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提升政治效能

发稿时间:2018-03-26 09:02:1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作者:张树华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和《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充分体现了党的十九大精神的要求。此次机构改革与宪法修正案、组建国家监察委员会等,是新时代一场伟大而深刻的变革,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对中国今后的发展产生深远而重大的影响。

  冷战结束后,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国际政治局势表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自由民主模式存在结构性弊端,西方政党政治陷入困境,政治发展遭遇政治红灯。一些照搬西式民主模式的新生“民主国家”也陷入了治理混乱和政治泥潭。西式民主模式并不必然带来国家的良治和善政,西式政党竞争并不能巩固国家职能、提高政治效能、增进社会福祉和社会公平。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的宪法修正案中明文规定,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此次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贯彻全面加强党的领导的指导思想,体现出强烈的政治性、全面性、深刻性,突出了法治化、科学化、专业化的精神,有利于推动中国建设和发展,有利于提高党的领导能力,有利于提高政府效能和部门行政绩效,有利于推进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有利于提高市场活力,有利于社会稳定和谐。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目标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形成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体系,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武装力量体系,联系广泛、服务群众的群团工作体系,推动人大、政府、政协、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协调行动、增强合力,全面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第一,有利于集中统一、提高效能。近些年,一些领域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突出表现为,党的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还不够健全有力,保障党的全面领导、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体制机制有待完善;一些领域党政机构重叠、职责交叉、权责脱节问题比较突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优势,对此不必遮遮掩掩,完全可以理直气壮。

  根据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要求,科学设置党和国家机构,准确定位、合理分工、增强合力,防止机构重叠、职能重复、工作重合。党的有关机构可以同职能相近、联系紧密的其他部门统筹设置,实行合并设立或合署办公,整合优化力量和资源,发挥综合效益。

  第二,有利于科学合理配置机构、降低行政成本。长期以来,一些政府机构设置和职责划分欠科学,职责缺位和效能不高;一些领域中央和地方机构职能上下一般粗,权责划分不尽合理;一些领域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不够完善,滥用职权、以权谋私、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仍然存在。

  坚持问题导向,撤销、合并、重组等形式有利于实现部门职能优化协同。聚焦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优化党和国家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坚持一类事项原则上由一个部门统筹、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部门负责,加强相关机构配合联动,避免政出多门、责任不明、推诿扯皮,下决心破除制约改革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使党和国家机构设置更加科学、职能更加优化、权责更加协同、监督监管更加有力、运行更加高效。

  第三,有利于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灾害多发频发。为应对天灾人祸,化解安全风险,必须优化应急力量和资源,构建以利于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统一高效的应急管理体制。此次将过去分散在10多个部门的防灾减灾救灾职责集中起来,组建应急管理部,意义重大。可以避免过去抢险救援多头分散、专业化和协调性不足等问题,提高化学、生物等新型危险的预警、处置、投送、救援等能力,有利于应对自然灾害和各类安全风险,大大提升我国防范和应对风险的综合能力。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情报研究院院长)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