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如何补齐法治政府建设短板

发稿时间:2016-11-24 13:30:32
来源:学习时报作者:马怀德

  自2013年以来,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对全国100个城市法治政府建设情况进行第三方评估,今年是第四年。评估指标体系重点对政府依法履行职能、组织领导法治政府工作、依法行政制度体系、行政决策、行政执法、政务公开、监督问责、社会矛盾化解与行政争议解决、社会公众满意度等情况进行客观评估。评估方式有两种,一是从政府网站、公报等公开信息中采集数据,二是采用问卷及实地体验调查。

  法治政府建设在逐年进步。与往年相比,今年的评估结果总体上向好。100个城市平均得分率为66.31%,比去年提高4.57%。有88个城市及格,比去年增加了26个。地方政府在政务公开、依法履行政府职能、行政决策、社会矛盾化解与行政争议解决、监督问责等方面取得了进步,社会公众满意度也首次及格。说明近一年的法治政府建设水平有所提高,值得肯定。评估表明,政府的法治化程度越高,政府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越高,治理效果自然也会越好。从此次评估的结果看,法治政府建设排名靠前的城市,往往也是经济社会发展较快、人民满意度较高的城市。

  评估数字显示,法治政府建设整体水平刚刚达到及格线。按照中央要求和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的指标体系,“及格”意味着法治政府建设已经取得一定成果。但是,离基本建成的目标还有不小距离,需要“再加一把劲儿”。在选取的100个城市中,平均得分率是66.31%,说明我国的法治政府建设整体上处于中等水平,对多数城市来说,今后法治政府建设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时间紧迫,任务繁重。

  改善民生、提高公众满意度是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内容。建设法治政府的目的,就是通过规范和约束政府行政权,使之更好地履行政府职能,服务于人民,维护和保障人民福祉。在今年的评估中,社会公众满意度平均得分率首次及格,意味着公众对于法治政府建设增强了信心,评价也有所提高。以往评价不高的主要原因是,在政府的一些窗口单位,公众办事还存在环节多、手续繁琐、服务态度不佳等问题。通过近几年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等改革,地方政府的办事效率有所提高,便民服务的意识和效果也有改观。但从法治政府建设的目标看,当前的状况还不容乐观,毕竟还有30%多的提升空间,说明一部分社会公众对法治政府建设仍然信心不足,政府推进法治的效果还有待检验。

  宁波、深圳、杭州在本年度评估排名中分列前三,反映了这些城市在法治政府建设方面的努力和进步。此次评估与去年相比,前20名城市的排序出现了一些小的波动。宁波、深圳和杭州进入前三名。这几个城市在9个一级指标中均排名较高,特别是在法治政府建设的组织领导、政务公开、监督问责、社会公众满意度及行政执法等方面表现优异。宁波在三个指标中均排第一。说明这些城市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工作,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措施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得到公众的支持和认可。

  一线城市法治政府建设的难度加大。包括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在四年的连续评估中都位居前20名,之所以出现排序的波动,主要是有些指标的微调增加,导致有些得分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加之一线城市人口众多,城市管理的幅度大、难度高,在派员进行的现场体验式调查中,就会出现一定的偶然性,形成分值的差异。但是,从总体上和四年的趋势看,一线城市始终是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头羊,各方面工作都走在前面,是最具潜力率先建成法治政府的城市。

  法治政府建设水平不平衡值得重点关注。从此次评估结果看,法治政府建设区域不平衡现象比较突出,东部城市总体上好于西部城市,区域分化、有些地区持续落后的现象值得关注。从排名上看,前20名中,东部城市有15个,西部只有2个。最高分的宁波与最低分的喀什相差接近400分。改善不平衡的关键在于落后地方要增强法治意识,领导要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针对现存问题,找到解决办法,采取有效措施,着力补齐短板,迎头赶上。

  “行政执法”“法治政府建设的组织领导”是法治政府建设的短板,亟待解决。此次评估整体上得分率偏低的两个指标是行政执法和组织领导。领导重视程度直接关系到法治政府建设成效。从评估结果看,各地依然存在对法治政府建设重视不够,执法中不作为、乱作为和监督不力等问题。比如,很多地方政府的法制机构不健全,在100个城市中,仍然有10个城市的政府法制机构没有单独设立,而是设在政府办公厅(室)内。在100个城市中,只有21个城市的执法部门接到对违法行为投诉后能够及时查处。多数执法部门投诉热线失灵或者无人接听,接到投诉后不作为现象比较普遍。连续四年的报告显示,行政执法是很多城市法治政府建设的短板。正所谓“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解决执法问题,关键是要建立有效的执法激励和问责机制,整合基层执法部门,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广泛运用现代信息科技手段,落实“两随机一公开”制度,杜绝行政执法中的不作为、慢作为和乱作为。

  突破法治政府建设“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的困境,关键在党委政府领导。法治政府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从我们的评估结果看,但凡领导重视、组织推进工作抓得紧的城市,法治政府各个指标都比较靠前。相反,组织领导不力的城市,其他指标也不理想。这说明,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必须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仅靠“喊口号”“发文件”是建设不成法治政府的。有效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必须依靠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身体力行。只有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才能对“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的困境有所突破,取得法治政府建设的实质成果。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