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王敬林:坚持改革开放创新“三力联动” 推动新旧动能转换

发稿时间:2018-10-17 14:04:13
来源:中国改革网

  【编者按】:2018年10月13日,由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主办,中共唐山市委、唐山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暨深改五周年——经济体制改革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高层研讨会”在河北省唐山市举行。本文是河南省洛阳市委常委、秘书长、改革办主任王敬林的演讲内容。
河南省洛阳市委常委、秘书长、改革办主任 王敬林

各位领导、专家、学者,同志们:

  金秋十月是收获的季节,今天有幸聆听各位领导和专家学者的权威声音,实感醍醐灌顶,收获甚丰。借此机会,我谨代表洛阳市委、市政府,衷心祝贺本次研讨会胜利召开,向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长期以来对洛阳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诚挚的感谢,向出席本次研讨会的各位领导和各位专家学者表示崇高的敬意。

  洛阳市位于河南省西部,下辖8县1市6区,2个国家级开发区,总面积1.5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710万。洛阳是一座底蕴深厚、名重古今的历史文化圣城,是十三朝古都、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之一、隋唐大运河的中心;洛阳是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拥有3项6处世界文化遗产,5家5A级景区、3A级以上景区数目位居全国之首;洛阳是一座工业基础雄厚、科技实力突出的现代魅力新城,是全国重要的科技研发基地和国家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和河南省赋予洛阳新的战略定位是: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带动全省发展新的增长极。

  党的十九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洛阳市委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着力形成和巩固改革开放创新“三力联动”格局,以动能转换“转”出高质量发展新天地,洛阳老工业基地焕发新活力。2017年,全市生产总值4343.1亿元,增速达8.7%,位居全省第一,洛阳产业结构首次实现从“二三一”向“三二一”的历史性转变。

  一、坚持改革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

  洛阳市委致力扛牢地方抓改革的政治责任,聚焦已定改革事项落实、聚焦问题导向定题、聚焦配套机制完善、聚焦改革红利释放,着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企改革、“放管服”等关键领域改革不断取得新突破,一些领域改革走在了全国前列,形成了“洛阳经验”。洛阳市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推广PPP模式获国务院通报表扬;洛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繁简分流机制改革、供销社综合改革等被国家有关部门表彰;2016年以来先后获批国家级试点16个。

  (一)抓谋划,致力推动改革举措系统部署、精准落地。坚持从体制机制层面入手,推动中央各项改革举措在洛阳具体化、实践化。一是坚持和完善市委深改领导小组会议制度。2016年以来,共召开市委深改领导小组会议18次,研究改革议题123项。二是谋划建立咨询专家库制度。建立起由国内、省内、市内24名专家组成的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咨询专家库,着力提高决策科学性。三是建立和完善改革重大问题调研制度。围绕年度重点改革事项,从市级领导到各地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领衔若干项调研课题,深入调研和破解改革推进中的系列问题。

  (二)抓关键,致力以重点领域改革突破带动全面改革。一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全国地级市中率先推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个指导意见、若干个配套方案”的“1+N”政策体系,受到中财办调研组充分肯定。二是深化国企改革。作为国有企业大市,洛阳把推动国企改革摆上重要位置来抓。制定出台了《关于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实施意见》等国企国资监管“一揽子”文件,国企改革持续向纵深推进。三是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进“一网通办”前提下的“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改革,市行政服务平台被列入国家“互联网+政务服务”示范工程。四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书香洛阳”建设,今年底将建成100座“城市书房”和500座“社区书屋”,有关做法入选全省“改革案例选编”。五是深化民生领域改革。2016年以来累计实施民生项目249件,建成小游园150座,去年新增集中供热面积1030万平方米,集中供热普及率今年底将达80%;新建、改扩建农村寄宿制学校145所,有关做法被教育部宣传推广。

  (三)抓落实,致力建立完善改革推进落实的各项机制。一是建立完善“三层推进”工作机制。坚持领导小组、专项小组、专题小组三层推进机制,各地各部门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承担推动改革的主体责任,抓细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各项改革举措。二是建立完善督办督察机制。构建改革总台账加改革试点、专项督察等分台账的“1+N”台账体系;探索建立改革事项进展月通报制度、红青黑管理制度、“通知单、提示单、督察单”三单制等各项机制。三是建立完善改革考评及约谈问责机制。出台了《洛阳市全面深化改革考核评价办法》,年中、年底分别对全市各地各部门全面深化改革推进情况进行综合考评,由市委领导对落后单位进行约谈,并由市纪委监委对态度消极、落实不力的单位进行监督问责。

  二、坚持创新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

  创新驱动发展是党中央提出的重大国家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调研指导河南时的具体要求,同时也是洛阳的优势所在、希望所在。“十三五”以来,洛阳着力构建现代创新体系并取得显著成效,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先进制造行业总决赛连续3届花开洛阳;“河洛英才计划”荣获创新引才案例全国优秀奖;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小微两创工作模式得到科技部认可。2017年洛阳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8%,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8%。

