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积极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

发稿时间:2024-04-07 14:24:29
来源:《经济日报》

  日前,多地公布了今年保障性住房筹建计划,一些项目也已陆续开工建设。当前,各地在落实中央部署、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方面都有什么计划,采取了哪些举措,有什么特点,未来还有哪些布局?

  以需定建谋划项目

  本报记者 童 政

  3月30日,广西首个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项目——南宁市西乡塘区秀安路1号地块项目正式开工,其他项目也有序开展项目前期工作。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了解到,2024年广西计划新开工配售型保障性住房5440套、实施城中村改造项目8个;新开工(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4万套以上,多渠道圆群众安居梦。

  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住房保障处处长王晓明介绍,广西今年全面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继续做好公租房保障,持续完善“保障+市场”的住房供应体系,缓解新市民、青年人和农民工群体住房困难,帮助更多群众住有所居。

  在坚持“以需定建”基础上,广西积极抓好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项目谋划和储备,推进形成“实施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的项目滚动推进机制,支持指导南宁市、柳州市、桂林市2024年谋划实施7个保障性住房项目,总投资约32亿元。

  城中村改造也是今年广西住房保障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截至3月底,广西计划实施的8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已完成1100亩征地工作,共提取城中村改造专项借款36.52亿元。

  目前,广西已建成公租房47.9万套。为提升公租房保障水平,广西强化住房保障信息化建设,于2023年上线了保障性住房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可于2024年实现全区公租房申请“全链通办”。南宁市还打造了住房保障智慧平台,做好已投入使用的8.49万套公租房的分配运营。

  保障性租赁住房主要面向新市民和青年人,解决城市重点服务行业人员、新毕业大学生、农民工等外来人口住房困难。“十四五”时期,广西将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22.35万套,其中2024年开工4万套以上。

  来宾市象州县为改善教师、医务工作者、一线工人的工作、生活条件,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稳定性,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确定了2024年的建设任务为320套,多方位保障各领域人才的住房问题。“为盘活一方经济,增加发展新动能,我们计划在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的基础上增加商业配套建设,完善周边配套基础设施,形成15分钟便民生活圈,不断增加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象州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覃健说。

  保障群众住有宜居

  本报记者 蒋 波

  吊塔挥舞、焊花四溅、机器轰鸣……走进江苏南通启东市吕四港镇鹤城北路与鹤飞路交口的保障性租赁住房人才公寓的建设现场,工人们在争分夺秒抢工期。

  这段时间,启东吕四港人才公寓在建项目负责人黄卓立每天一大早便赶到施工现场,察看工程进度,监督施工质量。“这里新建的人才公寓总共252套,每间面积约50平方米,建成后主要提供给新市民、新青年出租居住,可同时满足700名职工拎包入住。”黄卓立告诉记者,为确保工程按时交付,项目建设方组建了一支近百人的施工团队加班加点施工,目前已完成工程进度的60%,预计5月底实现封顶,2025年底完全交付使用。

  “由政府投资建成的公租房超过1500套,均已投入使用。其中,人才公寓400套,有70平方米和80平方米的单身公寓,以及90平方米的居家公寓。装修坚持高品质高规格,配备了智慧人脸识别系统、中央空调、洗衣机、电视机、冰箱等设备设施,实现拎包入住,满足了不同人才的需求。”启东市住建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黄建平说,近3年来,启东筹集由国有平台企业、社会企业投资的保障性租赁住房达3000多套,目前建成投入使用的超过1700套。

  启东市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的实践是江苏着力保障人民群众“住有宜居”的缩影之一。2023年,江苏共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617个,惠及居民户数约50.2万户,改造建设完工率位居全国第一;实现城镇棚户区改造新开工19.48万套、位居全国第二,基本建成18.85万套;全年实现新开工保障性租赁住房17.02万套(间)、位居全国第三,基本建成11.74万套(间)。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范信芳介绍,今年,江苏“住有所居”民生实事包括: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060个,推进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实施城中村改造60707户,新开工(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162447套,新开工(筹集)保障性住房6315套等。

  “下一步,江苏将扎实推动新市民和农民工保障性住房建设,新开工保障性租赁住房将达16万套,年度目标任务11月30日之前完成。”范信芳说。

  满足入住群体需求

  本报记者 韩秉志

  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的七彩家园,干净整洁、环境不错。“这里有免费宽敞的停车场,我们出租车司机最看重有停车场的社区。”入住七彩家园的住户陈雄飞说。

  作为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认定的保障性租赁住房,七彩家园重点面向快递、保洁、出租车司机、新就业大学生等,提供“价格公道、服务到位”的租赁住房和床位。北京市朝阳区房地产经营开发有限公司经理齐天磊介绍,截至目前,已有902人入住七彩家园。下一步,园区还将增设快递站、外卖柜、汽车充电桩、理发店、咖啡厅等配套设施,以及书店等活动、交流空间,让更多城市建设者享受到宜居生活、品质服务、安家之乐。

  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夏林茂近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北京正在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要求,大力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中村改造“三大工程”,加快构建房地产新模式。“今年,北京特别要加大对‘一张床’‘一间房’产品的供给力度,将筹集建设7万套保障性租赁住房,完工竣工各类保障性住房8万套,着重解决好新市民、年轻人和一线务工人员的住房问题。”夏林茂说。

  “朝阳区探索‘平急两用’保障性租赁住房模式,根据收集到的租户需求,不断完善配套服务,形成一刻钟生活圈。比如,七彩家园在设计之初,就规划建设为‘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平时,七彩家园可作为保障性住房,满足不同人群对住房多样化、多元化需求,缓解新市民、青年人住房困难;急时,可迅速转换为应急场所,增强城市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北京市朝阳区保障性住房发展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丁珂表示,下一步,朝阳区将不断满足入住群体的多元化需求,把保障性租赁住房打造成为城市建设者和管理者之家。

  记者从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获悉,“十四五”期间,北京市计划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40万套(间),目前部分项目已陆续投入运营。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
Baidu
map