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全面深化改革 维护公平正义

发稿时间:2019-01-14 13:56:00
来源:光明日报

  1月3日,国新办举办2019年首场新闻发布会,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一到第十检察厅等改革后重新组建的内设机构正式亮相。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用三个关键词介绍此次改革的特点:形势使然、重塑性变革、时代特征鲜明。

  从党的十八大提出“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到党的十九大要求“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政法领域改革从法院检察院的集中改革扩展到政法系统全方位改革,从微观的体制机制改革上升到宏观的机构职能体系变革。

  建起试验田,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018年8月21日,律师董炤熠成了各大新闻媒体争相采访的对象,因为他所代理的质押式证券回购一案,成为上海金融法院立案受理的第一案。

  就在此前一天,全国首家金融法院——上海金融法院正式挂牌,被称为“法治金融改革的历史性时刻”。

  新型金融业态的出现、国际金融交易的涌入,带来发展的同时亦引发大量专业性、国际化、社会性、新颖性的金融纠纷。如何推动金融市场的改革发展与稳定,推动市场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认为,必须要靠全面推进金融市场法治化改革破解难题,用法律思维来深化改革,促进金融市场发展,维护金融市场稳定。

  律师李举东分析,随着金融创新的快速发展,金融立法滞后于金融市场发展。缺乏明确的立法和完善的审判体系,使得司法解释、司法审判在很大程度上承担了创制法律规则和审判标准的任务,所以设立金融法院符合时代发展需要。

  顺应时代发展的专业法院不断应运而生。除了上海金融法院,北京互联网法院、广州互联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先后挂牌成立。这些新的机构设立,进一步完善了法院组织体系和相关审判工作机制。

  党的十九大以来,司法体制改革树立一个个标杆,建起一块块试验田,为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承担起司法机关应有的使命担当。

  完善诉讼制度体系,提供更加优质的执法司法产品

  “我在这里做调解工作已经四五年了,现在除了律师在这里做调解,一些互联网公司也在平台上建立了人民调解委员会。”在杭州互联网法院义务做调解工作的律师吴旭华说。

  律师从事线上调解工作是健全多元化纠纷解决体系中的一环。“随着经济的发展,矛盾会越来越复杂,我们要提供更多的矛盾解决方式,让不需要走到诉讼的矛盾解决在前面的环节里,既节省当事人的时间、经济成本,也能够让法官专心处理‘疑难杂症’,节约社会资源。”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法院副院长陈辽敏这样解释多元化矛盾解决体系的意义。

  健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同时: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围绕推动庭审实质化,深化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出台意见。

  ——公安部将全流程记录拓展至接报案登记、办案区管辖、讯问录音录像、涉案财物管理等执法办案各环节,打造全面覆盖、有机衔接、闭环管理的执法全流程记录链条。

  ——司法部推动建设新型监狱体制,探索完善监狱和社区矫正相互衔接、统一协调的刑罚执行体制,持续推动戒毒工作规范化建设。

  一系列举措优化了司法资源配置,提高了司法质量效率,完善了诉讼制度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执法司法产品。

  深入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更优质、更高效、更贴心的服务

  “有的行政机关将自己的审查义务不当转嫁给群众和企业,有的行政机关违法增加证明事项和证明材料,提高证明要求,奇葩证明、循环证明、重复证明等问题还相当程度存在。不少地方缺乏具体明确的权力清单和程序规定,造成证件数量多、办证材料重复。”2018年6月29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司法部部长傅政华列举了部分群众和企业反映强烈的“烦民”证明问题。

  曾经,“证明我妈是我妈”让人哭笑不得,“来回跑路”让企业苦不堪言。为有效解决烦扰群众的此类问题,各级政法机关认真履行公共服务职能,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起,深入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更高效、更贴心的服务。

  司法部牵头成立证明事项清理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国务院各部门参加的工作联络机制,力除各类烦民证明事项,服务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开通“群众批评——证明事项清理投诉监督”平台,广泛听取意见,接受群众监督。此外,司法部还制定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的20条意见,着力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

  公安部明确派出所出具证明“五个一律”,一律实行首接负责制、一律实行限时办结、一律不再要求群众提供能够内部核查的证明材料、超出职责范围的一律出具书面告知书、一律严格落实责任追究。持续出台改进移民和出入境服务管理22项新举措等出入境便利措施,让内地居民异地申请换(补)发出入境证件等成为可能。

  法院检察院加快诉讼服务中心和12309检察服务中心建设,推进跨域立案、网上立案诉讼服务改革,最高人民法院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司法公开的意见》,积极推进电子送达,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全面、更权威、更智能的司法服务。

  加快构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加多元、便捷、精细的法律公共服务。2018年5月,中国法律服务网正式上线运行,汇聚全国38万多家法律服务机构数据和139万多名从业人员数据,遴选475个法律服务机构和925名法律服务人员,组建法律咨询专家团队,为公众提供全方位服务。目前,全国已建成县(市、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2878个、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3.7万个,覆盖率分别为99%和91%。

  “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这是党中央对人民的庄严承诺。为践行这一承诺,一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政法机关不懈努力,深入推进政法领域改革,有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改革取得的每一项进步和成就,都将成为改革开放历程中的前进坐标,不断指引着我们走向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记者 陈慧娟 靳昊)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