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特赦彰显中国法治新气象

发稿时间:2019-07-03 14:32:52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周力

  近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发布特赦令,根据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的决定,对部分服刑罪犯予以特赦。此次特赦正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是党的十九大以后的首次特赦,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举措,彰显了中国法治新气象。

  彰显出中国法治的文明与开放。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从世界范围内看,一些重要的国际人权文书如《世界人权宣言》等都规定了特赦的内容,许多国家也有赦免的成功实践。我国在宪法、刑法、刑事诉讼法等国家法律中明确规定了特赦制度。实践证明,在合适的时间节点,立足本国实际,依照法定程序,实施特赦会对法治建设起到重要推动作用。此次特赦,在对2019年1月1日前人民法院作出的生效判决正在服刑的九类罪犯进行特赦的同时,还提出对有贪腐、失职、暴力犯罪、主犯累犯等情况的人不得特赦的明确的负面清单要求和严格的程序要求,有力推动了全面依法治国迈向更高水平。

  彰显出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党和国家作出的所有决策,都是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根本标准。习近平主席签署发布特赦令,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的特赦决定,准确把握特赦基本原则和范围,坚持审慎、公平、公正和依法办理,反映了人民的心声,体现了群众的意愿,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的检验。

  彰显出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的充分结合。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法律有效实施有赖于道德支持,道德践行也离不开法律约束。法治和德治不可分离、不可偏废,国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协同发力。此次特赦,充分考虑了我国法治进程的现实状况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实际期待,承续了中华文明慎刑恤囚、明刑弼教的文化传统。

  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这一制度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个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也在不断完善。此次特赦,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在不断完善和发展中的重要一步。

  改革开放40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离不开法治,改革开放越深入越要强调法治。这次特赦,既考虑现实,又依法行事,既宽严相济,又感召激励,既回溯传统,又面向未来,有利于展现中国人权司法保障水平,有利于弘扬全面依法治国理念,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有利于中国树立开放、民主、法治、文明的国际形象。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