州市委副秘书长、市委市政府政研室主任、市委改革办副主任李殿祥,江西省井冈山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尹忠善,浙江省绍兴市委改革办副主任戴大新,浙江省龙泉市溪头村党支部书记曾志华针对“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了经验交流。

  各地500多个市县改革部门组织一线改革工作人员通过视频接入参加了会议。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