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消费热力涌现 企业向“新”而行

发稿时间:2024-05-16 10:28:16
来源:新华社作者:记者姚均芳、刘羽佳

  上市公司2023年年报披露近日收官。在总体业绩保持稳健的同时,消费、“新三样”、新质生产力等诸多增长亮点涌现,为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力、集聚新动能。

  消费出行热度升温 新业态新场景激发新增长

  2.95亿人次、1668.9亿元……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旅游消费市场延续升温态势,国内旅游出游人次、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继续同比增长。

  2023年,我国消费市场恢复向好,上市公司年报也印证了这一趋势,消费相关行业上市公司业绩明显改善。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统计显示,2023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上市公司实现营收2.07万亿元、净利润0.17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78%、57.13%,较上年明显好转。航空、铁路、道路运输业净利润同比增长96.37%、166.25%、28.29%,四大航空公司同比减亏1271亿元。旅游、汽车、酒店餐饮、影视院线等多行业都迎来明显增长。

  “此前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如商贸零售、消费者服务、交通运输等消费出行行业业绩增速排名靠前,普遍实现扭亏为盈,航空业实现大幅减亏。”中金公司研究部首席国内策略分析师李求索说。

  消费供给持续提质,高质量终端消费品业绩走势良好。随着食品饮料业推陈出新,智能家电迅速发展,美妆行业国货品牌崛起,新能源汽车消费稳健增长,2023年,沪市主板相关上市公司业绩实现较快增长。

  “消费市场持续回升向好,背后是消费相关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能力短板逐渐补齐,消费潜能持续释放。同时,消费新模式新业态新场景不断涌现,进一步激发了新的消费意愿。”开源证券副总裁、研究所所长孙金钜说。

  “将滑雪运动、雾凇漂流、踏雪徒步多项旅游资源融合发展”“打造‘老字号+新国潮’特色商圈”“创新推出药食同源的养生食品”……多家上市公司通过创新站稳消费新热点、新潮头,营收和净利润均实现较快增长。

  新质生产力加速布局 “新三样”出口表现亮眼

  2023年,上市公司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出口份额大幅提升。不少公司加速海外布局和海外业务拓展,业绩明显提升。

  数据显示,2023年,“新三样”相关上市公司营收同比增长超10%。深市“新三样”相关上市公司海外收入达3500亿元,同比增长25.46%。

  沪市主板中,多家汽车品牌上市公司披露新能源汽车全球销量保持较快增长,多家汽车零部件公司披露海外业务收入快速增长。北交所“新三样”相关产业公司也持续推进“出海”步伐。

  创新资本加速汇聚,为新兴产业发展不断聚能。2023年,深市IPO和再融资募集资金超六成流向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沪深主板相比,A股创新板块迎来更多新上市公司——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2023年合计新上市公司数量和IPO募集资金净额分别占到全市场的81%和79%。

  截至目前,深市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绿色低碳三大重点领域已分别有489家、495家、330家上市公司。沪市科创板中,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行业公司合计占比超过80%。

  “2023年,光伏设备、航空装备、专用设备等高新技术制造业企业投产意愿增强,未来新质生产力相关行业有望开启新一轮加速布局周期。”李求索说。

  传统行业公司也积极向“新”发展。以中国外运为例,公司持续加大数字化建设投入,2023年申请专利29件,上线虚拟员工、智慧叉车、自动装车等多项物流科技成果。

  2115家上市公司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 绿色低碳产业业绩突出

  政策引导下,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理念成为更多上市公司的实践。2023年,共有2115家上市公司单独编制并发布2023年可持续发展报告,占比39.7%,比上年增加近300家。

  中国银行披露,2023年全集团直接温室气体排放较2019年降低4.49%。深市某煤炭公司披露,2023年建成4座绿色矿山,旗下一电厂实现碳配额盈余300万吨。某物流公司披露,公司助力农产品产销的服务网络2023年实现特色农产品运送约458万吨……

  “绿色低碳发展与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在理念上高度契合。”孙金钜说,环境治理有助于降低上市公司成本支出,帮助公司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社会责任治理则有助于提高公司声誉和公众对其信任度。

  从年报看,绿色低碳产业整体业绩表现良好。以创业板为例,177家绿色低碳领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万亿元、净利润766亿元,同比增长13.2%、15.0%,高于市场平均水平。

  与年报披露收官同步,上市公司2024年一季报披露也已结束,不少行业积极因素显现。

  交易所统计显示,一季度深市先进制造、绿色低碳等领域公司业绩表现亮眼,新质生产力持续培育。创业板多个消费相关行业实现“开门红”,“新三样”出口势头强劲。沪市科创板中,超70家公司披露产品研发或商业化取得突破,超30家公司披露研发、生产项目正在加速落地。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