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卖鱼送葱”与政府公共服务供给创新

发稿时间:2017-02-20 12:57:48
来源:学习时报作者:王华华

  自古以来,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江南,素有“鱼米之乡”之称,当地人特别喜食清蒸鱼。一次在无锡市稻香菜市场见到两个卖鱼的商铺,一个商铺门可罗雀,了无客人,一个商铺门庭若市,客人排队。怀着好奇的态度,笔者买了两家商铺卖的“武昌鱼”。两家商铺的“武昌鱼”质量没有差异,价格也一样,区别在于门庭若市那家商铺在装鱼袋子里放了三棵香葱,便于顾客做清蒸鱼的时候,加香葱引起味觉,因此生意格外的好。“卖鱼送葱”事情虽小,但却赢得了市场竞争,其背后的经济学是“同等质量比价格、同等价格比质量,而同等质量同等价格则比服务”。

  以顾客为中心,抓住顾客需求是“卖鱼送葱”经商成功的关键,同理,以人民为中心,抓住人民需求也是现阶段政府能否提供人民满意公共服务供给的关键。

  “先生产出可卖的鱼来”。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明确提出: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对于政府而言,发展经济,稳定民生,才能提高政府的社会认同度。而且,发展经济的公共服务,也是政府提供直接民生需求公共服务的基础。现阶段,我国政府推动生产发展的公共服务,主要体现在产业政策和产业规划的供给方面。满足人民“生产性公共服务”需求,政府应从如下几方面完善“生产性公共服务”供给:一是产业规划布局应防止产业创值“空心化”。从“政府端”供给的“城市规划”政策来看,政府的产业布局要精准调研,不能简单照搬其他城市的发展模式,不搞盲目招商,产业投资须精准,实现剥离“僵尸企业”、去“无效”产能,并通过降低市场壁垒,助力企业创新,实现产业供给侧改革。二是产业规划布局应推进产业结构“合理化”。从市场“供给侧”的“结构改革”来看,政府应引导企业技术创新,实现企业品牌发展的主导效应、示范效应,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关联效应、扩散效应,并推进企业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实现经济低碳发展的生态效应、综治效应。三是产业规划布局应实现产业用地“集约化”。从“供给侧”改革的角度,政府在产业规划布局中,应科学布局城市开发区的产、商、居,提高产业集聚和人口集聚度,实行产业用地“负面清单制”,提高城市用地的集约效应,逐年减少建设用地增量,有效防治“乱征地”的“城市病”。

  “保证主菜的供给是鱼”。对于顾客而言,在“卖鱼送葱”的市场活动中,顾客所需的主菜是鱼,而不是葱。对于人民而言,在公共服务消费的过程中,看得见、摸得着、感觉得到的“生活性公共服务”,才是公共服务需求得到满足的“主菜”。人民对于“生活性公共服务”的需求,集中表现在公共教育、就业保险、医疗卫生、住房保障、文化体育、公共交通、生态环境、养老及社会救助等“生存型”和“享受型”公共服务方面。政府应“以人民需求为中心”,平衡人民“生活性消费需求”和“生产性消费需求”之间的关系,通过发展经济“做大蛋糕”的公共服务和分配成果“切好蛋糕”的公共服务,创新性地满足人民的“生产性消费需求”和“生活性消费需求”,避免政府公共服务供给出现“供给过剩”和“资源浪费”的问题。一方面,政府以公共服务民生共享为理念,从对人民公共服务供给的查漏补缺到民生普惠,以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社保、社会治理为内容,合理搭建城乡居民公共服务的惠民平台,形成“互联网+民需”的公共服务体系。另一方面,政府需要优化城乡公共服务资源的空间配置,实现基础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供给点的空间结构优化,由城乡区隔配置不均、城区内部配置不合理转变到城乡分布相对均衡、城区内部科学配置。

  “送葱是锦上添花的贴心服务”。“卖鱼送葱”从对顾客“贴心服务”的角度搞活了市场经济,其启示在于,政府也应该多从人民需求的角度,创新公共服务的“贴心”供给。分类了解不同人群的公共服务需求,是政府做好“送葱贴心服务”的前提。具体而言,需要了解如下三种人的公共服务需求:一是满足好农民的公共服务需求。应完善公共服务供给,解决好农民进城后的公共服务均等化配套问题,处理好农民职业转型后的“受尊重”的社会问题,分配好农民子女在城市发展的机会问题。二是满足好工人的公共服务需求。应完善公共服务供给,着力解决工人三方面的需求问题,即工人“工资”增长问题、工人“社保”必缴问题、工人“安全”生产问题。三是满足好知识创业的公共服务需求。知识创业群体主要是指掌握着知识、用知识创造属于自己的生存与发展环境的特定人群,它包括知识分子、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从事创业活动的大学生、企业里的技术骨干与管理人员等。政府完善公共服务供给,给知识创业群体提供更宽松的环境、更可靠的保障、更优秀的平台,激发他们的“工匠精神”和“创新活力”。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