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坚持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把握历史主动

发稿时间:2024-05-09 14:37:51
来源:《学习时报》作者:王海燕

  《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12月8日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讲话的一部分,收录在《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二卷。这篇重要文献深刻分析了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发展面临的五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我们立足新发展阶段,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把握历史主动指明了正确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强调解决问题才能把握历史主动

  “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实践的逻辑起点,历史总是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前进的,把握历史主动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不断解决时代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能不能富强,一个民族能不能振兴,最重要的就是看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能不能顺应时代潮流,掌握历史前进的主动权。”把握历史主动,关键在于能够在纷繁复杂的各种矛盾中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重大问题为导向,在解决重大问题中不断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紧紧围绕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科学完整的战略部署,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为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创造了有利条件。例如,经过脱贫攻坚,实现了小康这个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通过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推动解决了过去一个时期党内存在的落实党的领导弱化、虚化、淡化问题,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更加科学。进入新发展阶段,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面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必须继续深化认识和正确把握我国发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深刻阐释新发展阶段面临的重大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重大问题、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找出答案,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在这篇重要文献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五个重大问题,每个问题都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中重大而紧迫的课题,解决好这些问题对我们把握历史主动意义重大。

  其一,财富的创造和分配是世界各国都面对的重大问题。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在社会财富不断增长的同时长期存在贫富悬殊、两极分化。还有不少发展中国家,收入不高但收入分配差距很大。改革开放后,我国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地区差距、城镇贫富财产差距也逐步拉大,一些财富的不当聚集给经济社会健康运行带来了风险挑战。

  其二,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大课题。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造,但市场经济就必然会产生各种形态的资本,资本都是要追逐利润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近年来,由于认识不足、监管缺位,我国一些领域出现资本无序扩张,肆意操纵,牟取暴利”,这是不容回避的重大政治和经济问题。

  其三,保障好初级产品供给是一个重大的战略性问题。特别是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具有超大规模人口的大国来说,保障好初级产品供给就显得更加重要。近年来,我国铜铁矿石、石油、天然气、大豆等初级产品的需求量快速增长,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必须及早作出调整,确保供给安全。

  其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经济社会发展必须跨越的关口。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各类风险易发多发并可能集中释放,我国面临的风险挑战前所未有。我们必须见微知著,抓早抓小,着力避免发生重大风险或危机,才能把握战略主动。

  其五,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近年来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一些问题,有的搞“碳冲锋”,有的搞“一刀切”、运动式“减碳”等,这些都不符合实践要求。绿色低碳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转型的复杂工程和长期任务,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调整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能脱离实际。

  为把握历史主动提供正确指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只要科学地认识、准确地把握、正确地解决这些问题,就能够把我们的社会不断推向前进”。这篇重要文献不仅在理论上深化了我们的认识,而且也为我们真正解决这些重大问题明确了新思路新办法,为我们把握历史主动、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提供了重要遵循。

  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既要做大“蛋糕”,又要分好“蛋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我们要创造条件、完善制度,稳步朝着这个目标迈进。要通过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壮大实体经济、加大人力资本投入等举措,推动高质量发展,把“蛋糕”做大做好。同时,通过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政策制度体系等,把“蛋糕”切好分好。

  更好发挥资本作用,既要遏制资本无序扩张,又要充分发挥资本的积极作用。一方面,依法加强对资本的有效监管,要反垄断、反暴利、反天价、反恶意炒作、反不正当竞争。另一方面,支持和引导资本规范健康发展,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确保初级产品供给安全,既要强化资源供给能力,又要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增强国内资源保障能力,提高海洋资源、矿产资源开发保护水平,加快油气等资源先进开采技术开发应用,加强国家战略物资储备制度建设;加强同有关国家的能源资源合作,扩大海外优质资源权益。同时,推进各领域节约行动。在生产领域,全面节约、集约、循环利用资源;在消费领域,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既要压实各方责任,又要强化能力建设,充分发挥好技术、制度等方面作用。压实地方党政同责,压实金融监管、行业主管、纪检监察等部门责任,压实企业主体责任,按照各自职责推动风险化解。同时,加强金融法治建设,提升监管科技水平,发挥存款保险制度和行业保障基金在风险处置中的作用,各方广泛配合,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既要坚定不移紧盯目标,又要立足国情稳步推进。必须全面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在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同时,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狠抓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加快先进技术推广应用。完善能耗“双控”制度,加快形成减污降碳的激励约束机制。深入推动能源革命,加快建设能源强国。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