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中等收入群体焦虑是世界共性问题

发稿时间:2017-03-21 11:34:51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作者:林春霞

  中等收入群体的焦虑是关系到社会稳定的核心问题。近年来,由于受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中等收入群体的焦虑也与日俱增,并成为世界共性问题。

  在3月18日召开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7年会经济峰会“直面中等收入群体焦虑”分组会现场,与会嘉宾就中等收入群体划分的标准、焦虑原因等进行了深入探讨,他们分析认为,在导致中等收入群体焦虑的诸多因素中,自动化代替人工、收入分配不平等是主要因素。

  中产阶级焦虑的核心是什么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埃里克·马斯金认为,中产阶级之所以焦虑,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自动化破坏了很多原来工资不错的工作,尤其是制造领域的工作。在很多的工业化国家,比如美国、亚洲都存在这个问题,尤其是在中国。

  据埃里克·马斯金分析,从长期来讲,可能机器会取代我们,我们必须学习如何来为自己创造一个独立于工作之外的身份。从之前的一些历史经验来看,如果有新的技术出现,在创造很多就业的同时,也会摧毁很多的工作,但是最终会有新的工作出现。

  比如说,几十年前一些自动取款机的出现,人们觉得可能不需要人这样的银行家了,可是现在银行的就业岗位在增加,因为现在有很多客服的工作可以去填充,所以至少在目前来看,自动化带来的破坏其实并不是人完全被取代了,而是人要做的任务发生了改变。

  福特基金会会长吕德伦说,“从美国的经验来看,中产阶级遇到的困难有很多方面的原因,但是核心的就是收入不平等变得更加严重。”

  与此同时,吕德伦也强调,自动化使得制造业的工作被取代了,工人在美国也感觉到越来越没有安全感。让中产阶级感到不稳定的这些事情也会影响到社会的和谐和稳定。“我们在全球都看到有这样问题的存在,尤其是不平等的更加严重性。”

  埃里克·马斯金提出,再培训是解决自动化给中产阶级带来焦虑问题的一个关键。政府可以提供教育和再培训的激励措施,比如减税、补贴等这样的鼓励措施,鼓励企业对工人进行培训。

  美国亚洲协会会长、首席执行官施静书表示,不管在什么样的国家,中产阶级的焦虑实际上是一个核心的问题。她认为,中国梦和美国梦是一样的,不光是指有收入,也包括一些价值观,还有一些生活当中非常重要的元素。中国的中产阶级对未来还是充满愿景的,目前美国这方面是有挑战的,因为人们缺少希望,缺少这种愿景,尤其是美国的中产阶级。

  不可忽视中等收入陷阱

  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德怀特·珀金斯提出,不可忽视中等收入陷阱。

  他认为,现在美国的中等收入群体焦虑主要是希望跳出中等收入群体。而那些正在崛起的中等收入国家,解决生存问题之后,希望得到更多的东西。但政府是否可以满足大家的需求?政府是否妨碍了公民愿望的实现?或者有的中等收入国家花了很多钱,给那些崛起的中等阶级很高的工资,大量的补贴,结果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导致经济停滞,成为经济崩塌的福利国家。拉丁美洲很多国家就存在这个问题,在100多年前他们非常富裕,但是现在成为一个停止发展的国家。亚洲也面临着同样的压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培林表示,从中国来看,中等收入者的焦虑主要来自两个层面:一是国家的层面,2016年中国人均GDP达到大概8000多美元,这恰恰是很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当年所达到的一个天花板,就是8000美元到10000美元。二是个人层面,进入新常态后,各种发展的机会相对来说在减少,所以低收入者能不能够进入中产阶层,或者说已经是中产,能否保住地位变得很不确定。“中国正面临着双重中等收入陷阱,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我们现在面临的一个挑战。”

  与此同时,李培林分析指出,在这个变化当中,中国发展的动力也在发生着非常深刻的变化,2016年国内消费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65%,这是过去从来没有过的。但这种增长不是因为国内消费本身大规模的上升,而是因为投资和出口的下降造成的一个相对比例的上升。中国的储蓄率还很高,中国的最终消费率,特别是居民的消费率从国际比较的眼光来看还非常低,消费发展的潜力还很大。

  关于中国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李培林认为,与下一步的改革措施密切相关。我们现在提出要实施人力资本优先发展的战略,实施促进大众消费的税收政策,完善以提高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让大学生和农民工能够成为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主要部分,另外让农民也能通过专业化进入中等收入群体。如果这些政策能得以实施,可以保持中国经济持续的增长。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