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改革开放40年:我国立法工作与时俱进

发稿时间:2018-11-20 15:37:03
来源:人民日报作者:王比学

  今年10月,北京海淀区汪海燕女士的工资单上出现了让她欣喜的变化。“9月工资单上显示代扣税是2722元,10月只扣了1312元,减少了一半多。”汪女士满满的获得感都写在了脸上。

  按照新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规定,自今年10月1日起,个税起征点由3500元提高到5000元。立法为百姓获得改革红利提供了保障。

  改革开放40年,是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发展和完善的40年,是立法决策与改革决策更加紧密衔接、持续为改革开放提供法治动力的40年,是立法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深入推进的40年。

  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改革开放初期,不少方针政策和改革部署还在“摸着石头过河”,立法思路从“先改革,后立法”逐步转向“边改革,边立法”,确保立法进程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相适应。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调“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立法工作主动适应改革需要,通过打包修改、授权试点等形式,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

  确保立出来的法站得住、行得通、真管用。40年来,立法理念从“有比没有好,快搞比慢搞好”转为“以提高立法质量为中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提高法律法规的及时性、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增强法律法规的可执行性、可操作性。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坚持问题导向,科学设定法律规范,同时注重各领域均衡发展。加快国家安全、文化建设、生态文明等领域的立法进度,为保卫国家安全、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健全最严格最严密的生态环保制度提供坚实法制保障。

  立法过程从有限开放转向公开透明。改革开放初期,全国人大常委会对绝大多数法律草案只是有限公开。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群众参与立法的热情高涨。目前,已经形成了立法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立法后评估以及法律草案征求意见等一系列开门立法制度。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重要立法事项引入第三方评估、法律案通过前评估等措施都表明了立法越来越公开透明。

  立法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和基础,立法为改革开放提供法治动力。我们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保持正确政治方向、反映鲜明时代特征、体现坚定民意基础的立法工作,在引领、推动、规范、保障改革开放方面将发挥越来越显著的作用。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