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短板在哪里?

发稿时间:2019-04-08 16:14:08
来源:爱思想作者:徐景安

  2010年11月12日应邀参加深圳盐田区“十二五”规划咨询会,有两个议题:一是对“十二五”规划文本有何评价和看法?二是您认为盐田目前的短板是什么,对盐田未来发展有何建议和期望?

  我看了盐田区“十二五”规划文本,应该说非常符合目前各级政府制定规划的习惯做法。依据这一参照系,我提不出什么意见。但是考虑到我国经济社会存在的实际情况,政府的功能定位、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应有重大改变,从这个角度出发,盐田区“十二五”规划的制定应有所创新。

  什么是长板,什么是短板?

  议题中有一句话,您认为盐田目前的短板是什么?这是一个关键的问题。制定“十二五”规划,首先就要回顾、反省、检讨“十一五”规划哪些做到了、哪些没有做到,短板是什么,问题在哪里?但从中央到地方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共同做法是不做这个分析的。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扩大内需战略,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改革攻坚步伐等一系列措施。应该说这在“十一五”规划中都提出过,但大都没有落实,有的甚至更趋恶化。你们的规划也同样存在这个问题,专门写了一节“盐田区 ‘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就是没有分析不足与问题,短板在哪里?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什么是长板,什么是短板?我国投资率世界最高是长板:消费率世界最低是短板。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世界最高是长板,财政用于民生的支出世界最低是短板。结果是GDP快速增长,“十一五” 预计增长10%,大大超过规划要求年均增长7.5%的目标。比GDP增长更快的是财政收入,比财政收入增长更快的是行政开支增长与建设投资增长。居民收入、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就成了短板。与此相应,群体事件数2009年23万起比1995年增加了38倍,即每1.9分钟一起,官民矛盾空前加剧。毫不夸张地说各级政府如今坐在火山口上,如果某一事件引起全国呼应,严重政治危机就将到来。民众不满就是当今中国最短的短板,这块短板将决定中国改革开放的命运,有可能使30年改革开放的成就一夜之间付之东流。对这块短板,政府不是不知道,到我们市委大院一看,气氛非常紧张,武警、公安、便衣进驻,进去设三道岗。我八十年代在里面办过公,还是体改委主任,找我一推门就进来,有时还有推销的。如今官民矛盾搞得如此紧张,难道还不值得反省吗?

  现在看盐田区的情况,“十一五”期间经济年均增长12.8%,国税地税年均增长21%,一般预算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2.2%,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1%。 “十二五”规划写了 “民生福利幸福更达新水平”称: “十一五累计民生社会事业投入资金达50多亿元,确保民生实事100%完成”。能全面完成民生实事应该肯定,但民生社会事业投入资金50多亿元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377亿元相比,后者是前者的7.5倍。我们的政府应该明白,世界上没有一个政府不作民生投入。我国的问题是与世界各国比,民生投入比重最低;与行政开支、经济投入的增长比,民生投入增长最低。对于这种状况,我们的政府至今没有深刻的检讨。面对民众的不满,一是大幅增加维稳的费用,强调“稳定压倒一切”:二是发展中的问题用发展来解决,还是坚持“发展第一”。结果是,经济建设投资极易膨胀,要控制也控制不住,而民生投入极其吝啬,怎么也赶不上建设投资的增长。理由是不发展,怎么解决民生?然而,年复一年,发展成果的分配不向民生倾斜。

  依然重经济、轻民生

  纵观盐田区“十二五”规划,没有改变重经济、轻民生的倾向。规划要求“十二五”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为了保增长,“有效提升产业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争取产业重大项目投资规模达到100亿上”,“按照‘在建一批,谋划一批,储备一批’的原则,加快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规划还列示了盐田区“十二五”产业发展重大项目22项、盐田区“十二五”城区功能提升重大项目7项、盐田区“十二五”交通工程建设重大项目20项、盐田区“十二五”城市更新重大项目16项、盐田区“十二五”公共设施完善重大项目17项、盐田区“十二五”生态低碳建设重大项目16项、盐田区“十二五”重大储备类项目22项。但是,重大项目建成对盐田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什么,尤其对涉及民生的就业、收入与公共服务会有哪些改善没有评估。

  关于民生问题,规划讲了不少,但很多值得商榷。比如,“十二五”期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1%,比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多了一个百分点,这当然是好事。然而,我国的根本问题是贫富差距太大,规划对盐田区的贫富问题没有作任何分析,更没有对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提出措施。对于人均增长,网民嘲讽说:“哥们,你与李嘉诚人均,人家几百亿,你有多少?”又比如规划承诺,“全体市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关键问题是这里讲的全体市民是指户籍人士还是常住居民?深圳的户籍居民200多万,常住居民1200多万,加上流动人口有1500万。深圳的财富是1500万居民创造的,但深圳政府在民生保障上只对户籍居民负责,这是不公平的。盐田区规划也是如此,“2015年在全市率先实行户籍居民12年免费教育”,那么非户籍居民怎么办呢?“多渠道保障其子女公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这句就是虚话了。规划专门写了“加大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到2015年,一般预算支出教育经费比重达到15%”。这个15%是多还是少,规划既没有与过去比,更没有与GDP比。《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规定2000年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重达到4%。可是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重一直在2-3%,并低于世界上低收入国家3.6%的水平。盐田区2010年一般预算财政收入14.26亿元,按“十一五”年均增长12.2%计,2015年达25.36亿元,按15%计是3.8亿,是2015年生产总值480亿的1%。很难想象,盐田区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重会如此之低!可能是全世界、全中国水平最低的了!产业重大项目投资安排100亿,而教育经费安排这么少,这是为什么?