  (一)强化顶层设计,构建完善现代创新体系。在全省率先提出构建现代创新体系,制定出台了《关于构建现代创新体系的指导意见》等“1+3+N”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研究推出了引进培育创新创业人才、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等8个重大专项499个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

  (二)强化龙头带动,加快郑洛新自创区洛阳片区建设。把自创区建设作为创新驱动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主阵地,在全省实现“六个率先”,即:率先落实自创办机构编制、率先完成核心区扩区工作、率先启动谋划自创区产业集群专项、率先举办自创区专题研讨、率先开工建设军民融合产业园、率先实质性推进工业CT项目。

  (三)强化人才支撑,着力打造中西部地区人才高地。一是真正重才。坚持把抓好人才“第一资源”摆上战略性、全局性位置,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现由“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二是大力聚才。创新实施顶尖人才“引领工程”、产业人才“集聚工程”、创新主体“引智工程”、创新平台“聚才工程”。柔性引进两院院士38名、高层次创业创新团队17个。三是科学用才。改革人才管理制度,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健全人才流动机制,出台了《洛阳市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专家工作制度》,每名市级领导明确1—2名联系服务的专家,用真情留才。四是党管人才。健全党管人才领导体制和工作格局,充分发挥各级党委在人才工作中的领导作用。

  (四)落实“三大举措”,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一是培育创新主体。全力推动“双倍增”行动,实施“普转科”“科升高”“高企提升”三大创新主体培育计划。目前,全市拥有国家级创新平台(载体)72家。二是打通政产学研深度融合、军民企地对接转化、市场化运作和人才成长“四个通道”。引导支持大院大所大企业等牵头组建24个省级以上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中原军民融合产业联盟,有效整合军队、地方、企业、科研等各方优势资源。承(举)办10余场国家级高端赛事活动,清华激光等近百个大赛获奖团队及项目落户洛阳。三是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政策链“四链融合”,加快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出台《洛阳市创业创新投资引导基金》等11项科技金融政策,累计发放科技创新券2.25亿元,撬动企业研发投入13.66亿元。

  三、坚持开放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洛阳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以扩大开放带动创新、推动改革、促进发展,进一步盘活资源、补齐短板、激发潜力,加快推动现代开放体系建设,实现协同发力,形成综合优势,全面提升综合实力和区域竞争力、带动力。截至目前,洛阳的贸易伙伴扩大到175个国家和地区,对外投资合作企业发展到82家,467种“洛阳制造”商品走向世界,与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济合作关系。

  (一)共建共享,着力构建开放平台。2016年以来,洛阳高起点编制完成自贸区、综保区等7部规划方案,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多式联运物流中心、跨境电商通关平台等9个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同时,把开放平台体系建设与自创区、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等创新平台建设结合,充分发挥集合效应,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一是抓好河南自贸区洛阳片区建设。开通河南省首个线下咨询窗口,实现“一站式”通关,通关时间相比之前缩短69.8%;投资5亿美元在乌兹别克斯坦建设洛阳——布哈拉农业综合示范区,乌总统签署命令在布哈拉州建立首个农业自由经济区。二是打造综合交通网络。加快推进航空、铁路、公路、电子商务和各类口岸建设,积极推动由交通节点城市向交通枢纽城市发展转变。2017年成功开通中亚国际货运班列,实现了洛阳国际货运直达班列零的突破。三是建好开放平台。开通网上“丝绸之路”,自去年6月跨境电商通关平台开通运营以来,平台累计通关16.7万余单,出口到61个国家和地区。推进外贸出口基地建设,洛阳工程机械和复合材料获得“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

  (二)内外联动,大力发展开放经济。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2016年以来,相继引进格力电器投资100亿元的中国洛阳自主创新智能制造产业基地等10亿元以上项目198个、投资总额4237.3亿元。目前在洛的世界500强企业27家,实际吸收外资总量占全省的六分之一。鼓励和支持驻洛企业积极开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新兴市场。2016年6月22日,中铁隧道集团承建的乌兹别克斯坦安帕铁路卡姆奇克隧道项目,作为“中亚第一长隧道”建成通车,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乌兹别克斯坦时任总统卡里莫夫共同出席了通车仪式。

  (三)务本责实,积极优化营商环境。牢固树立“开放力度有多大、发展空间就有多大”的理念,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企业生产经营、政务服务中的痛点、堵点,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营造亲商、扶商、安商的社会氛围,市级行政审批和中介服务事项分别精简52%和47%,非行政许可审批全面取消,营商环境持续改善。

  新时代新起点,随着改革开放创新“三力联动”格局的确立,洛阳正向着高质量发展的新目标劈波斩浪、扬帆远航,我们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认真学习各位领导专家的经验分享,充分借鉴先进地区的做法,紧跟时代步伐,在深化改革开放创新中接续探索,努力在全国改革大局中不断发出洛阳声音,展示洛阳形象!

  最后,诚挚邀请各位领导和专家同仁到洛阳指导工作、传经送宝!谢谢大家!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