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国务院督查:地方去产能迎半年考

发稿时间:2017-06-14 14:20:11
来源:经济参考报作者:记者 王璐 李建平 闫起磊

  国务院开展第四次大督查,地方去产能迎半年考。《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按照国务院要求,近日多个省市区密集部署,全面开启自查。作为首要督查重点,煤炭、钢铁去产能在今年5月初已完成年度任务的63.4%和46%,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几无悬念。

  值得注意的是,价格回升之下企业复产冲动难抑制,在经济下滑、财政收支压力下地方去产能积极性似在减弱,而且人员安置、债务处理面临巨大压力。业内人士建议,需统筹好去产能与稳增长的平衡,加快培育新动能。同时,尽快出台处理债务等具体措施,缩短奖补资金到位时间,提高额度。

  进展 地方去产能迎半年考

  今年5月31日,国务院下发通知决定开展第四次大督查。据《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6月份以来,黑龙江、湖南、吉林、浙江、贵州、西藏等多个省市区密集进行具体部署,下发任务分解清单,目前已经全面开展自查。按照要求,7月5日前要将自查情况上报,7月中旬国务院将派出督查组进行督查。

  此次大督查的首要重点内容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中包括钢铁、煤炭、煤电等行业去产能。根据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目标,今年要压减5000万吨左右钢铁产能,退出1.5亿吨以上煤炭产能,淘汰、停建、缓建5000万千瓦以上煤电产能。

  黑龙江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今年将引导退出煤炭产能442万吨,其中东北最大的煤炭企业龙煤集团再退出2个矿井240万吨产能。此外,还将淘汰炼铁和水泥熟料产能45万吨和54万吨。今年6月30日前,全面取缔生产“地条钢”的中频炉、工频炉产能。而“十三五”期间,黑龙江将全面完成610万吨炼钢产能、2522万吨煤炭产能压减任务,并力争压减更多“僵尸企业”产能。

  内蒙古也在近日印发煤炭工业转型发展行动计划(2017年-2020年),提出到2020年全区煤矿数量控制在550处以内、产能13亿吨左右。《江苏省“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则明确,有序实施煤电“去产能”,通过持续关停小型煤电机组(250万千瓦)、持续整治分散燃煤锅炉,积极淘汰落后耗煤产能。

  而《经济参考报》记者调研了解到,作为首个向国务院签下压产能责任状的省份,今年河北去产能工作则进入最为较劲的阶段,要压减炼钢1562万吨、炼铁1624万吨;退出煤矿产能742万吨。到年底实现全省钢铁产能压减到2.45亿吨左右,企业(厂点)压减到100家以内。

  “截至目前,今年全国共退出钢铁产能3170万吨,完成年度任务的63.4%;共退出煤炭产能6897万吨,完成年度任务的46%。”在此前5月18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介绍说。有不愿透露姓名的行业协会人士也告诉记者,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没有悬念。

  挑战 价格回暖助推复产冲动

  “目前钢铁市场形势好转,吨钢利润在五六百元左右,未来一段时间,大家预期也不错,去产能积极性不高,都在想办法保住自己的产能”。河北某民营钢铁企业负责人透露。

  这并不是个例。记者调查了解到,随着经济形势特别是资源类产品价格回升,东北一些列入关闭计划或被限产的产能开始改造提升产量,部分已经停产的项目出现了“复产冲动”,少数国企甚至有将工作重心从改革向产能扩张转变的冲动。

  一位国有钢企负责人坦言,国企改革是当前“头等大事”,但作为企业,生存、盈利是真正的第一任务。过去一段时间企业亏损严重,因此在市场好转时,抢抓生产补亏是企业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煤炭企业也有复产的迹象,不过与钢铁相比,煤矿停产时间较长,井下设备、设施和巷道变化大,复产难度更大。”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相关人士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

  河北省钢铁协会秘书长王大勇等认为,经过近年来持续推进去产能,原来闲置的、水平相对较低的产能,该去的已经去了,剩下的多是在产的、水平相对较高的,而且随着钢铁、煤炭等市场价格回升,企业去产能积极性在减弱。此外,一些地方反映,由于钢铁等去产能所涉及行业多为地方支柱产业,企业停产或破产将进一步增大经济下滑、财政收支压力,需统筹好去产能与稳增长的平衡,加快培育新动能。

  许多业内人士也警示,尽管近期全国经济形势出现向好趋势,复苏能否持续仍具很大不确定性,国企改革决不能因此而延缓,重新陷入“市场好,改革停”的怪圈中。

  压力 人员安置和债务处理难题待解

  去产能面临的难题并不止于此,人员安置、债务处理更是进入最较劲阶段。据了解,2017年黑龙江省高校有21.9万名毕业生,比2016年多1.1%,加上往年未就业毕业生沉淀,就业工作压力进一步加大。预计钢铁、煤炭行业去产能分流安置职工将达到3.5万人,一些前期隐性失业职工将逐步流向市场,双方叠加导致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大。

  河北一家钢铁企业自2015年至2017年,累计压减炼钢53万吨,炼铁106万吨。该企业一位负责人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国家压减过剩产能并不是压减企业,企业还要生存发展。目前,企业压减产能涉及金融债务、下一步发展资金和职工分流的压力。

  他建议,一是出台具体措施,限制银行对压减产能企业抽贷,应当有保有压。二是提高奖补资金额度,除了妥善安置职工外,还要考虑企业转型的启动资金,通过企业安置职工。三是尽量缩短奖补资金到位时间,建议从封存或拆除装备开始的时候就发放奖补资金。

  事实上,在国家去杠杆及债转股相关政策意见的基础上,今年来各省也在探索破解巨大债务压力的方法。据了解,6月12日,江苏省政府下发《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实施意见》,出台了26条具体措施,其中一条就是探索市场化债转股。

  黑龙江将通过制定出台《黑龙江省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试点方案》,在政策允许和企业自愿的前提下,指导和支持技术装备先进、市场前景好、暂时陷入困境、适时兼并重组的钢铁、煤炭、水泥等行业企业,在与相关金融机构及出资人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实施债转股。

  黑龙江银监局局长包祖明介绍,去年以来,黑龙江银监局重点帮助的困难企业包括建龙钢铁、龙煤集团、北满特钢等。其中,建龙钢铁、龙煤集团风险得到初步化解,北满特钢进入破产重整程序。

  “今年来,众多钢企和煤企纷纷与债权银行签订了债转股框架协议。但目前实际落地的很少,大部分都还停留在协议阶段,多数金融债权机构其实并不是特别积极。”有银行业人士称。

  上述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相关人士也表示,现在很多债转股还不是真正的债转股。有关部门正在探索研究相关细则,通过市场化、法制化手段破解债务难题。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