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培育生态资源优势 发展乡村生态经济

发稿时间:2020-07-08 13:53:08
来源:中国环境报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在乡村振兴中,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重点,促进产业兴旺,推动农业升级、促进农村进步、实现农民富裕,意义重大。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产业是发展的根基,只有产业兴旺了,才能使农民收入稳定增长,但绝不能鼓了钱袋子毁了生态,否则人们依然过不上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好日子。因此,大力推动乡村产业生态化和乡村生态产业化就成为题中之义和必然选择。

  大力推动乡村产业生态化,就是让乡村产业更绿,让绿色的乡村产业更多。这需要严格乡村产业环境准入,强化乡村产业准入管理和底线约束,必须以资源安全、环境安全和生态安全为前提,不符合要求的产业无论税收多高都不能发展。因地制宜制定禁止和限制发展产业目录,建立乡村产业环境准入负面清单,如对种养业、加工业以及农村服务业提出明确发展要求,而不能忽略环境承载力,把赖以生存的青山绿水吃成穷山恶水。应着眼长远,守住绿水青山谋发展,通过建立绿色发展分类综合评价制度,制定差异化激励和约束政策措施,推动乡村产业走上绿色发展之路。

  一方面,要加快现有乡村企业绿色改造升级步伐,原先为节省成本没建或建的已不适应当前发展的污染治理设施,现在要完善起来。许多地方的农产品加工园区也是如此,要通过循环化改造推进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另一方面,要培育扶持注重绿色发展的标杆企业,积极发挥绿色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以点带面,引领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同时,还需要以“绿色生态”为主方向,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多年来,我国资源条件已经绷得很紧,东北黑土地质量下降、部分地区耕地重金属超标、地下水超采等问题突出,并且人们如今不仅要求吃饱吃好,而且还要求吃得安全营养健康,但优质化、多样化和专用化的农产品发展滞后,加快形成“产地生态、产品绿色、产业融合、产出高效”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势在必行。

  但是,没有适合发展的产业怎么办?产业兴旺的另一个着力点,就是有序推进乡村生态产业化,让优良的农村生态环境变成聚宝盆、长出金元宝,实质上就是把生态条件当成资源开发,把生态建设做成生态产业,通过“种风景、卖风景、富农民”,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如,引导环境优美的乡村规范发展生态旅游,推动如火如荼的农家乐、乡村游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生态旅游转变,让越来越多的村民收获生态旅游红利,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助推乡村振兴。

  此外,还可以大力挖掘生态涵养、休闲观光、文化体验、健康养老等生态功能,利用“生态+”等模式,推进生态资源与旅游、文化、康养等产业融合,促进当地群众走上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之路。依托乡村独特生态资源、农业、人文优势,探索乡村“两山”转化路径模式,建设一批乡村生态经济发展的示范样板。现在,这样的例子越来越多地涌现,如,浙江省丽水市充分发挥生态优势,严守生态保护红线,通过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打造出一个“生态美、经济绿、百姓富”的美丽乡村新样板。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只有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振兴的重要作用,才能打赢打好精准脱贫和污染防治攻坚战,助力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