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发稿时间:2017-12-06 14:16:06
来源:人民日报

  主持人:本报记者张洋

  嘉宾: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 王露

     中国社科院政治学所行政管理研究室主任 贠杰

     北京大学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主任 姜明安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人民满意”“服务型”这两个关键词勾勒出的政府形态,让人备感亲切和振奋。如何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本报记者采访了3位专家学者。

  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任务更繁重、要求也更高

  记者:“服务型政府”已经提出很多年了,相比以往,新时代应该如何更好认识和把握服务型政府的内涵?

  王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这对服务型政府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必须把人民是否满意作为衡量服务型政府建设成效的根本标准。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相比以往“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更加突出机构改革,强调“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在改革举措上,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赋予省级及以下政府更多自主权”“在省市县对职能相近的党政机关探索合并设立或合署办公”等,在改革方法上提出“统筹考虑各类机构设置”“统筹使用各类编制资源”等,可见今后一段时期,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任务更繁重、要求也更高。

  贠杰:当前,政府职能正积极向服务型转变,政府为经济社会、广大群众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明显增强,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存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续深化改革,特别是在继续推动经济均衡发展的基础上,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方面积极作为,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政府只有不断为人民提供高效优质的公共服务,人民才会对政府更满意。

  姜明安:法治政府是服务型政府的题中应有之义,只有做到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党委政府的各项工作才能规范有序开展,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信任。

  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相关内容中,“转变政府职能”应该坚持权由法定,依法理顺政府与市场、与社会的关系,依法明确政府职能,建设有限又有为的政府。“深化简政放权”也应该坚持改革于法有据,依法清理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减少各种奇葩证明。“创新监管方式”也是服务型政府、法治政府建设的客观要求,特别是增强政务公开、扩大公众参与,推进群众监督权利的实现。

  “放管服”改革取得积极成效,但亟须向纵深推进

  记者:近些年来,我国在建设服务型政府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您印象比较深刻的有哪些?还存在哪些亟须解决的问题?

  王露: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指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取得积极成效,如行政审批事项大幅减少、企业税费负担显著降低、事中事后监管得到加强、政府服务不断优化。

  但是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人民群众期待相比,“放管服”改革仍有不小差距:在“放”的方面,有些该放的权还没放,有些下放的权力不配套、不衔接、不到位,变相审批不时发生;在“管”的方面,监管缺失、检查任性、执法不力等问题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在“服”的方面,服务方式有待创新,服务水平有待提升。此外,部门繁多、机构重叠等问题依然突出,这成为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制约因素。

  贠杰:近年来,各地政府以“自我革命”的勇气推进自身改革,普遍建立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明确规范职责权限,同时把企业与群众的痛点、堵点、难点作为改进政务服务的重点,取消不必要的审批证明,简化繁琐手续,降低办事成本,优化营商环境,激发了企业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但是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如重审批、轻监管、弱服务的问题仍然不同程度存在,一些政府部门和办事人员效率不高、服务意识不强,这也影响了企业、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

  姜明安:建设服务型政府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是近年来的一个重要抓手。越来越多的一线执法者在执法过程中注重语言文明、举止文明,强调以理服人、以法服人,尊重群众的合法权益和人格尊严。但是,当前工作与“人民满意”之间还存在一定距离,未来服务型政府建设中,不仅要做到行为上对群众的尊重,更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和法治意识,不仅要在形式上严格依法执法,更要从内心里恪守法律条文蕴含的理念和精神。

  服务型政府建设应把握增强政府公信力、执行力两大抓手

  记者:您认为,下一步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

  姜明安:根据党的十九大报告,服务型政府建设需牢牢把握两大抓手: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对于前者,主要是指政府依法履职,杜绝乱作为和不作为,绝不允许政府工作人员打着“公共利益”的招牌追求私利。此外,还要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打造“透明政府”。

  对于后者,要求各级政府部门和工作人员加强学习,全面提高行政能力,特别是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善于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提高治理水平,改进服务质量。此外,我们还可以以强有力的督查问责,促进中央部署的贯彻落实,健全政府绩效管理和民意评估制度,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王露:一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持续推进向市场“放权”、向社会“让权”,使政府工作关注点和着力点转向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切实做到“五个为”——为促进就业创业降门槛,为各类市场主体减负担,为激发有效投资拓空间,为公平营商创条件,为群众办事生活增便利。

  二是全面优化组织结构。纵向上进一步理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合理界定各层级间的职能配置,赋予省级及以下政府更多自主权,发挥各自比较优势;横向上统筹考虑各类机构设置,科学配置党政部门及内设机构权力,在省市县对职能相近的党政机关探索合并设立或合署办公,进一步推动机构职能的精简整合。

  三是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增强政府工作人员为发展服务、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的意识和本领,同时加快实施“互联网+政务服务”,提升政务服务协同化、智能化、便捷化水平。

  贠杰:下一步要以增进广大群众获得感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向纵深发展。一是促进各级政府部门和工作人员牢固树立服务社会、服务百姓的意识,转变工作作风和工作方式。二是进一步深化改革,全面清理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破除阻碍“放管服”改革的制度藩篱,加强政府部门间的职能统合,优化政府工作流程。三是加强规范化、标准化和精细化建设,注重解决各地区、各部门、各层级服务型政府建设和发展的不均衡、不充分问题,对典型地区的成功经验要及时总结和推广。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