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完善“双向发力”的制度程序机制

发稿时间:2018-12-06 14:26:31
来源:人民政协报 作者:张献生

  只有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把“双向发力”摆到突出位置,不断完善制度、程序和机制,贯穿于政协履行职能全过程,才能切实做到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谱写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的新篇章

  统一战线团结联合建立在共同的政治基础之上,凝聚共识是巩固政治基础的内在要求;统一战线凝心聚力是为了致力共同事业,建言资政是促进共同事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凝聚共识和建言资政作为统一战线的政治属性和重要功能,有机统一于统一战线服务党的总目标总任务的全部实践之中。汪洋主席强调,“完善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的制度、程序和机制,把思想政治工作引领落实到履职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这是对统一战线政治属性和功能作用的深刻揭示,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重要思想的重要举措,也是人民政协在新时代履职尽责的使命担当。

  要在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中“双向发力”。统一战线是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共同体,多样性作为统一战线建立和发展的客观基础,是实现共同目标的动力,一致性作为统一战线团结联合的内在要求,是共同团结奋斗的保障,两者相互作用、相辅相成,铸就统一战线凝心聚力的根本功能。人民政协是统一战线组织,政协工作说到底就是在多样性基础上增强一致性,在一致性引领下发挥多样性。增强一致性,就是要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坚定求同,在全面贯彻中共中央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上增进共识,把海内外中华儿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发挥多样性,就是要畅通渠道、完善机制、创新形式、提高质量,引导各族各界委员有序表达意见,积极建言资政,为改革发展稳定贡献聪明才智。只有这样“双向发力”,人民政协工作才能守住底线、巩固基础,扩大半径、增强活力,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真正做到同心协力、凝心聚力。

  要在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中“双向发力”。团结和民主是人民政协的两大主题,在服务和致力党的目标任务中,广泛团结才有力量,发扬民主更具活力。广泛团结的灵魂是凝聚共识,没有共识就是一盘散沙。这就要求政协协商议政必须注重凝聚共识,主动协助党和政府多做宣传政策、释疑解惑的工作,多做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多做协调关系、促进和谐的工作,使团结建立在增进共识的牢固基础上;发扬民主的真谛是求同存异,有利于优化政策、完善决策、纠偏防错的异,无疑是有价值的。这就要求政协建言资政必须充分发扬民主,激发创造活力,鼓励支持委员敞开思想、直面现实,勇于和善于提出不同意见建议,使民主成为促进科学决策、优化政策,更好服务大局、促进发展的强大动能。只有这样“双向发力”,才是正确把握和坚持了人民政协的性质定位,才能提高建言资政的质量,增强履职尽责的实效。

  要在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中“双向发力”。新时代加强党对人民政协的领导,既要毫不动摇,使之成为人民政协保持正确政治方向的根本保证;又要努力改善,不断提高党的领导能力和水平,使党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人民政协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既要在政协协商中凝聚共识,增强对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和决策的政治认同,把中共中央对人民政协工作的各项要求落实下去,实现党对政协的领导;又要在政协协商中高度负责地建言资政,充分激发和广泛吸纳各族各界委员的智慧,提高党的领导能力和科学决策水平。只有这样“双向发力”,党的领导才能始终坚持、全面落实、卓有成效。

  新时代人民政协担负着新使命,政协工作也面临新挑战。只有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把“双向发力”摆到突出位置,不断完善制度、程序和机制,贯穿于政协履行职能全过程,才能切实做到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谱写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的新篇章。

  (作者: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央统战部原副秘书长)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