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改革和法治要一体前行

发稿时间:2017-03-10 10:57:21
来源:南方都市报

  “我们关注到,以往的立法项目里有的是十年磨一剑,而最近两年我们提倡立法先行,立法要主动适应改革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这样一来,‘短、平、快’的立法项目就越来越多了,这种情况下怎么样保证立法的质量?”在昨天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中心记者会上,南方都市报记者就如何提升立法质量提问。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许安标回应说,为确保立法质量,全国人大推出了一系列新的规定,并要求法律案表决前要经过“再审视”。

  提高立法质量是永恒主题

  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中心昨天举行记者会,邀请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张荣顺、副主任许安标,刑法室主任王爱立就“民法总则草案与人大立法工作”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

  许安标在回答南都记者提问时指出,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以良法促进发展、保证善治。近年来,立法工作遵循和把握客观规律,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不断增强法律的及时性、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在立法中做到能具体的尽量具体、能明确的尽量明确。

  “大家要注意一下,我们现在法律条文的厚度应该说都是越来越厚,这就反映了它规定得更加强劲,就是努力使法律立得住、行得通、真管用。可以说,提高立法质量是我们立法工作的永恒主题。”许安标说。

  拓宽公众参与立法的渠道

  就如何提高立法质量,许安标列出四项新举措:第一,本届以来,建立了一个很重要的制度,法律案在通过之前要进行一次评估,“而且是尽量找一些以前没有参与这项立法工作的人大代表、专家、实务工作者进行评估,看看这部法律具不具备条件、是不是成熟可以提请表决,表决之前再进行一次审视。”

  第二,建立四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分别是上海的虹桥街道办事处、江西景德镇、湖北襄阳、甘肃临洮,努力把基层立法联系点打造成为立法联系基层的直通车。我们的法律草案直接印发到基层去征求意见,直接去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和要求。

  “我们在上海征求意见的时候,有一些居民就说,以前以为立法是人民大会堂的事情,现在立法也是我们老百姓的事情,我们也有机会直接讨论、直接提出意见和建议。”“我们也派同志去搞蹲点调研。我们把基层立法联系点打造成为培养干部的基地,派干部到那里去挂职锻炼,观察、了解现实社会生活。”许安标说。

  第三,进一步拓宽公众参与立法的渠道,进一步完善和创新公布法律草案征求意见的机制。将所有的法律草案都在中国人大网上公布,有意见可以直接发送到立法机关。此外,法律草案原则上都公开的同时,还将草案的二审稿、三审稿都通过中国人大网向社会公布,征求听取意见。

  第四,建立健全立法专家顾问制度,充分发挥立法专家的作用。

  许安标指出,总的来说,2015年全国人大修改了立法法,进一步完善了立法的体制、机制,为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提高立法质量作出了一系列新的规定,为提高立法质量提供了制度保障。

  焦点A

  改革和法治要一体前行

  当前的立法工作很多都涉及到深层次的重大的制度改革和利益调整,立法工作如何主动适应和促进改革?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许安标表示,改革和法治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要一体前行。第一,在编制立法规划,拟定立法工作计划的时候,把与改革有关的立法项目放在优先的位置,作为重点的立法项目推进。第二,立法要将改革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及时上升为法律。第三,对立法条件还不成熟,但实际还需要先行先试的,又要保证改革在法治的轨道上进行,要及时作出授权,使改革于法有据。第四,对不适应改革要求的法律,及时进行修改。

  焦点B

  港区人大代表效忠国家是最基本要求

  提交本次大会审议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的办法草案中规定,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参选人要声明拥护中国宪法和香港基本法、拥护“一国两制”、效忠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及没有接受外国资助。

  就这一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张荣顺表示,有关拥护宪法、效忠国家这方面的规定,不是以前完全没有。从第一次开始,参选人都必须签署一个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声明,“这从香港回归以后,人大代表的选举就一直有这样的规定,这一次只不过把这个写到条文里面去了。”

  “实际上大家都知道,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们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大代表作为最高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肩负着宪法和法律赋予的重要职责。我想在所有人看来,作为人大代表拥护宪法、效忠国家应该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我们能设想某一个国家它国会的议员、公职人员不拥护他们国家的宪法、不效忠他们国家吗?这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张荣顺强调。

  如果有一些人确实有言行证明他不拥护宪法、不效忠国家,或者有其他不符合代表资格的情形会怎么样?

  张荣顺表示,在选举过程中,主席团有权把他从名单里拿下来,当选以后如果有这样的言行,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也可以向人大常委会提出报告,终止他的代表资格。

  焦点C

  强化监督制约 防止“刑案认罪认罚从宽”中的权钱交易

  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工作于去年9月起在北京、天津、上海等18个城市开展。

  如何确保司法公正,有效防止在刑事诉讼中发生司法不公、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刑法室主任王爱立表示,第一个方面,在授权试点决定中,对试点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是要遵循刑法和刑诉法的基本原则,要确保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有罪的人受到公正惩罚。二是要求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证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辩护权和其他诉讼权利,保障被害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三是要求完善诉讼权利的告知程序,强化监督制约,严密防范并依法惩治滥用职权、徇情枉法行为,促进和确保司法公正。同时,授权决定还要求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应当就试点情况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做中期报告。

  第二个方面,2016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会同相关部门制定了关于在部分地区开展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的办法,在试点办法中进一步对防止出现司法不公、权钱交易的司法腐败问题,在证据的证明标准、规范诉讼程序、加强监督制约以及加大对滥用职权、徇私枉法行为的惩处等都做了具体的规定,以确保司法公正。

  焦点D

  民法总则草案体现时代特征和前瞻性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张荣顺表示,民法总则草案体现了时代特征和一定的前瞻性。

  “这次编纂民法典、制定民法总则,是在我国改革开放38年、社会经济生活发生巨大变化的客观条件下进行的。草案的所有规定,大到基本原则的确立、权利的确认,小到一些细微的条文修改,都体现了时代性。”张荣顺说,将绿色原则确立为民法的基本原则,规定对个人信息、数据和虚拟财产提供民法上的保护等,都是有时代特征的。

  他说,民法总则草案也体现了适当的前瞻性。比如,对于正在形成的民事活动的新形态,一时还难以界定权利属性或范围,这次民法总则草案为这些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将来权利的确立留下了空间。

  就民法典编纂的“时间表”,张荣顺指出,我国力争2020年形成统一的民法典,但也要按照时间服从质量的原则推进。目前已于20 16年末全面启动各分编的编纂工作,计划明年五个分编一次性提交常委会审议,第一次审议后再将各分编分拆开分阶段审议,力争2020年完成整个民法典的编纂工作。

  本版采写:南都记者 王秀中 程姝雯 摄影:南都记者 陈伟斌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