  2007年陕北的吴起县从幼儿园到高中就实行全部免费教育。县委书记冯振东说:“在当地修1公里路大概需要投入5000万,而让全县的孩子免费寄宿就读,每年的财政开支也是5000万左右。要想提高全民素质,教育是根本。这样的投入值得。”2009年陕西神木县实行全民免费医疗,城镇与农村居民都看病不要钱。要知道,这两个县都是刚刚摆脱贫困县帽子,他们能做到,为什么深圳做不到,盐田做不到?许多政府一讲民生,就说没有钱。其实,行政开支省一点,建设项目少几个,许多民生问题都可解决。今天的中国各级政府不是没有钱,而是给自己加开支舍得,修路盖楼经济建设舍得,奥运世博亚运大运舍得,就是改善民生舍不得。

  总之,这个规划的根本指导思想还是以追求GDP增长为主要目标,以扩大投资规模为主要任务,以行政推动为主要手段,实施的结果是作为短板的民生问题、公共服务依然还是短,政府职能依然没有转。规划提出“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服务型政府”、“实现富民强区、和谐共享”等,这都是美丽的好话。对这些好话,民众已经听够了、听烦了。可是我们的各级政府还是在讲好话上下功夫,完全不顾民众的实际感受。

  以“幸福盐田”为纲

  改革之前,我国陷于政治第一的狂热之中。改革之后,则陷于发展第一的偏执之中。发展第一比政治第一好,但是发展第一掩盖了一个关键问题是为谁发展,这是涉及共产党的立党宗旨与社会主义建设本义的大问题,正是在这个根本问题上,今天我们的政府依然没有纠错的迹象,仍在发展第一的惯性作用下前行。

  深圳市“十二五”规划确定GDP翻番的目标,盐田作为区一级政府必须跟紧,要改变有难处,但不是不能作为,关键是盐田区有没有改革创新的胆识与勇气。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样,要改革总有办法,不想改革总有理由。

  我认为,中国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今天中国的基层百姓、一线员工生活很艰难。二、三十年前,收入一、二千,现在还是这样,可是物价不知翻了多少倍!面对日益增长的教育、医疗、住房费用,陷入无奈、郁闷、痛苦、不满的境地。作为一级政府能无动于衷吗?无论为民着想,还是维持稳定,应该进行新的改革与转折了。

  那么,怎么改、往哪转,得有一个目标。规划提出“打造创新盐田、效益盐田、低碳盐田、宜居盐田、文化盐田、幸福盐田”,这就太多了,目标太多就没有目标,重点太多就没有重点。今天中国的核心问题是要解决发展的目的问题,是为官发展,还是为民发展?发展第一、项目第一的背后隐藏着官员的巨大利益,其中既有现有体制下政绩考核的合法利益,更有支配资源带来的隐性收入、灰色收入、黑色收入。这是中国难以启动新转折、新改革的利益障碍。群体事件频发,就是利益的博弈与较量,应该说已构成了对现政权的威胁。统治集团中的明智者、共产党人中的远见者、革命理想的坚持者、社会责任的担当者是中国新转折、新改革的启动者,他们需要一面新旗帜、新口号、新目标来替代发展第一。这就是创建“幸福中国”,对盐田来说就是创建“幸福盐田”。以“幸福盐田”为纲,进行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的全面改革。

  “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就应该创新。

  第一、人本位代替物本位。现在的规划以GDP增长为主线,确定发展定位、投资规模、保障措施,剩下多少钱再来安排民生,这与改革前先确定工农业总产值,再确定主要产品产量,再安排重大项目投资,是一个套路,共同的特点是“见物不见人”。新规划应先分析辖区多少居民,其中户籍居民、常住人口、流动人口多少,他们的生活状况、健康状况、安全状况、环境状况如何,影响他们幸福感的主要存在哪些问题,未来人口增长多少,然后提出经济社会发展计划。这就是从人出发来安排发展。

  第二、以幸福指数,代替GDP。涉及民生的收入、就业、医疗、卫生、教育、住房、环保、治安、道德纳入指标体系。而要实现这些目标,就要制定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的全面规划。发展经济是其中的必要措施,根据盐田的实际情况建设成为“全球知名的港口物流枢纽、国际高端旅游度假胜地、世界前沿生物科技研发基地”。这是为民生而求发展,而不是现在的重发展而轻民生。

  第三、制定社会保障的长远规划。我国已制订了十一个五年计划,但都是生产性计划。以“幸福盐田”为目标,就应制定社会保障的五年规划,到2015年全体居民的收入、就业、医疗、卫生、教育、住房达到水平,财政、社会资金如何筹措,分配如何倾斜。这样的规划,才能起到鼓舞、激励民众的作用。

  第四、将民众的精神健康纳入规划。民众幸福不仅来自物质层面,更来自情感、精神层面。深圳每年自杀2000人,十年间精情障碍率增加了100倍,但一直没有引起政府的关注。对自杀既没有部门统计,也没有对自杀原因进行研究,更没有采取措施应对。这种状况必须改变,应把降低自杀率和精神障碍率纳入规划。我创办的“深圳市市民情感护理中心” 于2009年4月28日启动,开通了免费热线07855-88851085(意即“帮帮帮我一定帮我”),截止2010年11月 13日,共接来电6012个,接待来访 437人次,成功避免了20起自杀、他杀高危事件。如盐田有兴趣,可以设立深圳市市民情感护理中心盐田分中心。

  第五、积极引导社会与民众。建设“幸福盐田”,不仅需要政府行为的改善,也需要改善社会行为,开展建设幸福企业、幸福社区、幸福学校的活动。我已在6个企业、1个社区进行试点。还要引导民众建设幸福家庭、营造幸福人生,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真正落到实处。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