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移动支付等成为中国资产管理行业产品推广的特色渠道

发稿时间:2017-12-12 13:54:19
来源:澎湃新闻作者:记者 胡志挺

  “无论是从业务角度还是技术角度看,金融科技对资产管理行业的重塑将向3.0阶段加速迈进,尤其是亚太地区对全球金融科技的引领。”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在12月12日举办的2017亚太资产管理高峰论坛上如此表示。

  巴曙松说,“金融科技对资管行业的重塑势不可挡,尤其在亚太地区,已经形成了金融科技发展的良好基础,且不同国家在实践探索中确立了各自的比较优势,加之金融科技对于资管行业重塑也处于不同阶段,未来优势互补,共同推动行业升级成为亚太各国资管领域合作的重要内容。”

  谈及金融科技对中国资产管理行业的影响,巴曙松认为,主要有三点。

  首先,金融科技为中国资管行业带来自动化、低成本运营模式的同时,也在改变整个行业格局,并逐渐形成“数字化人工智能+ 金融资产管理创新”的良好生态系统;其次,金融科技推动的无现金支付和移动支付成为中国资产管理行业进行产品推广的特色渠道,并反向作用于资产管理机构;最后,尽管中国智能投顾技术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但其在降低投资门槛,透明化投资信息以及落实普惠金融方面发挥了正向推动作用,信息不对称、对资产管理人信任程度低等老问题也将得到改善。这对中国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与推进起到了正向催化作用,也是未来中国财富管理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在论坛上,由巴曙松主编的《2017年亚太资产管理发展趋势与展望》也正式发布。报告显示,2016年底,亚太地区资产管理规模达到109万亿美元,较2015年末增长5.83%,增速较2015年有所提高,资产管理规模占全球的比例约65%,遥遥领先其他地区。

  近几年来,中国资产管理行业整体规模日益庞大。截至2016年末,中国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证券公司、期货公司、私募基金管理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总规模约51.79万亿元。如果包括银行理财、信托和保险等的广义资产管理行业总规模已经达到116.18万亿元。

  巴曙松认为,亚太地区资产管理行业发展迎来了关键增长阶段。从资产管理规模增长原因来看,亚太地区(除北美及日本)主要依靠GDP强劲增长带来的新增财富,贡献率为65%,远高于其他地区。在北美,资产管理规模的增长主要依靠存量资产增值,尤其是股票市场的良好表现。

  目前,亚太地区资产管理行业发展正呈现出四大特征:一是亚太地区经济发展较快,驱动资产管理行业快速发展;二是高净值客户增速较快,资产管理需求强烈;三是亚太地区是全球最大且增速最快的离岸资产管理市场;四是金融深化和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推动了资产管理行业的发展。

  巴曙松从三个角度分析了未来亚太地区资产管理行业发展的趋势。巴曙松指出,随着亚太新兴经济体资本市场正在对外资打开大门,亚太资产管理行业将进一步对外开放。目前我们看到,在产品互认方面,亚太地区诸多国家和地区都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伴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金融科技(Fintech)已经逐渐应用于支付清算、借贷融资、财富管理、零售银行、保险、交易结算等金融领域,金融科技将再造资产管理行业。此外,“一带一路”倡议也为跨境业务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